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

bookmark

女王對戰爭做出不可避免的讓步,只不過這一讓步不是對大明,而是對北方的蘇格蘭鄰居。

羅伯特·達德利伯爵兵敗,一路收攏殘兵潰卒返還倫敦,宮廷立即啓用備用計劃。

即修好因愛丁堡條約惡化的蘇格蘭,合兩國之力共同對抗強敵。

修好關係的方法,則是釋放被囚禁的英格蘭王位爭議者瑪麗斯圖亞特,並依照伊麗莎白的意願,‘考慮’在百年之後將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蘇格蘭第九代國王詹姆斯選爲王位繼承人。

促使英、蘇兩格蘭合邦。

與這一份提議一同提交的,還有女王以狩獵的名義在伯爵的保護下離開危險的倫敦,去往北方。

倫敦是英格蘭的國都,收藏着王室建立以來數百年留存的珍寶,也有數不清的城鎮遺產。

提交這內外兩條計策的人,是女王的私人幕僚,來自大明的楊高。

鑑於他用中國古代脣亡齒寒的故事說服英格蘭宮廷貴族,便被女王任命爲外交官,去往北方說服蘇格蘭貴族。

這兩條計策,對眼下的英格蘭而言儘管難以接受,卻確實是最易於執行且富有成效的計劃。

英格蘭並非無兵可用,只是兵力在北方,匱乏的財政無法召集大軍南下抵禦明軍;至於英格蘭王位的爭議者瑪麗斯圖亞特則並沒有那麼令人擔憂。

只有英格蘭存在,英格蘭國王才能存在,倘若英格蘭都沒有了,那所謂的英格蘭王位又算得了什麼呢?

換言之只要英格蘭還存在,女王就算有再多的王位爭議者,至少也比如今的情形要好得多。

勸說女王出城的計劃更是不必多說,倫敦城有堅不可摧的城防與數量衆多的城鎮守軍、願意參加守城的徵召市民。

但這無法保證明軍不會攻破這座城池,如果女王還在這,一旦遭遇圍攻,明軍必不留餘力的圍城、攻城,縱然困獸猶鬥,但女王沒有子嗣,缺少王位繼承人,城破則國滅。

女王留在倫敦,國家危急、倫敦亦是危急。

危難之際恐生是非,正好比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亡的故事,若女王北去,則倫敦堅城重兵,明軍久攻不下,又要提防來自北方的軍隊,必不會久留。

人們反覆揣度楊高的獻計可能存在的問題,但最終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他們非常信任倫敦的城防,確實認爲楊高的分析是正確的。

一千二百年加固歷史、擁有七座主城門、數座水門、三座橋門、三層關卡、兩座橋門、一座堡門的倫敦不可能被軍隊從外部攻破。

一旦圍城開始,最大的心腹之患便是城內的懷有異心者,他們纔會真正影響到女王的安全。

當女王踏上‘北狩’之路,倫敦城由女王的表弟、第二代霍華德男爵、宮務大臣查爾斯·霍華德作爲最高軍事長官留守。

查爾斯·霍華德男爵爲女王做出盛大的恭送禮儀,儘量把這一切表現得真的像女王是去北方狩獵一般。

而在另一方面,他有一千二百名城內衛隊與三千名經歷戰爭的郊野貴族衛隊,同時還動用宮廷發售公債所得國庫財產招募到一萬三千名願意參與守衛國都的徵召兵。

他們趕製守城器械,囤積大量糧食,把城外百姓統統遷入城內,並用石頭堵死了城外所有水井。

勢要用盡一切手段,阻攔明軍攻勢,把應明拖到彈盡糧絕無奈退軍。

這不是查爾斯·霍華德男爵第一次歷經戰爭了,十六年前他就曾率軍北上鎮壓反叛的天主教貴族。

在從羅伯特·達德利伯爵那取得諸多關於明軍的情報後,他對守住倫敦有很大把握。

三月九日,倫敦城西郊出現了令英格蘭聞風喪膽的小旗子和紅帽子。

兩國之間文化不同、言語不通,歷次戰爭屢敗屢戰的英軍也沒有從俘虜那拿到情報的機會,大部分情報都來源於作戰實際觀看與逃難貴族口述,難免失真。

小旗子與紅帽子說的都是北洋旗軍,準確的說,指的是旗軍的盔槍。

前者是小旗官、後者是普通北洋騎兵,但在英軍眼中並沒有那麼仔細的劃分,他們更多時候把小旗子當作貴族,赤棉甲赤鐵盔懸黑瓔的旗軍當作明軍精銳偵察兵的代稱。

一旦紅帽子出現在人們視野裡,往往意味着很快這片土地就會迎來明軍主力。

除了這兩種人,還有被叫做藍帽子的宣講官,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藍甲藍盔的人是幹嘛的,只知道每逢戰鬥最先殺出的明軍騎兵裡一定會有藍帽子的身影,被當作貴族副手。

但是有從溫切斯特僥倖撤下的老兵口述,他們在戰鬥中曾試圖用火槍集火一名小旗子,結果把他身邊的藍帽子打落馬下。

導致原本幾十名結密集牆陣穩步推進的紅帽子們發起瘋狂衝鋒,繼而導致他們依照西軍方陣編練的整個連隊覆滅。

令人懷疑這些藍帽子可能在軍隊中擔任更爲重要的職責,這是個可以利用的特點,爲此查爾斯·霍華德專門向城裡的火槍手下令,沒有接受命令時不要集火攻擊藍帽子。

跟紅帽子、藍帽子這些蹩腳的稱呼一樣,他們到現在都不知道明軍在英格蘭的指揮官全名叫什麼,英格蘭宮廷文書中一致將應明稱作應大明。

他們認爲應是應明的名字,而明則是國名。

與之相似的,第三牧野營的首領小莫,被倫敦人叫做莫大明;受到英格蘭妓女廣泛好評的皮條客魏四被稱作魏明四世。

事實也確實跟查爾斯·霍華德所瞭解的情報相仿,很快倫敦城郊外就出現軍容整齊的軍陣,還指派藍帽子跑到城下跳舞、舞刀,邊舞邊罵。

查爾斯·霍華德是誰呀,他知道自己的職責,也知道明軍主將‘應大明’這是想要激怒他,引他出城野戰……羅伯特·達德利用西班牙式方法訓練的軍團都輸了,查爾斯出城野戰能贏?

他就在城上派人跟着對罵,雙方隔着城牆把‘你他媽下來呀’、‘你有種進來呀’翻來覆去罵了一個時辰,明軍消停了。

明軍一消停,查爾斯·霍華德也傻眼了。

應大明將軍並未紮下營寨,他帶兵沿着倫敦西郊轉了一圈,走了……往北走了。

那是伊麗莎白女王離開倫敦的方向。

第四十章 對峙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三十三章 環境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一百三十八章 吹灰第九章 衝鋒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十章 遺產第七十章 寒毛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九十章 雞肉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十五章 思維第十章 清野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七十章 混亂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十一章 岱善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九十六章 珠寶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一章 不閱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二百七十八章 長屋第七十八章 滾滾第六十章 碗口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刀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藝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八十章 商隊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雷第一百六十四章 傳承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知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五百章 飢餓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十七章 局面第八章 橋第七章 千均第三章 黑話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七章 盟軍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十二章 三月第一百七十五章 結義第四百八十一章 撬動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七章 輜重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一百零二章 人間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