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方纔謹身殿詢問這個問題,朱元璋能猜到是什麼回答。
簡單來說,那些百官的阿諛之辭要是成真,那在屏風中說書的少年郎應該還是大明國。
不過在此間殿內自不會有人如此說,理政兩年多的朱標思索了一下,如實道:
“爹爹開咱大明,華夏重歸一統,乃前無古人之功。”
“但前唐太宗皇帝二十三歲平天下何等英姿?結果不及百年便有武周之亂。”
“所以兒臣覺得啊,咱大明國祚必不輸於唐,但也難勝太多,該有個五百年吧。”
這話說完,按朱標對老爹的理解來說,他定然要吹鬍子瞪眼,然後再高聲斥責一番,結果眼前的爹爹只是心事重重的點點頭,然後扭頭詢問:
“善長覺得呢?”
雖是私下抵近奏對,但李善長還是頗守禮儀,拱拱手道:
“臣覺得太子殿下所說恰當,但陛下英姿猶邁唐太宗,皇太子理政也多有讚譽,亦強於貞觀。”
“故而我大明國當享祚千年。”
對此朱元璋也沒多說什麼,這惹的朱標分外好奇,乾脆直接問:
“爹,是不是娘又說你那《祖訓錄》無用了?”
“她敢?!”
明天子瞬間吹鬍子瞪眼,高聲道:
“咱那《祖訓錄》都是秉正之言,總結前人過失讓咱子孫引以爲鑑,哪裡無用?”
出現了出現了!果然還是這樣的爹爹才習慣嘛。
朱標在心裡高呼,不過面上還是不以爲然追問道:
“那爹你今天這般態度,又是爲啥?”
“咱……”
明天子聲音逐漸低了下去,旋即問了一個讓兩人意想不到的問題:
“若是知千年後事,當如何?”
問題太過怪異,引得朱標和李善長都忍不住對視一眼,從對方眼裡看到的都是明晃晃的疑問。
好在,朱元璋也並沒有賣關子,當即說了一下在坤寧宮的見聞,不過隱去了許多難以言說的細節,但即便這樣也足以朱標大呼小叫了。
“竟能與諸葛武侯說話?還能和唐太宗暢談?甚至還有宋太祖……”
“爹爹你有沒有提醒宋太祖小心他弟弟?有沒有告訴諸葛武侯……”
“說了說了,都說了。”
朱元璋哭笑不得打斷了長子的問話,並承諾道:
“爹爹已經告訴了武侯你理政頗爲不錯,並說三個月後會給你引見武侯。”
“武侯還對你婚事關切了一番,並說……”
猶豫了一下,想起來那叔侄情深四個字,朱元璋猶豫了一下還是叮囑道:
“並說你一定要教好雄英,讓其不墮咱父子威風。”
“那是自然!”朱標信心滿滿的答話。
隨即朱元璋給兒子簡單講述了一下從其中知道的漢唐宋諸事,無論是三國時的季漢諸人出關中討賊,還是唐太宗遠征倭國,再或是宋太宗已經削髮爲僧,都讓朱標大嘆神異,甚至抱怨道:
“爹,方纔謹身殿無兒亦可,幹嘛不召兒臣同去?”
“太醫給娘診治,兒自當伴隨才合禮。”
雖是抱怨之話,但這反倒也讓朱元璋臉上笑容又盛了幾分,因爲兒子這般跳脫的態度也忽然讓他意識到,標兒如今不過才二十五歲。 咱洪武尚餘二十幾年,有的是磨練標兒的機會和時間,這樣有何問題不能解決?
安撫了太子之後,朱元璋暫時收斂了笑容,轉而再次詢問從剛纔起就一言不發的韓國公:
“善長以爲呢?”
“陛下所言實在是……非常人所能想。”
李善長很是謹慎的給自己的話加上了態度鮮明的開頭:
“若陛下所說皆非夢幻之言,那臣以爲當多多請教那對…光幕,對光幕更爲熟悉的更先帝先臣。”
相較而言,本就持重的李善長給的建議就都相當務實:
“明其禁忌,曉其功用,從而取治國良方,強軍之法,知我大明沉痾弊病,以備不虞。”
“且依照陛下所說,那屏風上所呈多爲圖畫,那當召善丹青術者,盡摹畫之。”
“皇后所說武王伐紂難想我今大明鐵騎,臣深以爲然,故而也當召明能工巧匠,以備不察。”
“至於召學士明其理,以及所召之人皆需考察出身,自不需老臣贅言……”
李善長說完建議之後還是忍不住道:
“只是,陛下所言,當真不是存心戲弄老臣?”
“若能知千年之事,避我明之禍,除我明弊病尚是其次。”
“千年之間,有多少利民之器,富國之法?若能盡納之,大明千年國祚,或成真也。”
朱元璋精準抓到了李善長話中的漏洞:
“所以方纔善長所說以爲大明國祚千年,乃是戲言?”
“呃…”李善長穩了穩心神,笑道:
“若陛下與老臣戲言,那臣所對自是戲言。”
朱元璋搖頭一笑:“可若是盡納而落入貪官污吏之手,則只是給咱大明招來禍患。”
“不過至於其真假……拱衛司已去尋一名爲羅貫中的撰書人,等其來到,真僞自知。”
“標兒今日記得令湖廣佈政司召劉三吾至京師,此人之名亦見於光幕。”
“朕要聽聽,這劉三吾所說的南北有別,與光幕所載是否相同!”
朱標初還疑惑,但聽到後面也旋即明白,拱手應承下來順便在心裡給這大儒默哀了一下。
“還有李文忠!”
朱元璋又記起來一件事,口氣硬邦邦道:
“他不是老抱怨在蜀無事可做?此前還數次勸咱征伐倭國?”
“令他滾回來,在路上琢磨一下經略遼東渤海之事!”
“若是到了京師言之無物,就再讓他滾回蜀中!”
倭國之事方纔老爹只是說了個大概,但朱標心下也明白此處不是細談的地方,而且這個表親兄弟一直對倭國很有想法也是人盡皆知,若想略遼渤,確實是個恰當人選。
此番秘議時間並不長,大概吩咐完之後朱元璋也打算要根據李善長的建議去遴選人才,結束之前倒是忽然想起另一事:
“善長以爲,拱衛司更名錦衣衛,如何?”
李善長不明所以,只是拱手應承了一下,話裡話外就一個意思:
陛下你開心就好。
心情好了不少的朱元璋隨即神態親切的問自己這好大兒:
“永樂……標兒,伱來建閣立司,收天下圖書修撰爲一,令其萬世通傳如何?”
“名字爹都想好了,就叫……《洪武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