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世事難料

bookmark

接到海軍總參謀部的臨時調任通知書的時候,白佑彬只感到很突然。

按照帝國戰時法令,任何帝國成年公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只指男性,後來也包括女性),只要智力健全,精神正常,行動無障礙(也就是身心健康),接到由帝國內閣政府,或者海陸兩軍下發的徵召令之後,都必須履行爲國盡忠的義務。

白佑彬收到的這封臨時調任通知書與“徵召令”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當然,現在不存在服役與逃役的問題,他本來就是帝國海軍軍人,而且是戰鬥軍人。白佑彬屬於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快速戰鬥羣,職務是“太祖”號戰列艦的少校槍炮長,已經有任務在身了。

不過,臨時調任通知書裡寫得很清楚,只是“臨時”到總參謀部任職。

也就是說,“太祖”號恢復戰鬥力之後,如果沒有被正式調往別的崗位,他仍然將返回“太祖”號服役。

沒有多耽擱,次日一大早,白佑彬就去報道了。

只是,他多了個心眼。在去總參謀部之前,決定先去找另外一個老熟人,探聽一些相關的情況。

這個人就是海軍司令部後勤裝備處處長嚴國榮准將。

到了司令部後,白佑彬才得知,後勤裝備處已經搬到總參謀部大樓去了,而且隸屬總參謀部,不再隸屬司令部。

這下,白佑彬有點迷惑了。

嚴格的說,後勤裝備處是職能部門,而非作戰部門。傳統上,後勤裝備處一直向司令部,也就是直接向帝國海軍元帥負責,而不向海軍總參謀長負責。現在卻改屬總參謀部,也就是向總參謀長負責。

海軍總參謀部的權限範圍也太大了一點吧!

這麼想着的時候,白佑彬來到了街對面的海軍總參謀部。詢問一番之後,他順利找到了位於四樓走廊角落裡的後勤裝備處處長辦公室。比起在海軍司令部的“顯赫”位置,後勤裝備處在總參謀部的地位確實寒酸了一點。

“前兩天就知道你回來了,”嚴國榮看上去很忙,“只是一直沒有時間找你。聽說你被臨時借調到作戰處了?”

白佑彬微微皺了下眉頭,然後點了點頭。

“怎麼,不太高興?”嚴國榮擡起了頭來,“你這個人還挺怪的,上次有機會留在司令部,你卻選擇返回艦隊,而且還是去了基層。別人削尖了腦袋嚮往司令部與總參謀部鑽,你卻像是被人強行灌耗子藥一樣,躲都躲不及。”

說完,嚴國榮還搖了搖頭,好像很不理解一樣。

“老嚴,這次我可是專程來請教你的。”

“稱呼都變了,你小子肯定有事想麻煩我吧?”嚴國榮笑了起來,“說吧,是不是不想去作戰處,還想回到我手下混日子?”

白佑彬也笑了起來。“我可不是這個意思,你這座大廟可不是我這個小鬼呆的地方。”

“得了,別跟我忽悠,你沒見到我現在的處境嗎?”

“對了,後勤裝備處怎麼搬過來了?”白佑彬選擇了一個稍微輕鬆一點的話題。

實際上,這個話題並不輕鬆。

嚴國榮嘆了口氣,放下了手上的鋼筆。“戰爭爆發後,我們就搬了過來。按照元帥與總參謀長的意思,戰爭時期,一切以戰爭爲重,而後勤裝備又是海軍的命脈,所以讓我們過來辦公,並且儘量協助總參某長。”

“這也沒問題,本來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話是證明說,可又有幾個後勤官兵會打仗?”嚴國榮笑着搖了搖頭。“不過,現在經常與作戰處、軍令處與情報司的人打交道,搬過來聯繫也方便點,節約了不少的時間,不然晚上都沒辦法休息。”

“情報司也搬過來了?”

“當然,情報乃勝利的第一要素。我們都搬過來了,雷霄霆還能留在那邊?”

聽到這,白佑彬心裡更有數了。

很明顯,陳錦寬正在逐步將權力下放給衛延年,並且由衛延年擔負起了幾乎所有的重要職責。甚至可以說,指揮海軍作戰的不是海軍元帥,而是海軍總參謀長。

“說吧,你找我有什麼事?”

“其實也沒什麼,”白佑彬微微一笑,“雖然只是臨時調任,但是總不能一眼抹黑的去作戰處報道吧,所以想到你這裡來了解點相關的事情,免得出去丟人顯眼,還落了你嚴大將軍的面子。”

“關我什麼事?”嚴國榮也來了興趣。

“當然與你有關啊,上次我回海軍司令部任職,可是你的部下。”

“這……”嚴國榮微微一愣,說道,“你小子確實能說會道。正好,今天上午沒有多少事,我們就好好聊一聊。”

又去衝好一杯咖啡後,嚴國榮在白佑彬旁邊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十月四日,也就在“對馬海戰”爆發後不到二十個小時,蕭鼎昆以帝國內閣首輔,帝國戰時首腦的身份宣佈,大明帝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直到日本投降,或戰勝日本爲止。

十月五日,柏林時間上午八點三十分,也就在白佑彬所在的帝國海軍快速戰鬥羣完勝日本南遣艦隊後不到二十個小時,德國元首宣佈,根據大明帝國與德國的同盟條約,德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三個小時後,伊斯坦布爾時間中午十二點三十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元首在午間講話中,也根據同盟條約,宣佈土耳其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當天晚一些時候,與日本簽署有共同防務條約的英國、法國與西班牙也相繼對大明帝國、德國、土耳其宣戰。

次日,俄羅斯帝國也加入了戰爭,向大明帝國、德國與土耳其宣戰。

到此爲止,除了美國與意大利之外,幾個主要強國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也就在白佑彬他們返回舟山的時候,帝國海軍總參謀部向正在奔赴亞丁港的印度洋艦隊(南洋艦隊)下達命令:火速進入紅海,與吉布提港的海軍陸戰隊登陸運輸艦隊會合,然後開赴蘇伊士運河。

同時帝國海軍參謀部還向大西洋艦隊下達命令:封鎖馬賽港,防止法國地中海艦隊出港。

此時,英國海軍的本土艦隊與大西洋艦隊還在動員之中,沒有主力艦出港。法國的地中海艦隊也在動員之中,沒有立即出港。西班牙那支弱小的艦隊根本不值一提,對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沒有威脅。

顯然,帝國海軍掌握了主動權。

從總參謀部這一系列的調動與部署上來看,帝國海軍實際上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兩線作戰的準備,而且思路非常清楚。

只要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即便兩線作戰,帝國海軍都有足夠的勝算。

更重要的是,佔領了蘇伊士運河之後,帝國就打通了與歐洲的海上航線,並且將大西洋艦隊與印度洋艦隊聯在了一起,並且將戰線往外推了上千千米,更有效的保護了帝國的後院(印度洋地區),從而爲帝國調動戰爭資源,爆發戰爭潛力打下了基礎。

當然,能否順利打下蘇伊士運河,還得看兩洋艦隊的表現,以及陸戰隊的表現。

“歐洲戰爭打起來了嗎?”

嚴國榮搖了搖頭。“現在法國與德國都按兵不動,雙方各守在馬齊諾防線與齊格菲防線後面,誰都沒有急於出手。反而是德國與俄羅斯在東普魯士那邊打了幾場小規模的戰鬥,只是影響並不大。另外,英國的大陸遠征軍正在陸續開赴法國,看樣子是要幫助法國守住馬齊諾防線的北端。”

“又是上次大戰時的樣子。”白佑彬微微皺了下眉頭。

因爲不是陸軍軍官,而且對地面戰爭並不是很瞭解,所以白佑彬沒有過多的發表評論。

“至少,德國人履行了義務,只是實際行動不夠積極。當然,我們對德國那支弱小的海軍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兩艘‘俾斯麥’還未服役,僅靠幾艘袖珍戰列艦與巡洋艦,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翻不起什麼風浪,不被英國本土艦隊殺入老巢給一窩端掉就算好的了。”

毫無疑問,沒有任何一名帝國海軍軍官會對德國海軍抱太大的希望。

“對了,意大利爲什麼沒有參戰?”白佑彬提到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

“意大利!?”嚴國榮笑了起來,“恐怕意大利現在正在考慮要不要加入同盟國呢。”

“什麼意思?”白佑彬又是一驚。

同盟國是對大明帝國爲首的戰爭一方的稱呼,而意大利一直是大明帝國的敵對國之一,在上次世界大戰中還是協約國集團的“主力成員”,現在怎麼可能“投靠”同盟國呢?

“你不知道?”嚴國榮也有點驚訝,“看來,你平時很少關心時事嘛。”

“到底怎麼回事?”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的戰爭你知道吧?”見到白佑彬點了點頭,嚴國榮又說道,“因爲觸及到了英法在北部非洲的利益,所以意大利的軍事行動受到了英法的強烈指責,甚至受到了英法的制裁。結果,反而是我們‘網開一面’,向意大利提供了他們急需的重油,天然氣,鋼鐵等資源,德國與土耳其也在暗中幫助意大利。聽說,德國還派了一支志願軍去埃塞俄比亞磨練了一年多呢。這事之後,意大利就退出了協約國集團,並且頻繁與我們接觸。現在看來,如果首輔能抓住這次機會,我們將獲得一個新的盟友。”

聽到這,白佑彬也恍然大悟。

真可謂世事難料!

第49章 毫無懸念第11章 百密一疏第13章 別無選擇第40章 獵與被獵第9章 完美計劃第34章 咎由自取第46章 獨木難支第6章 一錘定音第41章 戰略天平第15章 炮彈長眼第22章 炮轟港口第3章 持續推進第5章 精兵雲集第62章 承前啓後第28章 短兵相接第30章 運氣因素第35章 信心崩潰第21章 敵後包抄第8章 瘋狂造艦第17章 以攻代守第17章 家世背景第48章 意外收穫第3章 重大項目第41章 決戰在即第28章 石頭落地第61章 完美戰果第15章 再上征途第43章 默契無間第45章 戰艦代溝第43章 新貌舊顏第2章 四重密碼第22章 東南之爭第11章 老將交鋒第4章 躲避風頭第22章 炮轟港口第46章 一軍二帥第27章 主動迎戰第35章 戰術較量第43章 論資排輩第53章 謝幕演出第27章 披掛上陣第58章 優柔寡斷第39章 實驗田地第68章 疑惑不解第68章 海軍之夢第57章 凱旋而歸第22章 主力戰線第24章 決不放棄第12章 友誼鉅艦第17章 以攻代守第30章 快速專家第8章 鉅艦逞威第2章 艦隊改制第17章 天降奇兵第30章 運氣因素第38章 預謀巧合第6章 全面動員第29章 節外生枝第22章 正式宣戰第39章 實驗田地第17章 無畏雷擊第2章 權宜之計第15章 刺刀見血第3章 人事調整第8章 破冰之旅第14章 致命誤判第35章 迴天魚雷第38章 嗜血狂鯊第11章 創造思維第52章 等待機會第26章 初試身手第23章 田忌賽馬第18章 初爲人父第35章 重點技術第5章 守株待兔第16章 力戰不支第11章 網開一面第6章 帝國首輔第5章 電子干擾第16章 重量對手第23章 熟人見面第34章 評估報告第54章 擒賊擒王第12章 再逢敵手第42章 小國大志第34章 單刀赴會第26章 背水一戰第55章 危機並存第1章 預料之外第23章 響亮耳光第1章 大洋孤狼第39章 情勢不明第21章 大膽決策第33章 虛晃兩招第14章 調整狀態第38章 撲朔迷離第22章 海陸對轟第6章 談婚論嫁第19章 料敵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