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

乞慶哈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

俺答汗嚴格意義來講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草原上生兒子早,所以嚴格說來,辛愛黃臺吉乞慶哈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

這對父子是什麼時代的人呢?

這麼說吧,俺答汗出生那年,長城南邊的年號叫正德二年。

乞慶哈出生那年,是正德十五年。

他們跟如今,隔着超級能活的道君皇帝嘉靖、隆慶,眼下都萬曆十年了。

俺答汗撒手歸天,留下這個漢譯蒙再譯漢的皇太子也已經六十,這個歲數經歷了喪父之痛,結果硬是連歸化城的城門口都沒敢進,派出去點騎兵想要劫掠糧道,被火箭炸傷人十六、馬三十,鳥銃打死一個百長六個牧民,馬毛都沒搶到一根。

差點把六旬老漢兒在馬背上氣死。

南邊的黃口小兒皇帝還派人送出口信,歸義王印信、關市憑證皆在漢地,讓都督同知乞慶哈趕緊去北京城接受冊封繼承王位。

乞慶哈覺得這事不對。

封貢的時候他也在,俺答汗可沒去北京接受冊封,就在歸化城勉勉強強磕了個頭,接了旨意就算完了,對內稱大明金國順義王,對外仍稱土默特萬戶部。

現在讓他去北京接受冊封,那不真就成大明的順義王了?何況大明如今正在與汗庭交戰,兩不相幫已經是土默川在當前局勢下能做的全部。

乞慶哈本心是想趁此機會幫汗庭乾點啥的,但局勢不允許,大明在北邊準備得當,各個隘口皆設重兵,這個節骨眼上三娘子開了板升城的關防,大炮都架在城頭上。

這事它就不對。

哪兒哪兒都不對。

別說越境抄掠,尋常牧民連人出關押糧的隊伍都打不過,遠遠地放出幾支火箭就被打散了,哪兒還敢越境。

若集結部衆發大軍倒能斷了糧隊或越境搶奪,可歸化城在那杵着,他的部落就離那不遠,集結起來的部衆還沒打進宣府,自己的部落鐵定就被明將搗巢。

乞慶哈心裡是既難受又憋屈,繼承王位需要的東西都在大明皇帝那,可他真不想去北京城接受冊封……大明皇帝可還養着他那個四六不懂的小弟弟布塔施禮呢,皇帝那麼待見他,還不就是想讓他將來繼承王位,讓土默特直接倒向大明。

土默特要是倒向大明,汗庭會怎麼看?乞慶哈可不覺得當圖們汗興兵攻打大明金國時,大明會出兵幫他。

南朝的人,恨不得讓他們自己窩裡鬥全死光呢。

這纔有了他率甲騎一路向東,直奔汗庭。

可還沒走到汗庭,路上就已經傳來前線大戰的消息。

汗庭集結三萬大軍在達裡湖被明軍橫掃,圖們汗與右翼鄂爾多斯萬戶的切盡黃臺吉被炸死在氈帳中、永謝布萬戶阿蘇特部的啞速火落赤把都兒率軍突圍時衝入明軍車陣被鳥銃射殺。

還有他的長子,土默特萬戶的扯力克率軍突圍後因牛馬四散、糧草不濟與喀爾喀萬戶的速把亥發生衝突,混戰中與部衆走失不知去向。

這會兒對乞慶哈來說,兒子不知道丟到哪裡去根本就不算什麼大事,甚至就連大汗被炸死都不算什麼大事。

汗死了還有汗的兒子來繼承。

可圖們汗法典所指定的五部執政理事死的死丟的丟,只剩速把亥一個纔是了不得的大事。

結果他還沒帶兵趕到汗庭,就撞上護着圖們汗長子卜言伯統帥汗庭留守兵馬與速把亥的潰敗牧民合流,護着汗庭部衆婦孺大規模向西遷徙。

儘管打了敗仗,速把亥仍舊有汗庭執政的威儀,看上去見到乞慶哈有難得的興奮:“辛愛黃臺吉,你是聽說大汗受難,要來保護新汗?”

乞慶哈卻沒有速把亥那麼高興。

遷徙的人馬帶着牛羊一眼望不到邊,但他們要去向何方卻並不難以猜測,這邊再向西就是天下最好的草原,土默特萬戶部。

而土默川又有草原上唯一一座城池,歸化城。

果不其然,還沒等乞慶哈答話,卜言伯帶着久別重逢、雪中送炭的喜悅開口:“辛愛黃臺吉,你來的正好,父汗爲明軍所殺,諸部集結大軍爲明軍所敗,汗庭已不在安全,我與速把亥商議,移王庭駐帳於土默特萬戶部,進駐板升城,你覺得怎樣?”

覺得怎樣?

那肯定不覺得怎麼樣啊。

說起來人這東西就是奇怪,先前乞慶哈還一千個、一萬個不想進北京城接受大明皇帝冊封順義王,可這會兒圖們汗死了,他的兒子與五部執政速把亥想駐帳歸化城?

他突然後悔,爲何要辛辛苦苦帶兵流竄這麼遠。

老老實實去北京接受皇帝冊封,安心當個大明金國順義王它不好嗎?

如今不言伯跟着速把亥想要駐汗帳于歸化城,先不說大夥兒過去,駐軍城內把大炮擺上城頭的明軍讓不讓他們進……別誤會,乞慶哈覺得明軍不讓速把亥和不言伯進城是好事。

讓他們進了纔不好呢。

乞慶哈清楚地很,在大明天子眼中他這個動不動就劫掠漢地的辛愛黃臺吉可不是俺答汗的好兒子,布塔施禮被皇帝留在北京就說明天子有想冊封他繼位的意思。

如今不言伯想離開遷汗庭於板升城,萬一到時候皇帝乾脆封不言伯爲大明順義王怎麼辦?

對大明天子來說,不言伯這個正統蒙古可汗的後代,要比他重要多了吧?

想到這兒,乞慶哈的臉色不由自主地變得難看,他並不急於回答自己的來意,而是向速把亥急忙問道:“明軍在哪,我率領六千甲騎數千部衆馳援,一定能將他們擊退!”

他纔沒有想跟着這倆去跟明軍幹仗的想法。

速把亥並沒看出來他的異相,搖頭道:“別再和他們打了,明軍不知用了什麼方法,開戰前有些東西從天上飛過,丟了許多會炸開的東西與瓦罐,罐子裡裝的都是油,四下起火,否則炒花的那些叛徒怎麼會是我們的對手!”

炒花也跟了大明?

乞慶哈撓了撓臉,哭喪着臉半真半假道:“板升城,板升城也被明軍佔領了!”

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八十二章 代筆第一百七十七章 因果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七十一章 憤世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八十章 野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七十四章 膽子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第八十章 女婿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十三章 錯船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四百三十五章 考成第一章 播州第八十四章 看船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九十三章 回信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三章 直房第六十六章 兵書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九章 艦隊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五十章 屏障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賦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一百零七章 承惠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二百八十七章 害怕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四章 上貢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十七章 胭脂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高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十三章 軍器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一百四十四章 錢法第四十八章 夾擊第二十八章 金扇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一百二十六章 扣盆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丈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