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

bookmark

曼徹斯特的戰役結束了。

兩軍對峙月餘,從進兵北渡默西河到破城卻僅費了不到兩個時辰。

隨後僅僅用了三天時間,便將這座大鎮的反抗力量一一拔除。

那些散兵遊勇、潰軍暴民很難對有組織的職業老兵造成威脅。

興亡皆苦。

元明宗天曆二年,離大元王朝滅亡只剩三十九個年頭。

那年關中大旱,史書上說饑民相食,朝廷七次任命,六旬書生張養浩散財登車出山賑災,途經潼關寫下這樣的詩句,四月之後,卒於任上。

如今的英格蘭同那年關中,面臨相似的人間地獄,不是旱災是兵禍。

他們的新生活剛走上正軌不到四個月,被突如其來的戰爭打破平靜。

戰爭來得快去的更快。

前一刻城內所有男子全部動員起來,剛學會爬樹的小孩佔在街上站成一排,手裡被那個少了隻眼睛的僱傭兵塞去兩隻馬掌。

給長弓上弦的大人呼吸粗重,人們在街巷、房頂、窗邊與院子的柵欄旁竊竊私語,彷彿說話稍微大聲就會被城外無惡不作的明軍聽到。

可明軍其實還在默西河對岸呢,穿着耀眼比武板甲策馬穿街的貴族老爺說了,戰無不勝的英格蘭王室海軍已經出城,要與明軍進行會戰。

數不清年輕氣盛的小夥子排着軍陣,扛着長矛、長弓與蘇格蘭大劍,唱着民歌踏出街道走向城外,這個時候誰家的老婆被人偷偷摸上一把都不生氣,人們攥着拳頭惡狠狠地鼓勁:“殺光他們!”

當軍隊走光了,聚在街上的人們也緩緩散去,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冒起了煙,儘可能向大陶鍋大鐵鍋裡丟下些可入腹的東西。

食物必須講究一點,在這個缺少食物的季節,不是每種爛菜葉子都能跟鍋裡燉了三五天的樹根一起煮。

會戰會打很久的,其實對於英格蘭王室海軍能不能贏,每個人心裡都沒底,所有人都默契地不將心底的預料吐露出來。

‘能贏早贏了,王室海軍幹嘛跟人打陸戰。’

但菜還是要煮,他們希望王室海軍能贏。

可會戰結束的比人們想象中快得多,剛生好的火甚至還沒能把湯燒熱,慌張的馬蹄便已踏響街道,也像雷鳴轟擊在每個人心頭。

是潰軍。

沒人知道第一個跑回來的潰軍是誰,只知道那些半個時辰前還騎着高頭大馬穿越街巷的貴族老爺以一種憋了半個時辰找廁所的驚慌穿城而去。

在他們身後,跑過街道的凌亂兵陣就像有人在豬圈裡開了一槍,明明建制完整、兵力充足,偏偏跑起來不是那個樣子。

潰逃的士兵逃進家裡,鎧甲和兵器在逃跑路上就被丟得一乾二淨,驚慌失措地讓家人收拾好值錢的物件,有些人甚至空着手拉上人就跑。

沒人能說出他們爲什麼敗了,能逃回城內的士兵都根本沒和敵人接戰,但他們很清楚這場仗沒得打了。

他們的兵陣被人家沖垮了。

準確的說,是兵陣被自己人沖垮了。

他們的一個伯爵,憑軍功深受德雷克信任,去年把劉汝國從北方打進山裡的大戰就出自他的手筆。

軍中宿將,本事很高,麾下的部隊在遭遇戰中輸過,大型會戰一次也沒敗過。

唯獨這一次,列好了會戰的陣線,卻見敵軍撤回河對岸動了心。

那是個陷阱,他們所有人現在都知道那是個陷阱,但在半個時辰前,沒人這麼覺得。

因爲明軍把兩門炮丟在營地裡了,兩門大型迴旋炮。

作爲和劉汝國交兵多次的老對手,伯爵知道劉汝國在會戰中次次不利且戰且退的最大原因就是缺少火力支援。

他知道兩門火炮對劉汝國有多重要。

也正因爲這個,他才判斷明軍後方一定是出了大問題,當機立斷派出三支裝備最差的千人隊,用最快的速度把明軍來不及收拾的營地搬空。

然後明軍就渡河了。

三個收拾輜重的千人隊恰處於組織最鬆散的時刻,有人返身迎敵、有人連忙運送馬車,還有人連馬車都不管丟下東西就往回跑。

陣線擺好的火炮也派不上用場,軍官下令火炮轟擊,但那些炮兵不願把炮彈砸在自己友軍的身上,直至戰線被友軍全面衝散。

各自爲戰的士兵,不論迎敵還是逃竄,對有組織小隊撲殺的敵軍來說都是杯水車薪。

城內的百姓還沒從大軍潰逃的局面裡回過神來,真正的厄運便已降臨在他們頭上。

騎馬的貴族率先逃跑,剩下無組織的潰軍與城內不敢參戰的流氓匯合,沒人知道是誰先起的頭,只知道很快城鎮四處濃煙滾滾,到處都在搶劫殺人。

戰爭的弔詭就發生在這,他們一直未能謀面的明軍,第一次竟是以救世主的面貌出現在他們眼前。

封鎖街道佔據要害與城鎮所有超過二層的屋頂,進軍途中果斷、毫不留情地處死施暴者;

一個個由全副武裝士兵組成的小隊挨家挨戶進行搜查,把所有男丁像推搡小雞一般揪出來;

沒有人能逃跑,那些來不及離開的潰軍與流氓,明明一個街道藏了數十人,卻躲避在不同的屋子裡,最終只需要一個小隊不過十幾個人就能搜查完整條街道。

在最開始,還有潰兵從屋子裡提着劍衝出來,那些黑甲士兵剛把刀抽出一半,對街屋頂上站着的火槍手就已在槍口噴出的硝煙裡奪取他所有戰鬥能力。

人們被人送到屋頂上的瘸腿愛爾蘭人拄着火槍,高聲呼喊着戰爭已經結束,放下兵器去救火,官府登記分給田地。

後來就沒人反抗了,越來越多的人從屋子裡出來,直到有個小孩撞開木門衝出來,鉚足了力氣把馬掌朝街道盡頭有步兵列隊護送的騎馬身影丟過去。

蹄鐵砸落街道,打着火花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讓整支將軍衛隊停駐。

馬背上的趙燦環顧左右,那些半掩着的屋門後,露出一張張婦人擔憂驚懼的臉,卻沒人敢與他對視,除了那個小孩的母親,沒人敢走出屋門。

他看得出來,驚魂未定的百姓早已厭倦這種生活。

衛兵端起鳥銃,上杉衛的足輕更爲緊張,握着穗槍環環逼近,被趙燦喝止。

順天安民義軍的將軍、劉汝國的武師好友趙燦翻身下馬,帶着友善的笑走近前去,他說:“沒事。”

“沒事,娃兒看我騎馬,把我當成貴族了。”

“孩子,以後不打仗了,去學堂。”

第三百八十六章 撞牆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五十五章 續絕學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老薑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一百一十六章 順風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三百八十章 殺陣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一百三十八章 艾蘭第十章 遺產第三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三十章 襲擊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二百零一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三十一章 都掌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八章 養子第五章 競賽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一百章 封賞第四章 關銃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拯救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一百四十一章 莊園第二百八十三章 獵場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九十章 醫服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十七章 瞭船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三十五章 混血第四十九章 戰利第八十九章 春寒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一百二十章 牧野營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十八章 祖法第六章 貿易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信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二百二十二章 獻計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三章 番教第六十五章 庫存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七十一章 吃虧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