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大規模壓境,本是前來要接應襲兵的,但是此時顯然沒了必要,三萬大軍,一萬鷹衛全軍覆滅,都被辰凌的先鋒軍吃掉了。
事實大於雄辯,儘管司馬錯等秦將一致認爲辰凌只是一個仗着下三爛手段擒獲甘茂,通過比劍而被提升的小將,沒有帶軍經驗,浪得虛名,根本不值得重視,現在他們作爲對手,都吃了大虧,再也不敢小覷他了。
“上將軍,這一回合,咱們輸了。”謀士公孫爽輕嘆說道。
司馬錯鐵骨硬朗,雖是花甲之年,但滿臉肅殺之氣,剛毅穩健,看着前面的魏國大營,濃煙滾滾,火光正被撲滅,在大營前面,火把匯聚,排列着不少方陣的甲士,很顯然,魏軍已經做好與秦軍大戰的準備。
貿然決戰,勝算不高,而且非智者所爲!司馬錯心中極爲冷靜,望着紅衣軍團,嘴角溢出一絲冷笑,過了一會,竟哈哈大笑起來。
“終於有了一個像樣的對手點!很有意思,辰凌,就讓老夫看一看,你有多大能耐,還能蹦躂多久?”
司馬錯仰天長嘯一聲,撥轉馬首,縱馬離開,竟撤兵回營,不願與魏軍大戰。
很快,數萬秦軍浩浩蕩蕩撤走,只留下魏軍結陣空候,面面相覷,所有的魏軍將士都愣住了,怒吼和殺聲驟然凍結,一片可怕的沉默。
“秦軍撤退了?”
“秦軍害怕了,我們戰勝了秦軍——”
所有的將士都歡呼起來,看到司馬錯帶兵興師動衆前來,原本都以爲一場惡戰在所難免,秦人一定會瘋狂報復,想不到,卻蔫兒蔫兒撤退了,這還是虎狼之師的秦人嗎?
董祉岐大將軍身披大紅斗篷,全身鎧甲,氣度威猛,策騎與辰凌等將匯合,忍不住讚歎道:“辰賢弟果然乃將帥之才,初次帶兵,竟然勝了名將司馬錯一局,老哥我佩服之極!”
這一刻,董祉岐以及其他謀士將領,再也沒有人小覷這個初次掛帥的先鋒主將了,上一次他戰勝秦軍,靠得是膽識和勇猛,視死如歸,加上小聰明,擒獲了秦軍主帥,而這一次,卻是貨真價實的謀計,料敵先機,並且巧妙佈局,順利圍剿屠之。
“不敢當,只是僥倖罷了,若非董將軍等人在城內做足了戲份,也矇騙不了秦國的斥候,那樣司馬錯也不會上當了,因此這一次大捷,是城內城外大家共同的功勞,董將軍上書,不要忘記每人都記上一功!”辰凌謙遜說道。
他這麼一說,頓時博得所有人的好感,尤其是董將軍周圍的副將,邊疆失利,各個都是待罪之身,這次河東大捷,殲滅了數萬秦軍,還有一千精銳鷹衛,功勞可不小,如果稟奏魏王,人人都會有不小的封賞,他們這些將領,至少能贏回不少顏面了。
董祉岐也萬分感激,點頭道:“辰賢弟的爲人,老哥佩服,以後你我兄弟相稱,與秦人交戰,還要多仰仗賢弟奇謀妙計,奪回河東之地,把秦人趕出咱們魏國邊疆,攆回河西去!”
辰凌微微一笑,爽快道:“與秦軍交戰,還要靠咱們大家相互輔助,相互信賴,相互配合,趕走秦軍,不是難事!”
董祉岐下令,大軍暫時不回城內,在城外原地休息,等待天明,以防秦軍去而復返,前來偷襲先鋒軍,而辰凌的人馬,有在包紮的,有清理戰場的,撲火滅火的,收拾屍體的,重新安營紮寨的,戰後的事情也夠忙活人的。
“大將軍,我有一事想問?”
辰凌與董將軍站在山丘上,俯視戰場殘餘,枯黃的秋草上,屍體遍佈。
“賢弟但講無妨!”
“那晚你們遭到秦軍偷襲之後,程素兒去哪了?”
“這個,賢弟,提到程姑娘,老哥愧疚萬分,那是大營忽然遭到襲擊,我在混亂之中,忙於組織反擊,以及開始突圍,等衝出來之後,纔想到後營的程素兒,曾派一個校尉營的兵馬殺回去尋找,卻不見了程姑娘蹤影……”
辰凌心頭一沉,嘆道:“原來是這樣!”
董祉岐先前以爲辰凌回京不一定會何作爲,當初的承諾並沒有當成多大的事,加上那一晚秦軍夜襲的突然,說實在的,他身爲三軍將領,哪裡還管得着一個部署的女人,能活着突圍出去,不讓自己的大軍覆滅,那纔是重中之重!
此時有些尷尬,董祉岐汗顏道:“辰賢弟,老哥對你不住,沒有照顧好程姑娘,不過賢弟也不要擔心,沒有她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很有可能程姑娘當晚並不在營中,也或許趁亂逃出兵禍,我已排出幾十個斥候,相信很快就能查到她的下落。”
辰凌輕輕一嘆,心想暫時也無它法,只祈禱素兒她不要出事,又接着問道:”前些日子我曾派校尉樑繼剛帶人回返大營接素兒,卻一直沒有回覆,不知這些人現在何處?”
董祉岐“喔”了一聲,十分驚訝道:“竟有此事?恐怕凶多吉少了,那些日子秦軍早已在魏營外圍數十里設下伏兵,很有可能他們在途中遭到不測。”
辰凌嘆了一聲,戰爭殘酷,始料未及,但願素兒不要出事。
太陽初升,秋霜晶瑩。
魏軍埋鍋造飯飽餐一頓後,大軍出營結陣,董將軍帶兵回到安邑城。
而辰凌仍舊在城外駐紮,這一次露營選擇了安邑城北二十里的山陵之地,呂梁山的山腳邊緣,向東扼守通往太行山和趙、魏的要塞,往北有汾河、龍門以及有秦軍通往平陽城糧草路線,虎視眈眈,爲辰凌下一步要偷襲的對象。
呂梁山它是黃河中游黃河干流與支流汾河的分水嶺,位於山西西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整個地形成穹隆狀,中間一線突起,兩側逐漸降低。
這條連綿不斷的崇山峻嶺,宛如一條脊樑,延綿四百多公里,縱貫三晉西部,脈的地質構造爲呂梁背斜褶皺斷塊山地,向北伸爲兩支,近東北方向爲管涔山和蘆芽山,其東面爲雲中山,向東北至雁門關與恆山相接,中段爲關帝山,平陽城就在汾水和呂梁山支脈之間。
接下來的幾日,河東魏軍大捷的消息迅速傳回了大梁城,國人震驚,舉國同慶,原本擔心像十年前那樣六國盟軍首戰就潰敗的結局,這一次卻完全扭轉了,振奮人心,全國上下掀起抗秦熱潮,而辰凌的名字,無疑再次成爲焦點。
趙國、齊國、楚國、韓國得到斥候戰況後,再不耽擱了,恨不得馬上出兵抵達河東戰場,糾集兵力,一鼓作氣,乘勝擊垮秦軍,殺入函谷關,掃蕩秦川,徹底將秦國打得元氣大傷,這樣東方諸國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