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朕跟武侯熟得很

汴京城,冬日稍去。

最近內侍們都覺得對官家愈發看不明白了。

先是將御苑當中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石桌鄭重其事搬入暖房。

隨後調令禁軍嚴加看守,使得內侍們感覺莫名其妙:

尋石匠打個此物什也就幾百錢而已,官家莫非以爲還有人偷不成?

好吧,可能還真有人偷。

禁軍看管不過半月後,便有一個宮女和兩個內侍在這殿周圍先後投井落水。

雖然說是意外,但在宮裡廝混的無不人人自危。

私下更是有傳言稱這三人慾溜進去斧劈石桌,才遭了厄。

真假無從得知,但內侍們此後路過此處皆繞着走。

不過今天內侍們皆若有若無的盯着這間偏殿,很是在意。

能不在意嗎?官家剛剛進去,隨後便是重新做了相公的趙普匆匆趕來,再不久便是官家的親弟弟開封尹趙光義也入了偏殿。

而且早先官家進去時還帶了幾個伶俐的小黃門,因此內侍們無不關心其命運。

要是再遭了意外,他們說不得就要出宮提水以滿足宮中所用了。

趙匡胤想的倒是沒那麼多,這幾個小黃門皆是聽趙普建議,花了大力氣挑選出來的。

身世乾淨人品可靠,最重要的便是皆善工筆,此時召過來自也是爲了讓其摹畫光幕。

只是看着僅僅三尺見方的石桌,趙匡胤反倒是犯了難,不知該怎麼讓幾個小黃門既能看清光幕內容又有空間施展畫技。

直至趙普和趙光義都到,這個問題也沒想出來所以然,好在接下來也不用操心了。

石桌上泛起柔和的光芒,只是映照出的一行字讓三人都不知所以然。

【用戶權益升級中……升級已完成。

重啓後生效,重啓中……】

隨着這句話逐漸隱去,石桌上的光芒也逐漸黯淡下來引得趙匡胤有些擔心。

好在很快,一縷光芒從石桌上再次綻放,並遊離石桌直衝屋頂。

在場幾人順着這個方向看去,只見殿內屋頂已是看不到,彷彿有仙人從雲端粗暴的撕開一個口子。

而從這個口子當中,趙匡胤等三人熟悉的聲音也重新落了下來,也更是讓三人鬆了口氣。

這般倒是方便小黃門作畫了,只是看時須要仰着臉有些難受,若是有個軟塌……趙匡胤心中也頃刻間有了計較。

趙普則是看着光幕放大好多倍後上面飄過去的兩行字有點好奇。

上次光幕結束後,官家留下來零零碎碎說了許多關於這光幕的事,知曉其可能有通過去知未來之能。

至於這些飄過去的文字,趙普也知曉可能真是留名青史的正主,只是在說起來過往曾說何等言語時官家多有些語焉不詳,讓趙普十分遺憾。所以纔有建議官家挑選小黃門,將所說錄爲文字,將所見以圖畫摹下,如此豈不全哉?

而此時再次親眼見到兩個讀史才能見到的名字隔空交談,趙普也有點蠢蠢欲動起來。

……

唐長安甘露殿。

上一次光幕出現是元月三,此次三月之隔後便是四月三。

進入四月後氣候變得徹底宜人起來,長安內外也變得更加忙碌。

算學從國子監內獨立出來設閣,朝堂內外雖多有非議之聲,但經過宰相和皇帝的聯手推進,以及涼州起戰事分走了注意力,整體的推行還算比較順利。

三月底時李世民也正式下詔,列吐谷渾罪狀,令已在涼州備好的李靖正式征伐吐谷渾,擒其可汗於長安問罪,此事在長安內外引起了不小波瀾。

已經親眼見過的獻俘頡利的長安百姓很不滿足,覺得將那吐谷渾可汗拉來剛好湊一對,而且陛下都說了,那吐谷渾屢犯邊疆,就應該將其吊起來打。

朝堂中則更悲觀一些,畢竟無論是兩漢時對匈奴的戰爭記錄還是代國公奇襲頡利,都說明對付胡人之勝法唯有直取帥帳一條路。

這吐谷渾的王帳大門朝哪邊開,代國公知道嗎?

一旦不能速勝吐谷渾,糧草週轉靡費頗多,恐怕還會引得剛剛安定一年的河西再起波瀾,爲何就不能徐徐圖之呢?

但讓御史們不解的是,此次宰相們依然與皇帝保持共進退,甚至就連昔日聲音很大的秘書監魏徵,此次也偃旗息鼓。

於是御史們聒噪了一陣最終也還是平息了下來,畢竟大軍已經開拔,陛下詔令已發,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這般一來,秦瓊和尉遲敬德也找到了事情做,以前方送回來的戰報嘗試推演前線戰局,爲之後的親自領軍出征做準備。

至於倭國使團,御田鍬相當沉得住氣,他打算如中原天子所言,在長安待到七月等那吐谷渾的可汗也被獻於長安後,再帶着使團東歸,如此纔好讓倭王知曉兩件事以推進事先謀定的計劃:

大唐非常強,說滅你就一定滅你。

大唐對東海沒興趣,滅吐谷渾也是爲了全力經營西域。

至於大唐能否速滅吐谷渾?御田鍬可能比李靖本人還有信心。

大唐,怎麼可能會不勝?

等到時間正式來到四月份之後,李世民在私下與杜如晦和房玄齡商議過後,最終也是決定將自己的皇后請過來一同觀看光幕。

畢竟往大了說乃是母儀天下的唐皇后,有對太子言傳身教之能的生母。

往小了說,如今李世民和自己觀音婢閒暇聊天時多有提到光幕後世,每當說起來這些事時皇后眼中的好奇之色是掩蓋不住的。

再說了恰巧幾個將帥皆外出打仗,甘露殿的椅子空着也是空着……

於是四月三時,長孫皇后也再次來到了甘露殿。

只是看着光幕上後輩所說,李世民也是苦笑一聲:

“與其來得早,倒不如皇后來得巧了。”

長孫皇后抿嘴一笑也不評價,同時心中也是滿心好奇。

武家小娘才情不錯,也很討她喜歡,但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其能和陛下一般登臨帝位號令天下。

不過眼看着光幕上飄過去的字跡,李世民也毫不客氣上前提筆就寫下了反問。

同時不忘跟自己皇后誇耀:

“朕說了,和諸葛武侯,熟得很。”

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307.第307章 大漢金票第483章 撐船打鐵磨豆腐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24章 高鐵在手 漢室我有278.第278章 仕途起飛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60章 海寇掠陣第650章 最好的事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第717章 還是甭問第551章 中興諸將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314.第314章 皇極女皇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47章 武廟傳世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810章 餘波漣漪第730章 一頓大酒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54章 甘露殿看客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113.第113章 海客之路第60章 威震華夏 炎漢當興第68章 蒼梧之謀第772章 這都是啥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753章 情同兄弟第565章 飲酒而亡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812章 實非帝才313.第313章 破百濟者好皇孫也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27章 帶兵愈多 實力愈弱?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第771章 恰到好處295.第295章 劉巴的天分第517章 但無能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431章 最“好”的時代第43章 單刀對噴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531章 船臨飛鳥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32章 工巧部第707章 見血對拼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764章 雜事諸事285.第285章 巨唐緩步第704章 得罪完了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755章 大漢萬年第799章 雄風猶存第548章 三呼渡河遺恨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第787章 嶺北轉折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第502章 新長安331.第331章 先見之明昏德公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635章 百里油菜花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5章 孫權曹豹204.第204章 散花綾與獻俘圖第630章 南北之爭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535章 狄青與大宋夢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195.第195章 居長安第104章 國寶與國史第498章 千秋畫卷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4章 大舅哥126.第126章 街亭馬謖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第750章 別來無恙第57章 建安二十三年第573章 南洋國公第756章 諸多交代第726章 永不停歇的疆場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473章 慶勝小宴第36章 驅儺第757章 談判第107章 立學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