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血濺金鑾殿

bookmark

這些老宗族夫子,哪裡是蘇秦的對手,恐怕縱觀整個戰國,縱橫捭闔的口才能蓋過蘇秦的,都幾乎沒有,只能說旗鼓相當有張儀、公孫衍、惠施、公孫龍、魯仲連……

蘇秦一開口,滔滔不絕,渾然大氣,字句如刀鋒般犀利,如泰山般巍峨壓下,引經據典,縱說橫切,從各個方面,把這些人嗆得一句話也說不上來,幹吹鬍子瞪眼,氣得滿臉通紅。

鮑叔遠大吼一聲:“大王,你任用這些只會動口舌的小人,被外來之臣矇蔽,離間燕內朝廷,不聽聖人之教誨,正所謂忠言逆耳,這樣下去,燕國必然內亂不止,假如大王一意孤行,不聽人勸,要動老燕六百年根基,老夫就以死爲諫,變法不妥——”

說完這老頭子一咬牙,衝着他旁邊十步遠的柱子就撞了過去,周圍文臣嚇呆了眼,還沒來得及拉住他,就已經撞上了大殿石柱,頓時‘砰’的一聲,頭破血流。

辰凌站起身,喝道:“還不快傳御醫,爲鮑大夫治傷。”

大殿內文臣都驚呆了,一些老氏族的夫子急忙上前扶住鮑叔遠,哭喪氣來。

“鮑大夫,你這是何苦啊?”

“鮑大夫以身納諫,高風亮節,以死明志……”

“老燕未變法,才傳承了六百年,諸侯資歷最老……”

守在殿外的宮廷御醫匆匆忙忙進來,一搭脈絡,按人中穴,有翻翻眼皮,搖了搖頭,對着燕王拱手一揖道:“啓稟大王,鮑大夫,已經斷氣了。”

“忠良賢士,就這樣爲國捐軀了。”

“變法誤國啊——”

有燕老氏族青年士子咬牙切齒,指着蘇秦道:“你這個惡人,逼死了鮑大夫,害死忠良,老宗族跟你沒完……”

辰凌瞬間明白,這是燕國老宗族和舊貴聯合在向他的朝廷發難,因爲一旦推行變法,燕國老宗族和公卿舊貴將會遭到重創,縱觀各國變法,都沒收土地,廢除世襲爵位等等,舊貴勢力大受影響,甚至有滅族之威。

因此,這些人選擇在未頒佈之前,就率先發難,宮廷上,血濺金殿,逼迫他這個年輕新君讓步。

這樣一鬧,不惜身死,血光一見,激發老宗族的反抗心理,抱成一股,阻擋變法。

說到底,都是爲了本族的私利,棄民族大義不顧,視國家利益於兒戲,反而還往身上抹金,以老儒大賢自詡,剛正不阿,實則就是僞君子,從頭徹尾的頑固派,舊勢力,國之蛀蟲,於國家富強、宏偉大業無益的一羣人。

辰凌的臉色陰沉下來,但是不能發作,因爲如果大發雷霆,對舊貴族趕盡殺絕,不但會激發貴族和土著老宗族的聯合反抗,還會擔上不仁不義逼死老儒大賢的聲名,對即將召開的招賢士子會不利,讓燕人寒心。

宮廷需要的是手腕,別看君王集權一身,但也代表着國君的形象,弄不好,殘暴不仁,冷血無情的形象就會被有心人利用,造成輿論的聲伐,使國人倒向太子一邊。

辰凌壓下怒氣,隱忍下來,臉色古井不波,平淡道:“鮑大夫飽讀儒書,崇尚周禮,用心良苦,以死進諫,其心可敬,只可惜不知變通,久居苦寒偏遠之地,未曾放眼看戰國,釀成如此悲劇,可悲可嘆,郭奉常,安排一下鮑大夫的後世,要以上大夫之禮厚葬之,同時勞奉常親自去一下鮑宗族,解釋一番,

“另外蘇丞相起草一份文書,變法在即,國之根本,力陳燕國舊俗惡習,制約國之根本,朝廷變法之決心,不會撼動,讓各宗族的夫子們,能心平氣和,以國事爲重,切勿偏激走了極端,步上鮑大夫後塵……”

本來老宗族的少夫子、中庶子們,還要等燕王發怒之後,他們再力陳變法不可行,將逼死宗族,使國人不安,動搖大燕根基,卻沒想到燕王輕描淡寫,先是褒獎一番鮑大夫用心良苦,隨後又把他不知變通點出來,以致走了偏激,如此雲淡風輕給揭過去了,讓他們一時不知如何發難。

郭隗、蘇秦拱手稱喏後,燕王起身,宣佈退朝,兀自拂袖走下王座,從偏殿離開了。

滿朝文武官員,面面相覷,看着氣絕身亡,頭破血流的鮑大夫,心中一凜,知道燕王變法之決心了。

郭隗安排侍衛擡着鮑叔遠的屍體,與這些少夫子、中庶子,一起趕去鮑大夫家,安排後事。

衆官退朝出了殿時,淳于臻被寺人帶去了內殿。

“臣淳于臻,參見大王。”

辰凌退朝後,來到內殿書軒,批閱奏摺,靠牆滿屋書架,琳琅滿目的竹簡,繡着雄鷹展翅的屏風,落地如柱的青銅燈,吐着檀香銅鶴,鍍金取暖的香爐,古色古香。

“起身吧。”

淳于臻應聲起來,垂手而立,等候燕王傳口諭。

辰凌看着他,臉色冷靜無比,說道:“老宗族提前向寡人發難了,這是一個信號,衝着寡人登基未穩,要以舊貴族聯合阻擋變法,只爲了他們家族的私利,卻不顧燕國大義,這些人,可氣又可悲!”

淳于臻靜靜聆聽,心猜燕王估計要反擊了;或許其它大臣都不瞭解燕王,他卻知道一些,因爲燕王另一個身份是辰凌,殺伐果斷,文武皆能,什麼場面沒見過,肯定不會妥協讓步。

辰凌繼續道:“你調動錦衫衛的密探、斥候,盯緊這些老宗族的動向,把這些宗族內勢力、家產、人口都調查清楚,可有人在軍中和朝廷任職,官居何位?特別是他們一計不成,肯定會在後面百般阻撓,甚至與公子平取得聯繫,要對寡人的朝廷進行倒戈,這些家族世襲太久了,都**到骨子裡,無藥可救了,任何變法,都要根除一部分爛肉毒瘤,把罪名落實,帶時候一一清算。”

淳于臻身子一冷,感受到了燕王的殺氣和寒意,這是要把老宗族拔掉了。

內殿沉默了片刻,辰凌嘆道:“慈不掌兵,善不稱王,做大事者不拘小節,燕國變法太過重要,決不能讓這些害羣之馬破壞,寡人賜你一道王令,調動兩百名刀鋒營特種兵,五百名禁衛軍精兵,入錦衫衛衙司,關鍵時候,準備拿人、抄家、入府辦案,緝拿要犯後,移交刑部獄司問斬。”

淳于臻一躬身,喏道:“臣,領旨——”

(友情通知:昨日一更,今日三更!),清爽,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第827章 曖昧第336章 遭遇圍攻第477章 解開仙子心結第621章 易髓之道第184章 接手城池第782章 密訪故友第74章 君子言商第656章 革除阻礙第269章 江山鳳舞令第832章 落崖第562章 暗中較勁第33章 兩個條件第1016章 智取咸陽第518章 讓權第457章 君王之路第664章 君臣密談定謀計第474章 比翼四飛第508章 妾不如偷第817章 現身一見第760章 東胡軍情第611章 玄女施計第959章 出使第827章 曖昧第446章 變法開始第228章 四女侍奉沐浴第309章 草原少女的愛第144章 論秦之說第162章 各自謀劃第486章 入宮請罪第816章 擒拿叛徒第221章 東胡聯盟第547章 實戰的差距第606章 激揚點江山第891章 長平之戰(上)第635章 一柱擎天第213章 知遇之恩第572章 緊急軍情第218章 環首刀出爐第783章 民心即天心第446章 變法開始第805章 相見歡第1010章 秦之毀滅(中)第53章 殺身之禍第461章 平定叛亂第934章 六大聖地刺殺團第693章 臨行前的私語第210章 大戰前夕第114章 林間私談第933章 鳳舞門的決策第12章 形勢危急第499章 老謀深算第241章 斬秦王第83章 白家城堡第142章 齊風燕酒第422章 險象環生第64章 磋商對策第767章 引胡決戰(下)第310章 難忘今宵第835章 含恨行刺第1013章 後方危機第23章 拳打腳踢第403章 陪才女泛舟第757章 兩年第532章 再施毒計第521章 誤會了第510章 散席第622章 化勁第444章 萬事俱備第847章 論解天道第153章 軍事望遠鏡第524章 酒後風情第705章 脫身安排第25章 密談第976章 准奏滅魏計劃第116章 御前比劍第983章 大敗第783章 民心即天心第160章 劍女養成計劃第727章 秘密關注第495章 彈劾辰都統第315章 燕國秘藏第160章 劍女養成計劃第483章 同室難眠第908章 廉頗歸燕第801章 天涯咫尺第664章 君臣密談定謀計第511章 姊妹花第365章 女刺客第594章 修築河道第328章 妖冶撩人的羋王妃第172章 下戰書第159章 戰國特種兵第380章 整治部下第172章 下戰書第946章 行刺落幕第1011章 秦之毀滅(下)第549章 大軍壓境第454章 潛伏城下第770章 棄守防線第818章 小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