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

bookmark

“可惜未能留藥師多一些時日。”

李世民多少有點遺憾。

侯君集的上表加急送入長安之後,李靖便再也坐不住了。

一連數日說身體安泰,說南洋時不我待,說水泥爲國之大用,說海師之業功在千秋。

不得已,最終李世民也只得準了李靖所奏,依依不捨目送老將軍順河東出,欲要先去夷洲再往珠崖。

不過李靖所着急的倒也沒說錯就是了。

後世稱呼水泥的物品,經閻立本調配試製成功。

用於夯牆造路,其價賤於青磚,略貴於黃土。

但所成之路不懼霖雨,又遠勝夯土路多矣。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靖,又或是親手調配還原出此物的閻立本,皆認爲此物無論是築城禦敵還是鋪路利民,皆有大用。

有大用,又不貴,李世民因此誕生了很多想法。

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鐵礦渣來代替那火山灰制水泥顯然是不夠的。

後世稱華夏唯有珠崖有盛產火山灰,雖然說運輸多有不變,但李靖還是堅持去看看,萬一呢?

另外便是擁夷洲海師,鎮珠崖,經略南海,同樣相當重要。

那地圖上顯示的清楚明白,那被後世稱作馬六甲的海峽道,乃華夏東海之門戶,猶如高昌之於西域,皆必取之地。

潞國公侯君集,代國公李靖,經略南洋。

曹國公李世𪟝,左衛府中郎將劉仁軌,經略東海。

右屯衛將軍蘇定方,驃騎將軍薛仁貴,經略青海河西。

每每在腦海裡過一遍之後李世民就難免暗歎:

如今反倒就他一個閒人了。

大唐皇帝神遊天外,杜如晦倒是初步明白了其中意思:

“看來,錄史之言辭須要準確,如此方好爲後來者辯證。”

房玄齡苦笑,畢竟後世幾經笑言的“魔法晉書目錄”就是由他監修的,可謂是不準確之極。

與那錄入《晉書》當中的種種孝子神異志怪之事相比,這南宋修史之人所說的“不可勝計”反倒已經算是比較準確了。

這番苦笑落入杜如晦眼中,他幾乎是瞬時就明白老友的糾結之處,於是一個想法也浮上心頭:

“兄若爲難,何妨修《晉書》兩部?”

房玄齡沉吟了一下,投過去一個疑問的眼神。

杜如晦笑得胸有成竹:

“查其證,考其據,以詳實之記成晉史。”

“餘者志怪之說,神異之言,鄉野逸聞等不入正史者,再成一部並請陛下與諸公點評,亦可成書,就喚名……”

房玄齡幾乎毫不猶豫接口道:

“就叫《魔法晉書》!”

至於緣何叫魔法?那就讓後人猜去吧。

……

“這也能輸?”

張飛感覺有點牙疼,不由得嘟囔道:

“這南宋,果不遂俺所願,就不該有所希冀。”

劉備不說話,隱隱記起後輩曾提過魏延之死,似乎也說過魏延楊儀兩人也乃沒頭腦和不高興。

如今魏延於荊北領軍抗曹,那楊儀此前也打聽過,元直來信說當初破宛城後有一個喚名楊儀的主動求見雲長。

談家國大計,論政治得失,這楊儀皆言之有物,故而云長將其擢爲兵曹掾,掌軍械治事,亦頗有才華。

如今荊北戰事焦灼,劉備自己遠在司州也不好說什麼,只能交代勿要令這楊儀與魏延共事。

雖不知此楊儀是不是彼楊儀,但劉備覺得小心總無大錯。

魯肅只覺唏噓:

“喚一聲叔父,少納五萬財絹,這筆買賣合算否?” “怎麼不合算?”

張飛主動跳出來道:

“俺可還記得那完顏構乃是禪而不讓呢,這又和議說不得是誰的意思。”

“再說了,這宋皇要叫金皇叔父,又要叫完顏構爹爹。”

“那完顏構豈不是成了金帝的長兄?”

“如何不合算?”

魯肅感覺自己腦袋亂了一下,但隨即也不得不承認:

翼德說的好像很有道理。

而且再想想,一個金屬宋國,和一個位卑但不必由金冊封的宋國,究竟哪個更好?魯肅覺得自己也說不清。

但他知道,這兩個他都不想選。

張飛的意見讓劉備都啞口無言,孔明也只是搖頭輕嘆:

“名義上不再稱臣……”

但更多的他也不想多說了,轉而道:

“這陸游,看來亦爲命途多舛之人。”

“命途多舛……”劉備眼神中多了幾分冷然之色:

“這南宋生民,但凡心憂國家者,哪能不命途多舛?”

【隆興議和之後,南宋的政治形態非常畸形。

其中最大的問題實際上還是牽涉到了一個法統問題。

宋孝宗雖然是趙匡胤的直系親屬,但這個血統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

北宋九帝,除去趙大趙二之外,其餘七帝都是趙二的後代,包括完顏構本人。

而且距離趙大嘎掉已經過去了186年,基本處於一個人走茶乾的狀態。

所以宋孝宗的權力法理實際上反倒全部來源於他的養父完顏構。

也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宋孝宗就算再主戰,他也不可能跟主和派決裂,畢竟腦袋上還有一個養父壓着呢。

隆興北伐失敗之後,趙構光速擺出了要跑路的架勢:

“日僱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備擔索”

畢竟他這時候已經是太上皇了,根本沒人能管他。

而在金國想要議和的消息傳來之後,趙構也是大大鬆了一口氣,催促宋孝宗愣着幹嘛呢,趕緊去議和啊。

確定議論了之後,完顏構又對養子耳提面命:

你見了人家使者一定要起身受國書,不要忘了朕《紹興和議》跟金國結下的感情啊。

也是因此,在隆興和議的詔書中宋孝宗都無奈承認:朕以太上聖意,不敢重違。

可以說是兩宋當的最窩囊的皇帝之一。

趙構這個榮譽完顏氏除了在外交上掣肘宋孝宗之外,內政上也是堅持損人利己的搞事兒原則。

什麼貪官污吏找趙構哭訴迫使宋孝宗收回成命之類的不談,單說搞錢。

兩宋皇家爲了搞錢實行的有酒榷制度,完顏構爲了搞錢在宮內命宮人私造酒,跟臨安的商人合作的相當盡興。

後來臨安的所有商人都發現宋孝宗是個擺設,你商船上只要插完顏構德壽宮的旗子,就沒人敢收你稅,一時間競相效仿。

整到最後,連臨安的糞船上都印上了德壽宮的標誌好合法避稅,一時成臨安城笑柄。

就連辛棄疾好友也在自己文集裡記錄:

辛幼安說,糞船亦插德壽宮旗子。某初不信,後提舉浙東,親見如此。

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106章 故鄉154.第154章 單刀邀約張翼德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8章 白羆陶俑第6章 新禮物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749章 天下將定第579章 三軍始動第777章 難以企及的高度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718章 可憐哉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第46章 虎卒禁衛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533章 我要當館長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82章 玄武負洲遨於洋第478章 壓歲錢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第747章 三文錢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202.第202章 天上的廟第734章 大元的棺材板233.第233章 蘇定方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第62章 武聖歸途第591章 青兕劍客115.第115章 二鳳225.第225章 太上皇第46章 虎卒禁衛第673章 計將安出232.第232章 二鳳和丈育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25章 暮虎老狼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第558章 賊在御座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第67章 江陵倒貼三百金266.第266章 以死正軍紀356.第355章 擊砲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第738章 可惜少個鳳279.第279章 蘇定方:有演員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第502章 新長安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533章 我要當館長第816章 賞雪飲酒真定梨第513章 驢車天子第604章 汝有何能281.第281章 千里奔襲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106章 故鄉第19章 漢中第469章 鐵騎第751章 不足道也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530章 方知長安真故鄉330.第330章 玄學型中醫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227.第227章 香積寺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118.第118章 圓車船第771章 恰到好處356.第355章 擊砲第685章 最後悔的事267.第267章 閻行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728章 富饒西方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第80章 無愧丞相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571章 流水怒濤第808章 人情窠臼第760章 海寇掠陣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85.第384章 逾時代之見第802章 東宮娘娘烙大餅第66章 兼職武聖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464章 送人頭334.第334章 排隊槍斃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