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月

bookmark

伍端的死讓陳沐感觸很大,獨領衛所的感覺與當初在清遠衛時有本質區別,更加自由,約束也更大。

自由是因爲沒有像白元潔那樣過去的頂頭上司,約束則是因爲從內心而來的謹小慎微,官位提高並不能改變做錯事的危險。

恰恰相反,官位提高會讓他更危險。

隨着香山縣三百戶旗軍被勾入千戶所,極大助長了陳沐心中的權力感。

除了錢,他還有更多想要的,能夠提上日程。

他想在香山建船廠、修銃炮廠,改變關元固過去在總旗衙門裡像小作坊般打造鳥銃的狀態,對他來說那太小家子氣了。

小家子氣到什麼程度?

他看見關元固在千戶衙門裡叮叮噹噹敲着銃管,他就渾身難受。

但明朝是沒有民間槍炮廠和船廠的,銃和炮,都由兵仗局去做;即便是衛所軍匠,所擁有的事實上只是修復軍械的權力,就像關元固這樣造銃,實際上是要被下獄的。

只不過數量小,還能被隱瞞,即便發現也沒人吃飽撐着去告發。

但陳沐還是拿着腰牌去巡撫張翰府上哭窮去了。

從早上等到中午,被張翰留下吃了兩塊點心,算是要到八百隻矛頭、二百把腰刀、一百杆快槍。

本來張翰還說給香山衛所撥幾十杆火銃,不過陳沐沒要。

他想要的鳥銃,翁源河源一戰的戰利都被廣東營兵瓜分一空,換下來的火銃對他來說沒啥意義。

快槍是給鄧子龍要的,這個老上司在戰場上極喜以快槍貼臉幹一銃再衝鋒,冷不丁調到衛軍系統,省的鄧子龍不習慣,先弄點老掉牙的東西讓他用。

除此之外,就是火藥、鉛丸了,不過這個不歸巡撫衙門管,得去廣東都司要。

他可沒要完兵器就失蹤,巡撫張翰問了他些諸如香山衛所情況的問題,陳沐對答如流,告辭後接着在巡撫衙門轉悠,見到眼熟的官吏就穿着五品武官服上去打招呼。

別管是七品、八品,言比稱兄己必道弟,就連巡撫衙門的門房都讓他拉着聊了一刻家常,末了還遞了二兩銀子過去。

等他從巡撫衙門出來,天色都發昏了,卡着閉城門的點出城,去顏清遙代爲看管的鼓腹樓吃了些飯,星夜讓隆俊雄在前邊打着火把奔回千戶所。

早上出門時候專程讓隆俊雄揣了五十多兩碎銀,回千戶所時一身輕鬆,就剩了五兩。

陳沐跟人打交道沒別的方式,八品以上給言語和行爲上的尊敬,八品以先聊天,末了再施下些小恩小惠。

這點手段其實沒用,無非是結個善緣,在需要的時候讓人能想起他,做個舉手之勞罷了。

“陳千戶,三百戶旗軍,本官皆交由千戶所。”

最後一百戶旗軍的戶帖交到千戶所,由魏八郎帶隊在衙門外集結,周行對陳沐道:“黃粱都土賊,陳千戶幾時能清剿?”

周行想盡快肅清黃粱都土賊,以登上濠鏡澳,巡視那片屬於明朝邊沿的法外之地,這是先總督吳桂芳調他前來香山任職縣令的初衷,在他任職後,這也成了他必須要做的事。

“只能禁港一月,若放任夷人商賈帶我大明百姓離開,周某再無顏面任這香山縣令!”

“斷糧,斷濠鏡澳的糧,以此禁港三月,能不能?”

周行急,陳沐比周行還急。

以前是他不知道,知道了也沒能力去管,現在他有能力,要是讓夷人商賈在他眼皮子底下把明朝婦女像販運牲畜那樣帶走——他就白他媽活了!

“黃粱都少說八百賊人,這些旗軍是你帶着他們交到陳某手上,一個月就是送他們去死。”陳沐咬牙說道:“三個月,一日不會多、一日也不能少。”

“州府兵器未調、旗軍操練不行、糧草供給不上,兵糧技沒一個行的,你讓陳某怎麼帶他們去擊賊?”

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陳沐目光掃過衙門外集結的百戶旗軍,他們神色裡還帶着驀然成爲軍戶的驚恐與不安,這樣的兵是不足以打仗的,就讓讓他們拿着這個時代最好的兵器,上陣也只能失敗。

周行走了,州府連兵器都沒給香山千戶所撥下來,他也沒有絲毫辦法,只能照陳沐的提議再去與濠鏡澳的葡人交涉。

以斷糧的威脅,來嘗試禁港三個月,由在濠鏡常駐的商賈來挾制那些急於出港的番商。

這並不難,因爲走廣的閩地商賈還絡繹不絕,這在濠鏡澳已成定例,每年六月纔是夷商賺到足夠商品開船離開的時候,還有兩個月。

與此同時,香山千戶所對走廣商賈嚴防死守地更加厲害。

三百戶旗軍被編在石岐、魏八郎、婁奇邁部下,分別駐紮於都坊百戶所、東岸百戶所及千戶所駐地。旗軍以兩日輪訓,確保每日有三個總旗在千戶所衙門外操練,另外三個總旗則分別擔任巡邏與護船使命。

他們的戰船停靠在東岸江裡,香山這個地方倭寇多得數不勝數,留一支總旗看管船隊的同時,也由齊正晏在那邊訓練旗軍成爲水手。

天時和尚是有本事的,雖然對這大和尚葷素不忌的行徑引來許多人閒話,但其使用槍矛的本事整個千戶所都沒什麼可說,隆俊雄則在千戶衙門在操練當中教授旗軍刀法,既不是邵廷達的明刀術、也不是他的倭刀術。

時間緊迫,天時和尚與隆俊雄在陳沐的建議下,都分別只教旗軍一招——刺與劈。

餘下的時間則由陳沐親自帶領他們教授隊列。

趁着走廣間斷,閩地商賈讓帶隊巡行轄境的石岐與婁奇邁收穫頗豐,幾乎每日都能抓住一兩個帶隊走私的商賈,人被押入香山縣大牢,所押運的糧食、硝石、硫磺、鐵、銅,則被扣下送到千戶所衙門的倉庫裡。

短短月餘,扣下米糧二百多石。

臨近五月,濠鏡的番夷商賈終於坐不住了,一再向香山縣要求購置糧食,要求出海。

陳沐向負責海防的陳璘傳信,請他調一個把總至新會港,在周行告知夷人商賈七月開港的消息後,巡查海面。

同時,他派付元再上澳門,請蝶娘來千戶所衙門。

他需要那支人馬。

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五十六章 管轄第九十章 醫服第八十八章 沉船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三十章 通寶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二章 城隍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七十章 板升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三百三十四章 金子第七十章 朝貢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六章 試射第一百零五章 轉封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三百九十五章 羔羊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四百八十一章 撬動第四百章 正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信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七章 千均第十七章 標準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八十九章 爆炸第十九章 傻瓜第一百二十三章 航線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七十章 賑濟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十三章 乾親第十一章 岱善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一百七十三章 飛魚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七十九章 鐵鎖第九十九章 交椅第三十章 留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海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十九章 攻玉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一百章 黑娃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三百五十八章 拜年第六十七章 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