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圍秦

bookmark

離着辰凌擊敗秦軍襲兵七日之後,秦軍與魏軍都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衝突,有選擇地試探,剛一交鋒立即撤回,後方卻都在不斷投入兵力。

首先魏國得到先鋒軍殲滅數萬秦軍主力的消息後,國人振奮,許多國士紛紛寫報效書要投奔辰凌的先鋒軍效力,爲魏國抗秦出力。

相國公孫衍大喜之下,立即請奏魏王,率領後方大軍出征,十萬魏軍,浩浩蕩蕩向河東邊疆進發!

這次魏軍出動了兩位大將軍,十位副將,三十多位中郎將,一百多個校尉,一半是魏軍精銳武卒,一半是新軍,在公孫衍的統領下,大軍士氣如虹,曉行夜宿,五日後就能抵達河東。

與此同時,趙國公子平原君趙勝,帶領趙軍五萬自長平出發,繞走太行山下,趕往河東之地,與魏軍匯合。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大將田戰錚,率領八萬齊軍,從齊國西疆平陵城出發,向河東之地聚集,也要趁勢消滅秦軍在河東的勢力,一旦秦國衰落,齊國無疑會成爲最大的諸侯國。

韓國見魏軍在河東戰場初戰大捷,原本不想派兵的韓王,臨時下令,派大將韓鵬舉,帶兵五萬,借魏國與韓國邊界的孟津渡,渡過黃河,北上與魏軍匯合,不肯少了伐秦的壯舉。

楚國調兵過去實在太遠,爲了配合其它四國對付秦軍,楚軍大肆西調,在武關外設下重兵,時刻都有攻關的可能,以防秦軍抽調過去支持河東戰場,如此一來,牽制住了秦國東南的兵力。

諸侯國都認爲,這將是東方諸國抗秦以來,最有可能取得勝利成效的一次。

如果秦軍大敗,將再次被趕回秦川,死守河西之地,到那時,天下霸主的地位,將會重新改變,中原諸侯風起雲涌,新的戰國時代即將到來。

大梁城,白家城堡。

白若溪拿着一些信函在觀看,上面記載着不少河東戰場的情況,每日記載一些情況,都非常細,讓大小姐時而歡喜,時而憂愁。

“凌哥,想不到你真的做到了,剛一交鋒,就挫敗秦軍的銳氣,接下來,五國伐秦,就看你的表現了,千萬不要出事啊!”白大小姐心繫辰凌,芳心悸動。

“派探子繼續觀察,前線一有戰情,立即秘密抄送回來。”

白若溪一襲青衫,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雲淡風輕,在月光下,猶如一朵靜靜綻放的青蓮,墨黑的長髮青絲,傾國傾城的容顏,這位已把辰凌當成自己男人的女子。

“遵命,大小姐!”

“去吧!”白大小姐輕淡說了一句。

那人抱拳一禮,應諾一聲,迅速抽身而退,轉眼消失了蹤影。

大梁城,國府驛館內。

張儀、陳軫、甘茂三人坐在玉案桌前,煮酒暢談,雅興盎然。

這三人都是戰國名士,出將入相的人物,聚集在一起,都在秦國當差,叱吒風雲一時,此刻不是在秦國,而是魏國齊聚相逢,煮酒傾談,沒有了往昔的權勢爭鬥,感慨良多。

“張兄,河東戰場對秦國大大不利,想不到那辰凌小子,竟然鬼使神差地擊敗了司馬錯一局,伏擊三萬秦軍精銳,而且是全部殲滅,太厲害了。”陳軫忍不住開口氣憤道。

張儀冷笑道:“是司馬錯輕敵所致,想不到司馬將軍,縱橫沙場四十多年,未曾有過如此敗績,一個照面,就被人家算計了,三萬精銳,全部葬送,估計現在司馬錯肯定也寢室難安了。”

“這個辰凌,的確是個人傑,文謀武略,智計百出,如果再讓他發揮下去,勢必對秦國大業造成影響,自秦孝公勵精圖治以來,四十年的儲備,很可能就此斷送了,實在可惜!”甘茂謂然輕嘆。

“這一次,恐怕秦國面對了空前的國難!”張儀終於也開始發嘆。

“張丞相,當年你與司馬錯將軍、樗裡疾丞相,聯手大破六國五十萬兵馬,屍橫函谷關外數十里遠,時隔十年,東方五國再次聯軍,如果丞相能再次回國,與司馬錯、樗裡疾聯手,不愁不破五國聯軍!”陳軫忽然提議道。

張儀曬笑一下,頓了頓,搖頭自嘲道:“當日我離開秦國,與秦武王私下相商,當時認爲齊國日益壯大,一旦吞併了燕國,與秦國東西對峙,做大下去,秦國統一天下的大業,更加難以實現,於是張某人就進諫武王,說張儀是齊王最痛恨的人,只要我去了魏國,齊國必然出兵攻魏,齊魏比鄰惡戰起來,難以休止,那樣就會削弱齊國的勢力,緩解燕國的處境,把齊國拉下馬。”

“去年我回到魏國,做了魏太子的太傅,齊國的確興師問罪魏王,並出兵前來攻打,與魏交戰,但後來因爲孟嘗君與公子鈺達成協議,暗中都勸解君王,使得齊魏罷兵,大計落空,張儀在魏國用處也不大了,只不過眼下關鍵時期,張儀不能背棄魏國貿然回秦,那樣恐怕會成爲天下唾棄的對象,招惹一輩子罵名!”

陳軫、甘茂愣了一下,想不到其中還牽扯出張儀與秦王這些私下的謀計,外面只傳聞秦武王喜歡勇武之人,不喜張儀這等挑事的謀士,這才罷相放還魏國,原來這裡面還有一個對付齊魏的計策。

戰國時代,人才交疊,隨時可以選擇離開本國,去往其它諸侯國謀職,這是無可非議的,也沒有人說你“叛國”,因爲這是名義上還都是周國的諸侯,周天子賞封的地方官,談不到叛國二字。

但是你若在一國就高職,國君並無虧待你之事,待你如無雙國士,你卻在兩諸侯國大戰之際,忽然倒戈,背叛原來的君主,助對手勝利,扭轉戰局,這樣的人,將成爲天下諸侯和士子唾棄的對象!

說白了,要跳槽,你只能在重大事情(如戰爭)之前,或之後選擇離開,去往敵對的陣營,這都沒有話說,如果你是普通小將或士子那也就罷了,如果你是天下名士,那麼瞬間就會臭名昭著!

陳軫臉色微怒道:“張先生,是你的名聲重要,還是秦國統一大業重要,縱橫家人物,縱橫捭闔,只看重結果,也重視聲名嗎?”

張儀沉默,並不言語,陷入沉思。

甘茂不方便表態,否則鬧僵了,大家都不好收場,在旁有意無意說道:“六國不滅,秦國不統,縱橫之爭便永爲糾纏……不求一次摧毀,而以各種手法不間斷示好分治,以求各個擊破,即或屢次反覆,亦絕不休止!”

“這是當年秦惠文王在位時,咱們討論天下大爭,張兄說過的話,自秦孝公、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崛起,逐漸有了統一天下的基礎,如果放任戰國繼續混戰下去,百姓民不聊生,圖使胡人、匈奴、戎狄做大,侵犯中原,華夏兒女都將遭覆滅之殃,就爲了這等歷史革鼎,華夏文明,我等嘔心瀝血,爲大秦效命,不求身與名,但求萬世基業,華夏昌盛,這些若實現了,臭名昭著在戰國,卻能流芳於百世千世,孰重孰輕乎?”

甘茂話一說完,張儀、陳軫肅然起敬,糾糾老秦,天下霸主,絕不能失敗!

第714章 三女聚首第244章 陷入重圍第527章 撲朔迷離第679章 信箋求援第637章 後宮佳麗的愁思第904章 天門八鎖陣第505章 攀交情第120章 部署棋子第426章 派遣出使燕第771章 班師回朝第54章 辱者必殺之第41章 敵我懸殊第317章 治燕十論第194章 國破山河在第239章 大義滅親第317章 治燕十論第462章 拉攏匈奴第597章 慕名而去第424章 華麗謝幕第39章 內奸第953章 立國華夏第573章 鋌而走險第131章 未戰先謀第542章 列國皆動第276章 血洗要塞第1018章 陽謀平亂第967章 在劫難逃第302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64章 坦白露真情第601章 聖女有請第683章 論戰墨家鉅子第261章 東北保衛戰第688章 墨家許婚657 今晚無1 新書序言第681章 登臨神農山第709章 魏軍發瘋了第728章 反制裁第139章 天香閣第468章 強化國防第144章 論秦之說第926章 埋葬山谷第214章 殺伐戰場第479章 舌戰女刺客第539章 月圓之夜第882章 謀趙之計第832章 落崖第624章 夜宿村郭第771章 壁壘攻堅戰第51章 戰國紅顏第460章 刺殺燕王第413章 狩獵大典第483章 同室難眠第825章 多情總被無情惱第53章 殺身之禍第769章 慘烈一戰第212章 蘇秦歸燕第889章 秦趙對決第548章 斥候營第953章 立國華夏第418章 戰意昂揚第171章 議戰第241章 斬秦王第536章 翻臉無情第67章 立威第898章 大反攻第968章 魏公子之死第713章 北上燕第562章 暗中較勁第911章 四國伐燕第635章 一柱擎天第73章 丹分五品第65章 怡兒的取捨第319章 求賢令第726章 佳人梳妝第880章 以困代誅第831章 晉級的契機第841章 天女下山第911章 四國伐燕第412章 七雄定盟約第463章 草原最美女子第926章 埋葬山谷第653章 以子矛攻子盾第248章 瀕臨絕境第468章 強化國防第603章 論天下時局第567章 玄女的消息第39章 內奸第137章 只有相思無盡處第345章 步步驚心第485章 以進爲進第892章 長平之戰(中)第217章 陣前單打獨鬥第221章 東胡聯盟第41章 敵我懸殊第739章 勸齊稱帝第278章 昏迷第712章 天下無人不知君第77章 商業品牌第914章 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