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裝飾

bookmark

長灘港的海風很涼,不知是天氣原因還是旱季到來的原因,即使在海邊空氣裡還是透着乾燥。

下船的李贄頭腦裡似乎還帶着海上航行的搖搖晃晃,即使這次他的待遇比從本土過來時要好得多,東洋軍府爲他挑了艘西班牙快船,航線也順風順水,還是在海上呆了足足二十天。

他有點弄不明白西班牙王國與大明的關係。

在大明本土,人們對西班牙的瞭解並不多,像他這樣交遊甚廣閱歷良多的人,對西班牙的瞭解也停留在大明的武功簿上。

那是個被大明先後在兩次戰爭打敗的國家,哪怕瞭解再深一點,知道兩次戰爭的起因,也只會說兩次戰爭都開始的非常糊塗。

當年是朝廷誰都弄不清究竟怎麼回事,總之陳沐在率領艦隊南下的途中就打了西班牙的運寶艦隊,介入呂宋戰事,打贏一次戰爭將西夷驅逐出大明近海。

後來隨着時間推進,人們對那場戰爭越來越瞭解,朝野都知道,是一夥葡萄牙海盜進出伶仃洋、在屯門搶了幾頭牛,被陳帥‘誤認爲’是西班牙人做的這事,勒令其總督賠償白銀二十七萬兩。

還有坊間傳聞,當年陳帥好像是執意挑釁開戰,因爲他跟葡萄牙信使說的是限西班牙呂宋總督五月給出答覆,當時就是五月,而且南洋艦隊戰備工作已經完成,沒等到六月就出海了。

不過這只是鄉野百姓酒後茶餘的笑話罷了,那場戰爭的結果,就是南洋軍府近十餘年來每年爲朝廷上交白銀四百萬兩,安南、占城、暹羅米四百萬石。

還不算商賈販入民間的大量米、五金、珍珠、寶石,大明與南洋諸國的商路繁榮至前所未有的地步,像野草般旋生旋滅的叛軍也沒了蹤影。

沒有反叛的土壤了,野心之輩在叛軍中終究少數,更多的是實在活不下去的百姓,其實他們的問題也許只要月銀一兩就能很好地解決。

現在人們只要走到沿海城鎮的港口,站半天就會有船員上前問詢出不出海,出海就先給十兩安家,海上月銀二兩,船上還能帶百十斤自己的貨物。

縱是真正的野心之徒,想造反都拉不到人來入夥。

明西第二次戰爭就更糊塗了,國內的人都覺得西班牙的費先生是個大傻子,我們家陳沐就是個明顯的大惡霸,眼看他帶着大艦隊出海,不招惹你已經不賴,你的人還招惹他?

對西班牙這捱打沒夠兒的毛病,簡直震驚。

等到了東洋亞洲,從港口百姓以及趙士楨那接受到的信息,更是西班牙人在這片土地上無惡不作,偏偏在東海岸,這一切都變了。

商人說,西班牙是人傻錢多,甭管運什麼到那邊都能賺取十倍之利;百姓的口碑也要好得多,大西港都是爲大明人服務的西夷人。

在哈瓦那,雖然不乏有全身籠在大麻袍裡的人對他橫眉冷對,大多數西班牙人看見大明人還是滿眼放光,那些個年輕女孩還要把他這老爺子拉到酒館裡頭去。

甚至連坐的船,那大明人船長還滿心驕傲地拍着船舷對他說,這種船是西班牙費先生專門給大明準備的,從大明港到大西港,就算橫跨大洋也只要二十幾天。

讓李贄覺得西班牙人還不算壞。

他哪裡知道,這船是菲利普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專門做出來的長途通信船,航運極快、乘員較少、沒載貨能力也儘量減重,爲的就是能更好地掌握新大陸實時情況。

結果船造好,新大陸也沒了,只剩下個秘魯半死不活地吊着,也讓菲利普喪失了興趣。

除了明西貿易的最初一年,後來他就沒有再收到新的銀幣了,所有錢都用來向東洋軍府訂貨。

大明的軍事能力、經濟能力都增強了在這片土地上的國家信用,從西國海商開始,人們大面積地接受萬曆通寶作爲一般等價物,反正西國海商的錢也只是用來跟大明人買東西,只要大明商人收這些錢,那就夠了。

別說是紙質的萬曆通寶,就連隆慶、嘉靖、正德、永樂四代銅製通寶,在西班牙都是標準貨幣。

隆慶、嘉靖的通寶,最早都是大明移民帶到亞洲,再被亞洲土民水手帶到西班牙,正德、永樂通寶則是大明在南亞的駐軍和從日本過來的商人帶來。

流落西班牙的銅幣還是少數,商人們只是因大明港的李旦對各項錢幣匯率明碼標價而信賴。

大明港是願意讓人兌幣的,不像陳沐在東洋是不希望有人兌幣防止白銀外流,大明港兌換錢幣始終都以標準價格,只是收上一點手續費。

以此來增強西國人民對大明錢幣的放心。

其實最多的大明銅幣,在牧野。

自長屋聯盟首領海法沙之始,牧野的土民勇士們始終流傳着把明錢穿起來做銅甲的習慣,而且隨着其與大明交融日深,這習慣慢慢變得講究起來。

在長灘港,李贄眼前不乏有頭戴鐵盔、身穿錢甲走來走去的保甲女兵。

這一切對李贄來說都新奇得很,他很久沒見過女人當兵了。

等到他聽說在牧野的鐵礦山,長屋聯盟數不清的女人們曾爲了有體面工作維持其母系社會,向官府抗爭而得到開鑿礦山的許可,更是把老頭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下來。

這些女兵都用着來自大明的胭脂水粉、戴着明人風格的耳飾項鍊,精緻的很;但她們強健而富有活力的身形卻又不像國內少女那般弱不禁風。

頭上戴着類似鉢胄的鐵盔,只不過在頭盔後面戴着她們傳統的羽冠裝飾,身上也穿着簡單的無袖素面胸甲,但在頭盔的頓項、胸甲的下襬、以及甲裙,很多人都沒用布料,而是由銅錢穿起做成。

她們在牧野縣長灘港的商市上買東西,往往看上什麼便提起鎧甲下襬,抽出隨身短刀割斷甲繩付與店家,甚爲新奇。

還有些人,則在裝飾之餘也需要一點防護意義,則用的是鐵錢與扁鐵環鉚合的甲裙,那個顯然是不能花的,李贄還專門上前問過,那些姑娘也不羞澀,大大方方讓他看鐵錢。

鐵錢上鑄的什麼字樣的都有,有的甚至是鍛造的鋼錢幣,用銅焊手法做出文字。

多是像天下太平、多子多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皇帝萬歲這樣的祈福字樣。

女孩們笑着說:“是縣太爺英明,准許咱們用錢做甲,還準每個人都用過去首領的羽冠來裝飾自己。”

第一百五十八章 暴躁易怒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十六章 眼鏡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一章 香山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四十九章 戰利第二百零五章 消失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十七章 瞭船第三百九十章 墨灣第五十九章 北朝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四章 褻瀆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九章 控制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九十章 教官第十四章 重炮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七十章 塞上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九十一章 取捨第十五章 大海第九十三章 遺產第九章 江海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十五章 大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四百二十章 小道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二十二章 租借第八十二章 蘭花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八十三章 黑船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六章 大米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三十章 最強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八十五章 辦事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十五章 學校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九十章 草蓆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氣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十二章 銀子第五十五章 百虎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二百三十一章 酋首第四百四十一章 艦隊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四十章 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