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

bookmark

趙匡胤向來不給弟弟假半分好顏色。

一句話噎回去之後,眼看着光幕上紛紛揚揚的文字,他倒是跟着唸叨了一句:

“可惜宋皇非漢武”。

不過這般感嘆對趙匡胤來說並不算多惆悵:

“朕當使郭進楊業,滅北漢而揚名,徵契丹而頌功,使燕雲復歸而不分南北,使萬里車書一混同。”

趙普欲言又止,很想說那楊業現在還是北漢武將呢,官家是不是想的太遠了一點?

不過趙匡胤絲毫不給他辯駁的機會,嘆完之後便忽然好似想起來了什麼有趣的事一般,拽着趙普兜頭就問:

“則平以爲,今時武侯,相比曹孫,如何?”

在旁人聽來這話問得無稽,但趙普自是明白其中意思。

諸葛武侯早時贈後世之字帖曾有時間落款,大略也能推算出所處之時間,更有登臨長安圖彰功績,據而推之,恐怕曹操孫權遠非敵手。

當然實際上也不需這麼多分析,劉關張俱在,武侯正壯時,又有光幕這千年兵略匠法做參考,炎漢三興恐怕並非難事。

所以趙普也據實所說:

“曹孫即便聯手,亦難擋武侯興漢。”

趙匡胤點點頭,隨即摸着下巴上的鬍鬚饒有興趣道:

“既如此,那等曹孫知身後事,當作何感想。”

那曹孫若是能得見,多半是被綁起來的,還能有什麼感想?趙普腹誹。

而且,怎麼感覺官家多少是有點想看那曹孟德和孫仲謀而幸災樂禍。

趙匡胤倒是沒想那麼多,想到就做,乾脆上前伸出手指就在石桌上寫寫畫畫。

〖趙匡胤:武侯何日縛孫曹?〗

洛陽的小別院當中,氣氛還算得上融洽。

畢竟取笑歸取笑,早年間這位大舅哥的無論手腕心志都算上上,更有赤壁敗曹之功,因此也多唏噓感嘆幾句。

張飛在爲北地百姓遭遇而憤憤不平。

劉備在思考若是自己當怎樣彌合平衡南北之訴求。

魯肅在輕嘆,孔明在低頭寫寫畫畫,完善從光幕的零碎言語中整理出來的千年興亡事。

隨後幾人就看到了光幕上趙匡胤的發問。

“這宋皇……怎地比我等還要着急。”

張飛搔了搔下巴,滿臉不解。

但隨即就自告奮勇拿了紙筆,然後扭頭看着兄長:

“大哥,俺如何說?“

劉備擡頭看着那宋皇如那唐皇一般也是找孔明問詢,隱隱覺得心中的猜想恐怕是真的。

劉備琢磨了一下:

“就說……”

〖張飛:比你快。〗

簡簡單單三個字,但趙匡胤能從其中讀出來一種硬邦邦的味道。

他有得罪過這位桓侯嗎?趙匡胤記不起來。

苦思無果之下,也只能將其歸結爲桓侯家鄉是涿郡,還在介懷兩宋北地遭受的苦難,以及對北人的蔑視。

“若能平了北漢將涿郡納入宋治,想來桓侯能緩和一些顏色?”

趙匡胤猜測,但自沒人能回答他的想法。

…… 應天府坤寧宮,馬皇后眼見着這光幕上孤零零飄過的趙匡胤和張飛兩個名字,眉頭也越皺越緊。

【1162年,這一年因爲完顏亮的戰敗,主戰之議不絕,當時被宋孝宗特賜進士出身的樞密院編修官陸游很是憂心,於是上了個摺子,希望宋孝宗能先整頓吏治,好好經營兩淮,徐圖中原。

在當時,主戰派的訴求是從速出兵,北伐。

主和派的訴求是恢復紹興和議繼續給錢,修好。

陸游的這個建議比較中肯,但屬於是既不贊同北伐,也不贊同修好。

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陸游跟李白一樣,天賦全點文采。

只不過如果說李白政治天賦是零,那陸游就是負數。

陸游的這個摺子宋孝宗當時沒在意,畢竟剛登基,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

但陸游着急啊,託了當時的名臣張燾去問孝宗:陛下你覺得我的意見怎麼樣?

宋孝宗覺得不怎樣,並下旨罷了陸游的官職,讓他去鎮江做通判冷靜一下。

而不過一年之後,宋金就正式開片了,這也就是咱們剛纔說過的,失敗的隆興北伐。

陸游被貶職的次年,南宋小朝廷的鷹派和鴿派也分出了勝負。

在宋孝宗的支持下,鷹派佔據上風,張浚出任樞密使,督江淮軍事。

而在上任之初,宋金雙方就朝着開戰一路狂奔,金國施壓想要南宋繼續履行紹興議和給錢,宋孝宗據理力爭要求重議邊界,平等對話。

金國施壓,作勢欲要南下,而這次張浚和宋孝宗商量之後選擇搶先出手。

隆興北伐比較虎頭蛇尾,前期宋軍一路連捷打的金軍節節敗退,但很快宋軍自己就出了大問題。

北伐的兩個主帥,李顯忠吝嗇,率軍攻克宿州之後,每卒賞錢僅三百。

邵宏淵妒忌心重,覺得自己猛的不行,憑啥是招討副使,還要聽李顯忠這個廢物節制?

簡而言之,一個沒頭腦一個不高興,能打贏纔有鬼了。

反應過來的金國調重兵攻宿州,邵宏淵坐視李顯忠苦戰不援,於是李顯忠慘敗,還沒捂熱的宿州又丟了。

隨後金軍追擊,在符離把李顯忠和邵宏淵一鍋端了,隆興北伐就此結束。

此戰之後宋金雙方重新議和,宋割唐、鄧、海、泗、商、秦六州,並與金國叔侄相稱。

唯一能算成果的就是把紹興和議的歲貢改稱歲幣,銀、絹各減了五萬,省了點錢。

此戰唯一比較有意思的就是符離之戰宋軍傷亡人數問題。

金國史料稱此戰金軍殺騎一萬五,殺步兵三萬,後續追殺又斬首四千,宋軍赴水死者不可計數,獲甲三萬,戰果非常誇張。

而同期的南宋史料《中興兩朝編年綱目》和《齊東野語》則非常籠統的描述“死亡莫知其數”“不可勝計”。

看起來像是宋金實力懸殊的一場戰鬥。

但根據《寶真齋法書贊》收集的一封《李子至稟議帖》稱“大軍所損,不及二分,喪馬雖多,亦不多半”。

根據李子至的落款稱,他的這封稟議帖是對上官李若水札子的答覆,因此反而可信度是最高的。

而南宋文人誇大戰敗的想法也不難猜。

要麼是如李靖批評史官“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一般,不知兵。

要麼是想要壓制主戰派的話語權,於是配合金國對敗績人爲的進行了誇大。

簡單來說,不是蠢,就是壞。

244.第244章 淮陰侯舊事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第701章 蒙古的民主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第673章 計將安出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480章 小年第507章 什麼叫兄友弟恭第42章 殺人誅心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347.第347章 荊南起勾連第31章 科技進步點第686章 就當我信了吧第715章 洪武欠佳第799章 雄風猶存第755章 大漢萬年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第44章 湘水之盟第691章 以民命爲重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721章 知命非命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41章 江東舊夢第814章 盛唐標準第806章 暢所欲言第544章 管不管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469章 鐵騎第27章 帶兵愈多 實力愈弱?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419章 升級咯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702章 爭利之世第414章 爛攤子第765章 欺君之罪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269.第269章 吐蕃之祖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759章 創作動力第469章 鐵騎第574章 天賜寶地168.第168章 蒼天已死石第582章 中流砥柱第792章 真收那兩百金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88章 關羽勸學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580章 殘火復明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703章 宋亡於賈似道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219.第219章 哭錯墳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657章 盛唐利刃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395.第394章 最豐富的家底237.第237章 北伐第101章 發狂而終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第569章 天地當爭第606章 驚起西窗眠不得第741章 赤腳前行第407章 亂世呵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第16章 俺很看好你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477章 載歲祭年第706章 難熬時光186.第186章 洛水放屁第55章 後漢亡矣第413章 橫江起濤波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605章 十世明君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594章 退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