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悻悻而歸

戰鬥結束的時候,第11艦隊損失了二艘戰列艦,五艘輕巡洋艦與七艘驅逐艦。

按照第11艦隊當時的統計結果,戰鬥中擊沉了美軍一艘戰列艦(“俄勒岡”號),六艘輕巡洋艦與十一艘驅逐艦。後來,經海軍情報局證實,美軍第51艦隊在“第三次中途島海戰”中一共損失了二艘戰列艦(“俄亥俄”號與“俄勒岡”號),八艘輕巡洋艦與十一艘驅逐艦。

表面上,雙方打成了平手。實際上,第11艦隊的損失更大。

如果不是維修船在二十九日就趕了過來,不然“熹宗”號肯定會在回到阿普拉港之前沉沒。另外,三艘維修船及時到達,不但拯救了奄奄一息的“熹宗”號,還拯救了二艘同樣遭到重創的輕巡洋艦。如果當時美軍也有維修船,“俄亥俄”號就不會在返航的時候沉沒,美軍也就不會損失二艘戰列艦。由此可見,第11艦隊在戰場上沒有擊敗第51艦隊,而是在後勤保障方面取得了勝利。

另外,“熹宗”號的損傷極爲嚴重。

按照嚴國榮提交的評估報告,修復這艘戰列艦所需要花費的時間,人力與物力不會比重新建造一艘同類型的戰列艦少多少。另外,“皇帝”級乙型戰列艦早已停產,庫存的零備件非常有限,要想修復“熹宗”號,就得采購很多零備件。最終,海軍還是決定修復“熹宗”號,而不是將其改裝成火力支援艦。另外,在修復“熹宗”號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全面現代化改進,使其戰鬥力得到全面提升。

“太宗”號的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本來“皇帝”級戰列艦的數量就不多,還是第一種快速戰列艦,很多庫存零件都已在以往的維修中消耗掉了,僅採購零備件就要花費不少的資金。雖然“太宗”號的損傷沒有“熹宗”號嚴重。但是經過覈算之後,其修復費用遠超過了“熹宗”號。主要就是很多必要零備件都要重新採購,甚至需要工廠重開生產線。而爲了一艘戰艦重開生產線,其代價極爲高昂。

經過權衡之後,海軍最終降低了對“太宗”號的維修標準,使其成爲了火力支援艦。

從這一點來看,第11艦隊等於損失了三艘戰列艦。

美軍返航的二艘戰列艦中。“新罕布什爾”號地損傷比“熹宗”號好不了多少。問題是,“衣阿華”級戰列艦屬於美軍的最新型號,有大批庫存零備件。即便一些大型零件沒有存貨,也可以直接向工廠訂購,維修成本要小得多。“內布拉斯加”號地損傷情況則要輕得多,最多隻需要四個月就能修復。

當然,從短期來看,對雙方的影響都差不多。

在更多地戰列艦服役。或者修復之前。交戰雙方在西太平洋上都沒有主力艦。都只能用巡洋艦充當主力。

至於雙方會不會在今後向西太平洋派遣戰列艦。還得看太平洋戰局地發展情況。

這次。白佑彬沒有丟下艦隊。提前返回海軍司令部。

七十六年(44年)一月二日。第11艦隊回到了阿普拉港。

此時。中途島已經被美軍攻佔了。

因爲沒有得到援助。中途島地守軍堅持到了一月一日。最終在僅剩不到五百人。且彈盡糧絕地情況下。不得不停止抵抗。美軍花了半個月地時間才佔領中途島。爲此。付出了陣亡二千七百八十六人。傷殘五千六百四十一人地代價。守衛中途島地七千六百二十四名帝國陸戰隊官兵中。除了最後投降地四百八十一人之外。只有三百六十四人因爲傷重而被美軍俘虜。其餘六千七百七十九名官兵全部殉國。

後來,江洪波因爲撤回了運輸船隊而遭到了國內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的嚴厲指責。

只是,陳錦寬沒有讓江洪波去背黑鍋,而是承擔起了中途島戰敗的所有責任。

以當時的情況看,江洪波做出撤退的決定也無可厚非。美軍還有十艘大型巡洋艦,而江洪波手裡只有九艘大型巡洋艦,其中五艘還被派去掩護第11艦隊。即便美軍也派遣了四艘大型巡洋艦去掩護第51艦隊,爲運輸船隊護航的“海獅”號破交艦隊也很難突破第52艦隊的封鎖。如此一來,運輸船隊幾乎沒有希望到達中途島。就算運輸船隊到了中途島,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增援部隊與作戰物資也很難上岸,更難以及時疏散。

考慮到帝國海軍要在四個月之後才能恢復元氣,即便增援行動成功,也守不住中途島。

可以說,江洪波的決定很理智,只是理智得有點過頭,讓人覺得冷酷無情。

一月五日,白佑彬跟“太宗”號與“熹宗”號,以及其他幾艘受損較重地戰艦,在“關島”號破交艦隊地伴隨下離開了阿普拉港,踏上了回國的航程。

五日後,艦隊到達了那霸。

白佑彬在這個時候才搭乘“關島”號大型巡洋艦前往舟山。按照計劃,“關島”號將到舟山地海軍造船廠進行全面“體檢”。主要是其上次維修進行得很不徹底,戰艦的很多設備都有問題,必須進行更爲徹底地修理。

十六日,白佑彬回到了舟山。

見到衛延年之後,白佑彬就將在路上寫好的戰鬥報告交了上去。

“沒必要急着把作戰報告交給我。”衛延年一邊說着,一邊把咖啡杯放在了白佑彬面前地桌面上。“其實,在你回來之前,我就與元帥談論過這二次海戰的影響。表面上,第11艦隊沒有能夠完成任務,沒有守住中途島,可實際上,你已經取得了勝利。”

白佑彬苦笑了一下,覺得衛延年在安慰他。

“我可沒有跟你開玩笑。”衛延年掏出了香菸,“你想想。我們爲什麼要守住中途島?”

聽到這話,白佑彬擡起了頭來。

“守衛中途島的根本原因是遏制住美軍在西太平洋上的戰略反擊。爲我們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進攻提供掩護。當然,最關鍵的是纏住美軍的作戰艦隊,使尼米茲無法向西南太平洋派遣更多的作戰艦艇。雖然中途島淪陷了,但是美軍在這裡花費了太多地時間,消耗了太多的作戰部隊與作戰物資。從我們已經掌握地情況來看,二到三個月之內。尼米茲不可能獲得再次發動戰略進攻所需要的部隊與物資。另外,第51艦隊也被你打殘了,在沒有作戰艦隊支持的情況下。美軍不可能繼續推進。最重要的是,現在尼米茲手頭沒有可以立即調動的作戰艦隊,也就無法向西南太平洋增兵。甚至在獲得了更多戰列艦之後,尼米茲要首先考慮加強第五艦隊的實力,而不是首先爲第三艦隊提供支持。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已經完成了這次地作戰任務,爲我們爭取到了極爲寶貴的時間。”

“可是,第11艦隊也完蛋了。”

“完蛋?”衛延年立即笑了起來,“告訴你一條好消息,陸少豐的陸戰第七軍已經推進到了努美阿地北面。大概在這個月月底就能打下努美阿。另外。餘輝宏也已經趕赴維拉港,如果一切順利。陸戰第五軍將在下個月月底,或者三月月初的時候進軍斐濟羣島。”

白佑彬暗暗一驚。不得不佩服陸戰隊的推進速度。

“其實,起到最關鍵作用的就是第11艦隊在西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設想一下。如果不是你們纏住了第51艦隊,並且幹掉了美軍那麼多的大型巡洋艦,並且迫使尼米茲在中途島上投入更多的部隊,陸少豐那邊的進攻能夠如此順利嗎?”

“參謀長,按照你的意思,我們今後將轉戰西南太平洋?”

衛延年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攻佔了努美阿之後,陸戰第七軍至少還需要二個月的時間掃蕩島上地美軍殘餘部隊。另外,陸戰第七軍下一階段地作戰任務是登陸澳洲大陸,所以不可能參加進攻斐濟羣島的作戰行動。第三艦隊在完成了支援陸戰第七軍地任務之後,將前往炮擊澳洲東南部地區的港口,徹底切斷澳洲大陸與外界地聯繫。在此情況下,第一艦隊必須轉戰西南太平洋,前期負責向美軍第三艦隊施壓,讓其無法對鄭恩博指揮的艦隊構成威脅。在陸戰第五軍進軍斐濟羣島地時候,鄭恩博會頂替第一艦隊,到時候由你們負責爲陸戰第五軍提供支援,同時還要應付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的威脅。”

白佑彬的眉頭微微跳了一下,很明顯,海軍正在爲一盤很大的棋佈局。

“只不過,在轉戰西南太平洋之前,你們還有一個更加艱鉅的任務。”

“什麼?”白佑彬立即朝衛延年看了過去。

“美軍的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已經在月初的時候修復,雖然現在還不清楚這四艘戰列艦會被派往哪個戰區,但是不管其出現在哪,對我們都是極大的威脅。因此,第一艦隊還要再次出征,去對付這四艘戰列艦。”

“可是……”

衛延年壓了壓手,說道:“省級戰列艦的前四艘已經修復,二天之後就將到達。按照元帥的意思,這四艘戰列艦將成爲第11艦隊的新主力。當然,你對這四艘戰列艦應該非常瞭解吧?”

白佑彬愣了一下,立即點了點頭。

在“馬克薩斯羣島海戰”中,他就是率領“松江府”號等四艘戰列艦前去截擊威利斯?李率領的美英艦隊與美國船隊。

“這兩天,你好好休息一下吧。等松江府號到達之後,我再派人去找你。”

白佑彬沒再羅嗦,立即起身告辭。

顯然,留給他的假期只有二天,隨後他又要參加緊張的戰役準備工作。

第29章 長遠規劃第38章 護航行動第54章 擒賊擒王第18章 一炮斬首第46章 窒息炮擊第43章 論資排輩第47章 積重難返第23章 熟人見面第32章 戰爭難民第34章 輕重對決第20章 不是運氣第7章 慘重損失第35章 引蛇出洞第45章 臨終遺贈第13章 戰爭決策第38章 新年新相第21章 敵後包抄第27章 以儆效尤第8章 重返艦隊第4章 開赴那霸第23章 熟人見面第9章 破交戰果第43章 默契無間第37章 關鍵砝碼第48章 速度紀錄第46章 頂級戰俘第3章 持續推進第4章 罵纔是愛第20章 偷天換日第21章 大膽決策第17章 無畏雷擊第29章 勢均力敵第51章 神奇電報第47章 主動做餌第7章 絕對虐殺第17章 超級禮物第46章 一軍二帥第21章 果斷出拳第9章 破交戰果第67章 全殲死敵第38章 突然遭遇第37章 泰山崩塌第43章 猜疑連連第16章 及時表彰第45章 蛇形航線第13章 偷樑換柱第8章 變化因素第9章 破交戰果第29章 長遠規劃第44章 調兵遣將第21章 意外來客第44章 調兵遣將第26章 初試身手第5章 戰爭預言第57章 求勝心切第38章 護航行動第17章 將計就計第3章 破交作戰第17章 各懷鬼胎第29章 開胃小菜第31章 戰術規劃第42章 海上賽跑第38章 新年新相第35章 迴天魚雷第2章 權宜之計第39章 苟延殘喘第9章 遭遇之戰第28章 杞人憂天第46章 利益衝突第13章 混亂之戰第22章 臨危而退第34章 遠方來訊第35章 誘敵出戰第39章 搶先出手第20章 只欠敵人第27章 以儆效尤第24章 警告在先第43章 最後死戰第21章 見死不救第11章 嚴格保密第40章 反客爲主第21章 當機立斷第15章 主力破交第34章 創新戰術第24章 明確表態第8章 速度紀錄第27章 最高要求第16章 三種可能第10章 爲人精明第40章 搶佔先機第31章 自露馬腳第9章 遭遇之戰第2章 瘋狂擴充第40章 反客爲主第15章 主力破交第13章 火中取栗第8章 瘋狂造艦第38章 新年新相第59章 迎頭痛擊第43章 戰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