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

bookmark

劉汝國在愛爾蘭、英格蘭的所作所爲,不是革命。

是華夏特色的起兵造反與託古改制。

只因爲發生在海外,無宗族血緣之牽掛,因而更爲徹底。

他們不像後來的革命者,用更因地制宜的先進生產關係打破舊社會的制度,以進行工業化生產。

但有相同的本質,即階級鬥爭的緣由不在個體是好是壞。

在英格蘭這片土地上,這個時代什麼樣的生產關係是先進的?

是舊貴族大地主和新貴族大商人土地兼併、放高利貸、買賣人口、圈地養羊。

只有如此,一個僅有十三萬平方公里土地卻有超過五百萬人口的國家,才能在最短的時間裡積蓄力量、增加出口,與歐陸霸主爭奪廣袤的新大陸。

劉汝國看不見這些,他只能看見,因爲舊貴族與新貴族的土地兼併、開手工業工廠、放高利貸,讓英格蘭出現大量失去土地無以謀生的農民。

那些農民一開始爲微薄的軍餉加入英格蘭王室海軍,後來又在一次次兵敗、受俘中死去、逃走,還有一部分加入他的順天安民義軍。

劉汝國的追求也並不先進,他的口號就不是富貴、不是社會進步,而是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

而這恰恰是這個時代最爲樸素也是最大的正義。

不是說封建地主不好、封建貴族或新的資產貴族不好,人嘛,哪兒都有好人、哪兒都有壞人。

但生產資料的總數是有限的,國與國之間競爭享有生產資料的總數有限的,分配至個人也必然是有限的。

富有的人擁有的多,自然樂善好施;窮人根本沒辦法樂善好施。

而作爲封建地主,也做不到一直樂善好施,在這個天災頻繁的年代,不土地兼併、不放貸收地,根本無法維持地主的身份。

因爲你不放貸別人放貸、你不兼併別人兼併,等你遇到扛不住的災年,就只能把地賣給別人,地主就掉回自耕農、自耕農掉回佃農。

等到民怨沸騰,就只能重新分配。

也許這片土地上,原本就民怨就已經沸騰了,但因圈地養羊失去土地的農民沒有能力發出自己聲音。

也許英格蘭原本的土地兼併還沒到民怨沸騰的程度。

但時至如今,都不重要了。

因爲戰爭,戰爭讓更多人失去賴以生存的空間,不論他們是否願意,在已被佔領的土地上、在雙方反覆爭奪的土地上,他們必須選邊站。

沒有中間地帶。

順天安民義軍繼續踏步向前,佔領曼徹斯特不過半月,便先發將軍趙燦收取利物浦,後命上杉景勝移師北方,奔殺約克郡谷地。

利物浦不是個大地方,只是個有百餘戶的小鎮,就算集結周圍村鎮,也不過上千戶人。

但它在趙燦眼中位置很好。

“這很好,可以建海港、造船塢,直通艾蘭,把山區的石灰、大理石,銅、錫、鉛、銀賣過去。”

在趙燦身邊站着的,是從前線退下來的孟信,似懂非懂的點着頭。

“艾蘭的朱曉恩和白老虎都有錢,那邊還有成熟的船廠,咱們的東西賣過去,回頭就能買船有自己的船隊,有了船,跟東洋軍府的常勝做買賣去。”

趙燦什麼都不細說,因爲再細說的事他也不懂。

換來孟信大眼瞪小眼:“那將軍,我在這該幹嘛?”

孟信身有十七個首級的功勳、能聽說漢語,又正趕上知府湯顯祖、總兵官應明對英格蘭多提拔愛爾蘭軍士的建議,直接由火槍手升任百戶。

被調到利物浦,現在這地方的名字叫鰻魚港百戶所,隸屬於山北千戶所。

因爲利物浦原本的名字就叫鰻魚池塘,這守着默西河,默西河裡有許多鰻魚。

這附近居住的百姓,都歸鰻魚港百戶管理,屬於軍政一把抓的官職。

“咱們山北千戶所將來要升衛,十個百戶所會有五個升爲千戶部,鰻魚港下轄土地大、百姓多,是最容易升千戶部的。”

趙燦說的還是車軲轆話,他沒當過百戶、也沒當過千戶,打從愛爾蘭跟着劉汝國起兵就是將軍,仗是不太會打,治理地方更沒經驗。

很難從百戶該做什麼事上給孟信提出像樣的建議。

他想了想,經過深思熟慮,說出一句至理名言:“反正,地不能荒,荒了就種點什麼。”

實際上這不是將軍給百戶的建議,而更像是一個資深農民武師給兒子的建議。

他們這幫人,或者說類似大中華觀念下的半獨立軍閥政權順天安民義軍,劉汝國也好、趙燦也好,他們都擁有相同的人生。

命賤骨頭硬,半生面朝黃土,不論墾闢荒野還是揭竿而起,忘不掉自己的手藝。

他們眼裡最大的罪過就是眼看着地荒了,也都相信手上有糧心裡不慌,這種樸素觀念在義軍中極爲流行。

即使戰爭,對他們來說戰爭的一切計量單位也都是糧食。

在這個英格蘭的亂世裡,人沒了可以再招,到哪都不缺爲混口飯吃投身應募的人,可糧沒了,仗就輸定了。

“吃的,是最重要的東西,在艾蘭有土豆,港口建好,船隊過來,就託人去買,回來種上。”

趙燦眺望着默西河匯入大海的方向,對出身艾蘭的小徒弟言傳身教:“對我們來說,世上只有三種東西,食材、藥材,還有建材。”

孟信試圖從腦子裡想出一個不屬於三類的東西,最後非但沒想到,還想到了相反的石灰。

既是食材、又是藥材、還是建材,真正的三位一體。

“活着的也只有兩種,能直接吃的;需要想些辦法收拾收拾才能吃的。”

剛經歷一番思考的孟信對這話簡直不能再認同了,正是因爲食材與藥材的涵蓋面太廣,才讓他根本想不出有什麼東西不屬於這三類。

繼而對將軍的話完全認同。

畢竟他見過順天安民義軍裡那位從東洋旗軍裡出來的軍醫,世上就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入藥的。

如果有,磨一磨。

看着孟信渴望的小眼神,趙燦實在是覺得自己教不出什麼東西,乾脆道:“回頭湯知府會給鰻魚港百戶所派個塾師來建漢文學堂,你多去學,有事問先生就行了。”

“心裡別有負擔,車到山前必有路,左眼跳財,右眼跳是什麼?”

孟信皺起眉頭,不敢確定地說道:“有災?”

趙燦笑了:“去他孃的,你說了算,右眼跳我命由我不由天。”

-

注:我命由我不由天——《悟真篇》北宋·紫陽真人張伯端。

第五章 朝議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三百五十九章 草原第十一章 書信第一百一十三章 冊封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二十九章 餓死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四十二章 籌劃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三百一十五章 殺戮第五十五章 龍擡頭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二十章 軍堡第五十二章 爭論第三百五十三章 差不多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一百二十四章 賠償第十六章 佳餚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六章 毒打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四百五十五章 老實第六十八章 單騎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七十二章 開源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避難第六十九章 漁利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誠之士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一百一十章 苦兀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九章 潮水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九十九章 百廢第九章 艦隊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一百四十七章 便宜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四十六章 手本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九十章 驢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九十三章 多得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八章 陳璘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五十三章 操炮第八十八章 頭疼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三百三十一章 報酬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二百五十五章 兵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痘第十章 學習第九十四章 犛牛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十三章 錯船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