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難題

bookmark

萬曆皇帝遇到了個難題,在寫給陳沐的信裡,朝臣把造成這個難題的原因歸結於陳沐,所以一致認爲問題需要他來解決。

這個問題就是在明軍佔領南洋的數年之後,甚至萬曆艦都已開到大東洋上,滿朝文武才終於後知後覺,認爲大明是可以成功擴張的。

發生在海洋上的戰爭不是奇蹟,收復烏梁海也並非契機,深層原因是生在南倭北虜末期、成長年代經歷大明重開海禁、血戰馬尼拉的那一代人,最年輕的已經過殿試考取進士,入了翰林院做編修、去了地方做知縣、進了科道當言官。

他們眼中的大明,與先輩眼中的大明完全不同。

老輩人說不要輕啓戰端,旗軍疲敝不擅野戰,他們卻說大明旗軍所向無敵,並舉出封存講武堂的歷次戰績;老輩人說不要多面作戰,朝廷國庫空虛禁不起消耗,他們卻說朝廷京運銀年八百萬兩、京運糧八百萬石,津通鐵路青龍日行三百二十里,只要繼續修下去,海運糧草半月就能從北洋口岸運至甘肅西寧衛。

截然相反的觀念在朝堂互相碰撞,已經持續很久。

從最初雙方都不理性,到後來雙方都極爲理性地分析,最後甚至拿出各個請戰將軍們上交至京師的戰略目的、作戰計劃開始分析,並且由大明食物鏈最頂端的那一羣人——內閣、六部、翰林院,將各戰略目標分出輕重緩急。

比方說因上交請戰書而被皇帝重新啓用的寧夏副總兵張臣,他的戰略目標非常近,就是先收復哈密衛,再進而收拾掉葉爾羌汗國的吐魯番總督馬黑麻。

雖然葉爾羌汗國在歷史長河中看來是草原上古往今來的第一大悲劇,但第三代大汗阿不都哈林滅掉東察合臺汗國,短時間內葉爾羌汗國正值鼎盛時期,若非其第一代可汗賽義德在進攻烏斯藏的路上就被諸位法王用高原反應反死,這會極度膨脹的汗國很有可能再跟大明亮亮刀子。

他們被張臣盯上的原因是騷操作多和家裡有礦。

硝礦。

其實葉爾羌汗國很恐怖,他們有硝有磺、產量巨大,城邦貴族還會製作火槍,打起仗都用步兵火銃與盾線抵禦東察合臺汗國的攻勢,西邊和莫臥兒聯繫、東邊和大明相鄰,潛力巨大。

潛力高架不住人不學好,作爲察合臺汗國、吐魯番汗國的後裔,他們完美繼承了蒙古帝國的遺產。

粗糙的蒙古式政治體系,有。

粗糙的蒙古式財政體系,有。

粗糙的蒙古式軍事體系,有。

自然也有可汗繼承人的選舉法律,庫裡臺大會。

政治體系決定了汗國是部落酋長們的鬆散聯盟,財政體系決定了不論大汗們都很貧窮,軍事體系決定了不打仗不搶奪勇士們就過不了好日子,庫裡臺大會……則決定了每一次繼承人選舉都會讓汗國陷入分裂戰爭。

這在一座城池都沒有的草原上是個大問題,但如今葉爾羌汗國佔領的土地從漢代開始就有城池、有城邦,遊牧部落與城邦共存,大汗們一看這樣下去不行呀,遊牧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無法裝備精兵,無法裝備精兵下一次庫裡臺大會自己就會被別人吞併掉。

而這裡又離傳統上的中亞地區很近,那麼聰明的大汗們會怎麼選擇呢?當然是找西邊的好鄰居們取取經,妥了……他們沒錢了就搶劫自己的城邦。

在張臣看來,葉爾羌汗國那些被稱作‘伯克’的城主們,都是大明的天然盟友。

他的戰略步驟就是收復哈密衛,跟葉爾羌汗國在戰場上大做一場並取得勝利,讓廣闊天地中苦葉爾羌汗國久矣的城主們看見大明的力量,他們都得高高興興謝領大明天子的土司任命書。

像這樣的戰爭,對百姓來說有統治基礎、地形熟悉道路良好,進有城池退有關口、還容易獲得內應,預計收益也很可觀,不打的話將來他們哪天開竅造上鐵炮轟回來麻煩又極大……上上之選。

像陝西總兵官魏時的戰略就屬於朝臣不太感興趣的,他想去打瓦剌,理由是提氣。

誰管你提不提氣呀,土木堡都多少年之前的事了,更別說現在土蠻之後新繼位的卜顏伯跑到瓦剌去,後邊的事且等着他們自己亂就行了,既沒道路城池也沒戰略收益的事,別看魏時做的計劃挺認真,基本上沒人認可這一計劃。

不過諸多計劃雖定下優劣緩急之分,朝廷卻沒急着看戰。

因爲不單單武臣,是滿朝文武的戰意統統被調動起來,甚至有正經督撫希望調往塞外做總督。

所有人能想要開疆闢土的功勳,那麼問題就來了——立了功,封什麼?

低下的士兵、縣官好說,可這幫人文的都是督撫一級、武的都是總兵一級,功勳官職皆已至極,以前人少,宗室祿米的問題太大,朝廷對爵位非常剋制,同樣也沒幾個人立下潑天大功。

如今剋制的壁壘已經消失,靖海伯、克虜伯都封了出去,現在這個情況就讓內閣與皇帝有點害怕。

收服哈密衛成功,張臣封不封爵?如果張臣因收復哈密衛封爵,那戚繼光收復兀良哈三衛,又該封什麼爵?那李成樑一路鑿穿努爾幹都司故地,重設七八個衛,又該封什麼?

以後再繼續擴張,那些武將怎麼封爵?

更何況天底下還有兩個大哥。

西洋的殷正茂,西洋設立多少個衛,他說了算。

東洋的陳沐,攥着尚方劍與萬曆金牌別說衛所了,創造多少個國王,他說了算。

這事皇帝只能跟陳沐商量,只要跟陳沐統一口徑,往後封別人就能以他爲例,再大的功勳也沒有比他還大的了。

這些年皇帝都不知道該怎麼封他,只剩下封侯了,至於說封王,萬曆覺得管着百八十個王的陳沐看不上王爵。

陳沐想想也覺得挺棘手,但他並不贊同擴大封爵……這年頭大明能臣猛將輩出,只要口子一開,不出三年大明就會遍地爵爺。

有爵位是個好事,能激發人的立功心,但爵位世襲就免不得削爵,弄不好功臣之後還會遭受屠戮。

最好的辦法是讓爵位不世襲,但是又不能讓後代沒有優待,否則爵位也就不是爵位了。

“那就,弄點兒勳章吧。”

經濟實惠,還能增強立功將士榮譽感。

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七十八章 大收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八十五章 畫圖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十一章 共舞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八十六章 蒸汽衙門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九十三章 多得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二百九十一章 使命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四百一十章 明鏡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九章 控制第六章 何方第三十章 通寶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二十章 軍堡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一章 香山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四十章 落空第二十九章 歃血第一百三十八章 墩堡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三十二章 偉大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四十九章 座次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十三章 神威第七十九章 神目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九十二章 小說第二百四十四章 掙扎第七十六章 回頭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二百三十八章 來路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五十一章 繞襲第七章 隊列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五十四章 看賞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八十章 商隊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十五章 軍宅第四百三十七章 伙食第三十八章 礦工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三百二十七章 接管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二百四十一章 開阜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六章 試射第三百二十三章 祥瑞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三十六章 朝貢第十九章 志向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三百六十四章 軍民第四百五十九章 勞苦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