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

bookmark

李贄的想法很好,大明的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陳沐尤其如此。

李贄見到陳沐的第一句話,就是希望陳沐能允許他在宗室大學講學,陳沐完全同意讓他在宗室大學任職儒學老師。

他有紮實的儒學基礎,且深得先進學派的真傳,李贄也是王門心學子弟,他曾與何心隱、王艮之子王襞相交莫逆。

觀其歷任職務,不論是地方、中央的講學,還是治理州府都有深厚的實踐基礎。

唯獨讓他擔心的,是李贄的異端破壞力……換句話說,一樣的學問、一樣的知識,不提意識形態就能做事,但提起與當朝大員不同的意識形態,就會惹麻煩。

所以陳沐想給李贄加一點新的東西。

在徐渭的酬畫堂的池塘邊,藉着兩個剛打一架的老人換衣裳的機會,陳沐坐在涼亭裡思慮着腹中草稿。

想了想,他讓趙士楨帶親兵回家給他拿點東西過來。

不一會徐渭先出來了,他換衣服省事,照樣是一副披頭散髮的模樣,披上件薄氅就自顧自走過來。

瞧見陳沐佔了他的位置也不說話,轉頭去竹林的石案重新鋪上畫紙,坐着一聲不吭磨起墨來。

李贄出來的就比較慢了,頭髮重新束了起來,身上的衣服也都換好,從儀態上看已十分接近一名致仕遊玩的員外老爺。

這個變化讓陳沐打心眼裡感到高興,他認爲這說明李贄對他的重視。

“先生請坐。”

李贄過來行了禮,坐在對面,看上去很像打算跟陳沐聊一聊他對儒學的理解,卻沒想到陳沐根本不跟他提儒學,而是問道:“先生爲何想要宗室大學招收本土的郡主、縣君們呢?”

說句詭異的話,陳沐覺得他提出這個問題的當時,就彷彿看見李贄眼中有精芒閃過,正襟危坐道:“老夫在麻城講學,曾聽人說,女子見識短小,難以學習大道至理,男子之見盡長、女子之見盡短,難道依東洋大帥的見識,也認爲如此?”

陳沐當然不會這樣覺得,或者說他怎麼想,在這場對話中並不重要,他只是想知道李贄是怎麼想的:“陳某願聞其詳。”

“《禮記》說這世上男子出世,射人用桑弓蓬矢射天地四方,以寄男兒志向遠大;而世間女子之短見者,其生困於內宅之間,所見亦在閨閣之內。”

“世間女子大抵如是,只聽得街談巷議、市井小兒之語,如此長久又何來遠見?而男子幼即得大人教誨,成人則奔走四方,雖如此,短見之人難道就少了嗎?”

“老夫以爲,人分男女,而見識不分男女;可以謂見識有長短,但不可說男子之見盡長,女人之見盡短。”

“既然如此,我等教化之輩,爲何只能教育男子卻不能教育女子呢?倘世間多有女子能得到男子一樣的閱歷,樂聞正論而知俗語不足聽,樂學出世而知浮世不足戀。”

“學識可教世間男子汗顏。”說到這,李贄笑道:“這是孔聖人周遊天下,想要遇見卻沒見到的人,大帥以爲,這又有何不好呢?”

陳沐緩緩頷首,示手道:“因此,老先生是想讓國中郡主縣君至宗室大學,以開上行下效之先河,陳某明白了。”

他接着問道:“那如果是尋常村夫村婦,先生願意教他們麼?”

“這有何不可,人生來應當受教,超凡脫俗,老夫以爲這世間之人有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貴,在侯王可言賤。”

太酷了。

能認識到人的見識與環境有關、與性別無關,這就太酷了。

更何況還認識到致一之理。

什麼叫致一之理?人一律平等,男女平等、貴賤平等。

這東西在二十一世紀人類都沒能達成共識。

酷到讓陳沐不自覺地想聊點別的,甚至都有想說出自己看法的意思了:“我希望先生能在宗室大學擔任教授研究,而且我還打算在宗室大學招收移民子弟,男女皆有,還望先生到時能一視同仁。”

“不過唯獨有一點,宗室大學不教時政之事,也不清談修身之道,學子的脾性、道德,是海外漢文學堂與國內小學的工作。”

“宗室大學的宗院與外院,只要求學子對國家忠誠,教授的是能讓他們安身立命的技能。”

陳沐的話讓李贄剛燃燒起的雄心壯志,轉眼熄滅一半。

安身立命的技能,這實際上是李贄自認最爲欠缺的技藝,若他有足夠安身立命的技能,難道還至於蹉跎半生餓死兒女,靠友人接濟過活?

“大明,需要有像先生這樣的人,研究人生的道理,普及人生而平等的致一之理。”

“先生的激進,陳某有所耳聞,當然在看法上,陳某以爲君子和而不同,貴在求同存異,即使閣下與我看法不一,陳某也以爲無妨。”

“在大勢上,諸如男女致一、人人致一的道理,目下執此觀念者甚少;但大勢上,隨生產力日益發達,這也是天下百姓所追求的必然方向。”

“在如此大勢之下,陳某以爲先生靜心研究,多見多看多思多想,比同凡夫俗子爲敵,抨擊時政掌權,對天下蒼生有利的多。”

李贄是個急性子,他已經急了,恨不得跳起來往陳沐頭上敲三下。

但他忍住了,因爲聽到了一個不太能理解的詞,壓着氣道:“何爲生產力!”

上鉤了!

“生產力,是天下萬物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創造一切的能力。”

說着,‘哐當’一聲,陳沐腰間的手銃被他拍在桌上,道:“這是萬曆九年式北洋將官制式燧發手銃,年輕軍官都叫它萬九銃,也有人與長銃一樣,叫它天下太平。”

“全銃有二十九個零部件,天下諸衛軍器局俱可匠造,用工七十五者爲佳。”

“但在北洋軍器局,萬九銃標準用工十五,一千工匠用十五日,可造一千五百支,精裝成本二兩三錢銀、簡裝成本五錢六分銀。”

“這是他們因生產法不同而造成的生產能力不同,而這些生產能力匯合一處,就是大明的生產力。”

“更高的生產力意味着同樣一件器物的成本更低,衣服與糧食更便宜,兵器鎧甲更多,百姓吃得更好、士兵更強健有力,國富民強,更能與別國競爭,並最終更好地解決朝野所遇到的問題與矛盾。”

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信念第二十章 趁虛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七十章 板升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十七章 聯軍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四十三章 襲港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次第二章 佳音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五章 白鹿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十章 問詢第八十七章 淘汰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十五章 愚蠢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二十五章 赤巾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十三章 翻倍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十四章 羔羊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六十九章 祭天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五十三章 蠻獠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八章 萬曆第二百八十四章 妥了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五章 朝議第四百八十三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四百章 正義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四十章 炮擊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二百九十六章 勞塔羅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十七章 標準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十八章 由我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六十章 彈劾第三百五十三章 醫師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二百一十八章 重整第七十章 躍陣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