第30章 運氣因素

如果說“太宗”號與“內布拉斯加”號打得勢均力敵,那麼“太祖”號與“新罕布什爾”號的戰鬥就算得上是一面倒了。

在“第二次中途島海戰”中,“太祖”號有過驚人的表現,可是在戰鬥後期卻完全發揮失常。後來,戰艦在接受維修的時候,白佑彬才瞭解到,該艦的槍炮長與二名主炮炮班的槍炮軍官在戰鬥中負傷,提前離開了崗位,結果頂替的軍官沒有能夠將其戰鬥力發揮出來,才導致“太祖”號在戰鬥前後的表現“判若兩艦”。

這次,“太祖”號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

除了槍炮長與槍炮軍官的原因之外,“太祖”號在換裝七十二年型艦炮的時候受到的待遇也有關係。

當時,最先更換艦炮的是“熹宗”號與“安宗”號,然後是旗艦“太宗”號,最後才輪到“太祖”號。結果,因爲時間緊迫,工人在安裝火炮之後沒有進行全面調試,導致“太祖”號九門主炮中,至少有四門主炮在使用前沒有進行校準。

可以說,“太祖”號是第1艦隊四艘戰列艦中狀態最不好的一艘。

戰鬥打響之後,直到八點十五分,也就是在“太宗”號第二次命中對手之後,“太祖”號才收穫了第一個“獨立”戰果,而在此之前,“太祖”號已經捱了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彈了,且中彈部位距離艦橋不到二十米。

雖然艦長等主要軍官都沒有在爆炸中受傷,但是也在幾分鐘之內無法正常指揮戰艦作戰。這是導致“太祖”號命中率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反。“太祖”號的第一個戰果多少都顯得無關緊要。

穿甲彈落在了“新罕布什爾”號地艦首。而且在裝甲隔艙地前方,只在艦首水線以上部位炸出了一個大缺口,對艦體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傷。其效果與“太宗”號的第一個獨立戰果差不多。

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炮手還沒有完全掌握複合穿甲彈的彈道特徵。

因爲初速更快。前端彈道更爲平滑。飛行阻力更小。速度衰減得更慢。所以在相同射程地情況下。複合穿甲彈地飛行時間比重型穿甲彈稍微短一點。在此情況下。炮手在確定提前量地時候。就應該把瞄準點稍微向目標航向地後方挪一點。如果仍然採用重型穿甲彈地提前量。其命中點肯定會偏向目標地前方。

正是如此。四艘戰列艦在與對手獨自交戰地時候。都出現了命中點偏向前方地現象。

打到八點五十分地時候。“太祖”號擊中了對手五次。卻被對手打中了七次。顯然。“太祖”號不但發揮失常。還被對手壓着打。

在五次命中中。只有一枚穿甲彈在艦體內部水線以下部位發生爆炸。並且在“新罕布什爾”號左側地艦體上撕開了一道長達八米地裂痕。導致其左側五個艙室進水。另外。四枚穿甲彈中。除了第一枚之外。另外三枚全都落在了“新罕布什爾”號地上層建築上。其中二枚打穿了水平裝甲。並且在艦體內發生爆炸。摧毀了其左舷上地三座副炮炮塔。另外一枚沒有能夠擊穿水平裝甲。最終在距離水線還有好幾米地地方發生爆炸。在艦體上層建築地左側炸出了一個大缺口。

顯然。“新罕布什爾”號受到地創傷並不嚴重。“太祖”號地情況則完全相反。

挨地七枚穿甲彈中。有三枚擊中了艦體。且在艦體內部水線以下部位發生爆炸。不幸中地萬幸是。三枚穿甲彈命中點地間隔距離都在二十五米以上。因此創傷都在可以控制地範圍之內。最終。在艦體右側近三分之一地艙室進水地情況下。艦長不得不下令向左側地五個艙室注水。以保證艦體地右傾角度不會對主炮射擊產生負面影響。另外四枚穿甲彈中。有三枚砸中了艦體地上層建築。且都在擊穿了水平裝甲之後發生爆炸。其中一枚還炸壞了一號蒸汽輪機。導致“太祖”號喪失了四分之一地動力。另外還有一枚穿甲彈擊中了丙炮塔。幸虧當時通往彈藥艙地防火門處於關閉狀態。不然這枚穿甲彈造成地損傷將要嚴重得多。

很明顯,“太祖”號不是“新罕布什爾”號的對手。

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之外,恐怕還與運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太祖”號能夠打掉對手的一座炮塔,或者打掉對手的火力指揮中心,而自身的主炮又沒有受到損傷,恐怕不但不會挨那麼多的炮彈,還會收穫更多的戰果吧。

“熹宗”號與“俄亥俄”號的決鬥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作爲第11艦隊中,首先接受換裝新式主炮的戰列艦,“熹宗”號有充足的時間對主炮進行調試校準。另外,該艦的主要軍官,特別是槍炮部門的軍官都沒有缺失。在上一次海戰中,“熹宗”號就有着驚人的表現。除了運氣不如“太宗”號之外,在絕大部分時候,“熹宗”號的命中率都是第11艦隊四艘戰列艦中最高的。

戰鬥打響後,“熹宗”號就收到了第一個戰果。

據後來的調查分析,最先擊中“內布拉斯加”號的那枚穿甲彈就很有可能是從“熹宗”號的一門主炮中打出去的。當然,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這個戰果被記在了第主力編隊的頭上,成爲了集體戰果。

轉移目標之後,“熹宗”號僅用了二輪齊射就重新開始發威。

第八輪齊射的時候,“熹宗”號成爲了繼“太宗”號之後,第二艘取得獨立戰果的戰列艦,命中“俄亥俄”號的時間爲八點十一分。

穿甲彈砸在了“俄亥俄”號的艦首甲板上,與“太宗”號,以及“太祖”號第一個獨力戰果的命中點很接近,只是更加靠近炮塔。據後來獲得的美軍資料,這枚穿甲彈在隔離裝甲的前面爆炸,雖然彈片沒有擊穿厚度接近三百毫米的隔離裝甲帶,但是猛烈的爆炸衝擊波直接震壞了附近的三塊裝甲甲板,並且影響到了後方的整體式炮塔,使得“俄亥俄”號的A炮塔只能指向艦體左側。最終,美軍戰艦上的損管人員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切除掉了彎曲變形的裝甲之後,才使A炮塔能夠自由轉動。

僅僅三分鐘後,“熹宗”號取得了第二個獨立戰果。

這次穿甲彈落在了“俄亥俄”號司令艦橋的左側,雖然沒有能夠擊穿厚達四百四十五毫米的裝甲(因爲炮彈彈道與裝甲的夾角在六十度左右,所以相當於五百二十毫米厚的垂直裝甲),但是卻震傷了司令艦橋,以及上下二層甲板內的官兵。萬幸的是,“俄亥俄”號不是旗艦,司令艦橋內只有幾名負責與旗艦聯絡的軍官。

八點二十分左右,“熹宗”號捱了第一枚穿甲彈。

炮彈落在了其甲炮塔左側,並且擊穿了水平裝甲,最終在包裹着彈藥艙的裝甲外發生爆炸。因爲“皇帝”級乙型戰列艦沒有采用整體式炮塔,所以彈藥艙的保護裝甲做得非常厚實,且炮彈爆炸後,只是震傷了彈藥艙內的幾名官兵,並沒有造成更大的破壞。相反,如果採用的是整體式炮塔,這枚穿甲彈就足以讓整座炮塔喪失作戰能力。

打到第十二輪齊射的時候,“熹宗”號收穫了二個最重要的戰果。

第一枚穿甲彈準確無誤的擊中了“俄亥俄”號艦橋的頂部,在穿透了厚度不到二百毫米的裝甲之後,砸毀了火力指揮中心,然後又穿透了羅經艦橋上下兩層甲板,最終在航海艦橋內爆炸。

航海艦橋是戰列艦上最重要的指揮中心,不管是不是旗艦,艦長一般在航海艦橋內。

也就是說,這枚穿甲彈直接炸死了“俄亥俄”號的艦長,還炸死了包括大副在內的十多名軍官,導致“俄亥俄”號失去了統一指揮。另外,在主火力控制中心被摧毀之後,該艦上的三座炮塔只能獨自爲戰。

第二枚穿甲彈擊中了C炮塔的正面裝甲的下沿處,彈開後砸開了露天甲板,最終在擊中水平裝甲後發生爆炸。雖然沒有能夠擊穿水平裝甲,也沒有能夠進入彈藥艙,但是穿甲彈爆炸之後導致數塊水平裝甲捲曲變形,卡死了C炮塔,使其無法轉動,也就無法瞄準目標,相當於失去了作戰能力。

打到這個時候,“熹宗”號的優勢已經很明顯了。

到八點五十分的時候,“熹宗”號總共就捱了三枚炮彈,且沒有一枚擊中艦體,都在上層建築內部爆炸,除了使艦面顯得很破敗之外,對其戰鬥力並沒有太的的影響。

相反,“俄亥俄”號至少被十一枚穿甲彈擊中,其中至少有四枚穿甲彈擊中了艦體,並且在水線以下部位發生爆炸,最終導致戰艦左側近三分之一的艙室進水。因爲二副沒有及時接管戰艦的指揮權,也就沒有及時下令向戰艦右側的艙室注水。結果在二副走上指揮崗位的時候,“俄亥俄”已經向左傾斜了大概六度。

另外,除了C炮塔失去了戰鬥力之外,A炮塔的戰鬥力也打了折扣。

也就是說,“俄亥俄”號僅有一座主炮炮塔能夠正常作戰。

當然,從根本上講,“熹宗”號靠的不僅僅是犀利的主炮,還有運氣。如果不是那幾枚命中點非常精確的穿甲彈,恐怕“熹宗”號也難以獲得如此理想的戰績吧。

第28章 義無返顧第9章 戰局突變第65章 戰鬥收尾第40章 和平條約第20章 聯名推薦第2章 文化割裂第11章 節外生枝第46章 利益衝突第15章 各爲其主第69章 角色轉變第4章 戰局分析第23章 滿載而歸第11章 盡職盡忠第26章 臨危授命第24章 擇機而戰第8章 固若金湯第22章 西拆東補第15章 刺刀見血第21章 當機立斷第34章 創新戰術第9章 爭取主動第23章 田忌賽馬第39章 鬼使神差第8章 哥們情誼第9章 殘酷現狀第54章 民主日本第9章 直擊心臟第24章 明確表態第61章 以多打少第1章 喜憂並存第38章 全速出擊第2章 盤活戰局第22章 東南之爭第39章 實驗田地第21章 關門打狗第60章 趁機揀漏第9章 破交戰果第9章 完美計劃第6章 積極進取第4章 歸隊報道第17章 狼入羊羣第19章 主力登場第41章 鑄造榮譽第5章 電子干擾第59章 漁翁得利第52章 擴大戰果第13章 逼敵決戰第2章 兩手準備第55章 危機並存第61章 完美戰果第69章 角色轉變第19章 趁勝追擊第12章 再逢敵手第29章 節外生枝第33章 主力決戰第55章 殲滅戰鬥第27章 時間空隙第47章 一波三折第21章 意外連連第11章 推波助瀾第29章 繡花枕頭第20章 垂死掙扎第36章 指揮角力第21章 意外來客第40章 全面突擊第32章 漏洞百出第32章 絕地反擊第14章 必死決心第17章 天降奇兵第2章 神秘教授第24章 擇機而戰第10章 敵軍動態第10章 痛失親人第56章 海軍寫照第60章 無力招架第55章 主角上場第53章 慘遭重擊第33章 實力選手第60章 無力招架第3章 致命絕殺第22章 海陸對轟第25章 家族叛徒第46章 獨木難支第40章 搶佔先機第43章 戰後重建第6章 帝國首輔第16章 三種可能第29章 長遠規劃第6章 帝國首輔第28章 義無返顧第21章 當機立斷第31章 攻佔虎穴第17章 爲國盡忠第30章 爭先搶前第40章 半斤八兩第6章 談婚論嫁第48章 意外收穫第38章 反客爲主第43章 最後死戰第9章 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