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

bookmark

應明可陰着呢。

他的部隊人少。

歷經溫切斯特一場大戰,他麾下沒受傷的精銳北洋軍、艾蘭復國軍、艾蘭騎士三部不到八百,牧野三營老兵不到兩千。

這兩支合計兩千七百餘的人馬,就是跟隨他一路奔馳至倫敦城下的全部人手。

後邊遠遠跟着仨普利營合輕傷兩千餘人,跟他們隔着五十里便紮下營地。

應明這次要辦大事,真要是成功打進倫敦城,再把他們調來彈壓百姓。

經過應將軍深思熟慮,打仗還是不讓他們攙和了。

真不是應明眼界高,打仗嘛,未經嚴格訓練的軍隊見勢不妙撤退的、害怕的,這是人之常情。

可友軍佔據優勢擊潰敵衆,能跟着敵軍一起成建制潰退到敵軍休息營地裡頭的,應將軍從戎五載,還是頭回見到,也算是給他開了眼。

至於先前戰鬥中產生的傷兵,都留在百里外的溫切斯特,輕傷照顧重傷的,能救活的儘量救活,傷勢嚴重無法復原的,等危急時刻過去就送到普利坐船回東洋軍府領撫卹回家。

就帶着兩千七百多號人,應明敢兵臨倫敦城下,就因爲西班牙歸附家丁林登給他來了個銀貨兩訖。

應明這邊一給銀子,林登立馬進入非常靠譜的工作狀態,把他離開倫敦時所知道英軍的軍事動態、防禦部署、兵力構成統統透了出來。

精細到西敏寺果園有全倫敦最大、最好、最專業的妓院,深得魏明四世之心。

林登能打開倫敦西城南靠近西敏寺城牆下的一座水門,負責把守那座水門的衛隊長官曾在對抗法國時與他並肩作戰,因賭博而窮困潦倒、負債累累。

應明甚至不需要付出真金白銀,只需要宣告攻城成功免除他的債務,就能讓他打開水門。

除此之外,曾任職練兵官的林登還掌握另外一處水門,倫敦塔的水門。

倫敦塔是倫敦城內王室歷代加固的宮殿與防禦性要塞,除了王室居所,還有儲藏珍寶、監獄、天文臺、教堂、刑場、動物園、小碼頭與兵營,由十三座塔樓連城防衛的綜合堡壘。

一旦明軍攻入城內,幾乎可以預見,最後一場戰爭一定發生在那。

倫敦塔的水門也被稱作叛徒者之門,是用來押送上層貴族罪犯的通道,作爲城堡的弱點它戒備森嚴,林登也無法打開這座水門,只是知道能從哪進去而已。

儘管應明掌握了許多情報,想攻至倫敦城下依然很難,因爲倫敦是個奇怪的地方。

就不說橋對面東邊還有個小城,單說城外有六裡地空白地帶就很奇怪。

這是因爲伊麗莎白爲控制倫敦人口,不準任何人在城門六裡內修建任何住宅、商鋪,即便如此也不能阻止這座城人口繼續膨脹,城內城外擠了十五萬人,因法令被隔絕在城內、城外的空白地帶兩側。

要想率軍攻擊內城,就得先穿過空白地帶外的郊野居民區,再穿過空白地帶才能進攻倫敦城,而這在不驚動百姓、不被發現的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守軍哪怕多半是臨時徵召的烏合之衆,他們依然有一萬七千二百的龐大兵力,甚至哪怕單單有過訓練的衛隊都比應明的人多。

他要攻城,至少需要設法削弱、分割守軍。

要想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誘使守軍出城野戰。

在城外罵戰激將失敗後,應明立刻轉變計劃,率軍繞城半周,向北行軍,走沒多遠便着手設立伏擊圈。

作戰中調度敵軍是一門學問,誘敵,就要攻其必救。

英格蘭女王往北走了,應明也往北走,守軍便多半會追出來。

當然應明並不認爲守將一定會發兵出城。

如果他是守將,就很可能就不出城——英格蘭女王跟我大明普州參將有什麼關係,死就死唄,我當倫敦山大王。

但查爾斯·霍華德男爵並不這麼想,他一定要出城保護女王不受明軍的追擊,所以換他自己捱揍。

先是派出偵查的騎手被殿後的北洋騎兵隊一一殲滅,而後主力部隊便在追擊過程中被明軍設立的虎蹲炮、佛朗機炮陣地轟了個暈頭轉向。

尤其是從戰艦上卸下的重型鎮朔將軍,炮彈帶着橫掃千軍的威勢砸在地上幾次起落,將路徑上所有人砸成血肉骨頭。

還沒從被炮轟裡緩過勁來,他們口中的第三牧野營莫明便列隊衝鋒掩殺過來,倉促之下領軍貴族正要高喊撤退,明軍的騎兵已繞至兩翼夾擊而來。

有時收攏潰軍也不是什麼好現象,潰軍被整編爲新戰鬥力的同時,也會爲新的軍隊帶來舊的恐懼。

倫敦的軍隊尤其如此,他們收攏了自普利之戰以來歷次戰爭的倖存者,人們到處散播着明軍的恐怖,尤其是戰場上一錘定音的東洋騎兵。

人的名樹的影,現在他們看見紅帽子就害怕。

前陣與兩翼被殺散,前面的丟盔棄甲、後面的推推搡搡,六千多人擠在一起自相踐踏,運氣好的逃向郊野、運氣差的當場重傷乃至死亡,大部隊被明軍騎兵追擊一路砍殺收降,就連逃到城牆下守軍都不敢開城門。

只能拿着火槍與長弓無差別射擊,以防止潰軍衝關。

最後只有逃到城西的三百多人在傍晚偷偷叫開城門,逃回城去。

經此一役,查爾斯·霍華德徹底絕了援助北方的心思,只想着守好倫敦城。

絕望與恐慌的情緒在城內蔓延,戰役結束的第三天,查爾斯霍華德再度派出小股馬隊向北方探查,他們一路向北走了很遠,都沒能追蹤到明軍的跡象。

讓城內稍感放心,只是女王那邊,他們是真的顧不上了。

爲今之計,只能祈禱情況真能像楊高說的那樣,女王離開倫敦,則倫敦與女王都能保住。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應明並未率軍向北追擊女王。

他的軍隊只是在城北郊野兜了個大圈子回到城西,在三月十四日夜晚,自艾蘭、牧野軍中精選五十敢死之士,攜輕甲利刃弓弩跟着林登自城外綠地摸向西牆水門。

僅過去半個時辰,倫敦西城牆的尖塔上便揮起火把。

一時間城北、城東皆響起令人震怖的號角聲。

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三百五十四章 吐蕊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九十五章 巡撫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十章 走廣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六十四章 搬山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四百章 正義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三章 直房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十七章 思考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雷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一百四十章 國界第一百章 瓦罐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一百四十章 封鎖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七章 輜重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屠第十五章 毒物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四百一十章 明鏡第九章 江海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十三章 神威第四十二章 無用第四百二十六章 稅卡第一章 三司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十九章 摳門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章 度量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六章 倭婆第五十三章 操炮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十二章 挖坑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涉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四百一十五章 集權第十二章 銀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十三章 乾親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一百二十八章 二期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二百二十一章 比賽第一百二十七章 蹴鞠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十一章 書信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