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逼供

bookmark

許進美這股海盜成分很雜,和沿海各處倭寇構成一樣,摻雜着明、倭、朝、馬各色人等,甚至還有幾個佛朗機人。

濠鏡澳被一戰打得亂七八糟,南部炮臺四門千斤火炮被拆下來,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擡下來的;議事廣場炮臺花崗岩外牆被轟得坑坑窪窪,市政廳厚實的木門被火炮轟碎,這都有陳沐船隊的功勞。

至於周遭店鋪、廣場土地石地被炮彈擊裂就是炮廠老多祿的事了。

抓住一百多個倭寇,有些漏網之魚從野海灘逃到海里,也有三五成羣的小股海盜鑽進山裡,鄧子龍正帶人追擊。

“把明人挑出來。”陳沐沒張好臉,不耐煩地揮手道:“剩下的斬首,跟這些屍首一起在海里找片又近又多的礁石丟上去,對,屍首裡也有明人,斬首去西山挖個大坑埋了,首級送到廣城外。”

“傳令下去,哄搶戰利的、騷擾店鋪的趁早走到西山把自己埋了,指報有賞隱瞞同罪。”

付元等幾個百戶領命下去收拾戰利,走出兩步付元又轉頭回來,小聲問道:“千戶,那倭寇搶掠的財物?”

“你說倭寇的戰利?”

陳沐嘴角上翹了一點,轉而恢復,道:“別讓人家說咱軍紀不好,把那些東西都分明白了,分給他們一半彌補損失。”

火炮的支援下旗軍的傷亡依然不大,但李旦、華宇的人手傷亡很大,就連華宇自己也在戰鬥中被倭寇鳥銃擊中手臂。

陳沐本來是想讓華宇就近在濠鏡澳的教會醫院醫治傷處,不過華宇還沒被送到東邊的醫院就被陳沐派人快馬召回,派船把他送到香山由軍醫程老頭醫治。

因爲在對俘虜斬首處刑時,一個爲葡萄牙人工作的意大利人端着杯子向負責處刑的邵廷達用不太熟練的漢語提出請求——他想盛一杯鮮血,並在處刑後得到罪犯的頭骨,以獻給他的主人。

除他之外,還有幾個佛朗機人拿着方巾躍躍欲試,這些人都是貴族。

這件事並非貴族專有,那些爲貴族做事的窮人更加狂熱,只是一場血戰剛剛結束,也對陳沐這個他們眼中的‘屠夫’充滿畏懼纔沒敢造次。

人類屍體在西方世界一直是一劑良藥。

這不僅讓陳沐想起對中世紀醫生腿疼鋸腿、頭疼砍頭的恐怖印象,西方一名優秀的醫生所殺之人恐怕陳沐再跟倭寇幹兩年也比不上。

被送去香山所的華宇並不知道,因爲一顆打進手臂未傷骨骼的小小鉛丸讓他在鬼門關上走過一遭。

那些佛朗機貴族被邵廷達派旗軍驅趕開來,旗軍把議事廣場圍出警戒,這才讓內裡的處刑妥善進行,活着的明人海盜被捆綁看押着注視這一切,砍在番夷海盜脖頸間的長刀利斧似乎也讓他們產生切膚之痛。

有人沉默不語抖如糠篩,有人破口大罵故作豪爽,也有人仰頭大笑遮掩怯懦,但臨近死時,沒人能真正心如止水。

陳沐拍拍魏八郎的腦瓜,小八爺穿着倭寇鎧甲,但鎧甲已在陳沐的嚴令下去除一切不必要的東西,並穿在薄軍服內蓋着。他也沒允許八爺戴拿定看上去滑稽非常的鐵兜,專門讓關元固給小八打了一定鐵瓣盔,看上去還挺精神。

把倭甲給他是對的,這死小孩正在長個兒的時候,如今吃得又好,纔不過半年那套來自倭寇的鐵甲就又顯得有些小了,如今個頭已經快接近付元,估計明年魏八郎就該和付元一般高了。

“你去告訴那些俘虜,我要他們所知道海上倭寇的全部消息,我會釋放三個人,誰先說誰晚死,誰說得多誰活命。”陳沐說着指點魏八郎道:“願意說的,帶到一邊分開審問,問出來對對口供,兩份不一樣,兩個都處死;如果沒人願意說,拿着這個。”

陳沐從拉出警戒的旗軍手上要來一根火繩,拔出隨身短佩刀切了幾道均等的線後遞給八郎,道:“燒一截,送一個去斬首。”

“曾一本在哪、他打算怎麼打廣州、廣海衛是怎麼回事、倭寇還有什麼其他計劃。”

陳沐別過頭去,“去吧,去問出這些。”

見過再多生死,也不能避免物傷其類影響到心境,即使他知道這些人死了是爲民除害,也不能避免讓他從心底裡感到不舒服。

但他的旗軍都很高興,因爲他們要發財了。

這場戰鬥的戰利品極爲豐厚,陳沐在下令懲罰幾個擅自私藏、搶奪戰利的旗軍後,向全軍發下命令,把戰利中繳獲上百艘各式小船撥給他們的軍餘,除此之外當戰利變賣厚還會有兩成分給參戰旗軍。

剩下的有些作爲香山所的陣亡撫卹、有些作爲廣州府官僚打點,陳沐估算最後能留在香山千戶所的應當有四至五成。

這是一筆鉅款,何況他還得到了兩艘遭受轟擊後千瘡百孔的福船,以及大量軍械。

蜈蚣船跟着華宇一道回了香山,重新裝補火藥。哪怕僅僅是佛朗機這種用於殺傷人員的小炮,聚少成多轟擊起來戰果也是摧枯拉朽,只不過火藥消耗也頗爲巨量,短短一場交戰消耗了四百多斤火藥。

回頭又要找廣州府調撥火藥了。

與濠鏡的佛朗機貴族們商議了讓他們出資修補港口的事情,當然這中間少不了對戰利的扯皮,不過他們確實沒出什麼力氣,說起話來腰桿子就不硬。

唯一對戰局起到良好影響的老多祿又沒受到絲毫損失,在陳沐私下裡託他給香山造兩門五百斤銅炮後便笑得合不攏嘴。

當然,價格要優惠一些,尤其在陳沐出造炮銅料的情況下。

他手上的銅正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呢。

等魏八郎把逼問到的情報擺在市政廳休息的陳沐案頭時,死小孩臉上前所未有地嚴肅。

“千戶,攻打廣海衛的是六百多渡海的倭子,全是倭子,他們去年秋被接納,收了曾一本好處去攻打廣海衛城,並不打別處。”

魏八郎道:“曾一本,沒人知道他在哪,許進美是自己從海島出來的,但他們都知道曾一本正派人去各地招兵求援,這賊子還想打廣州。”

-

注:屍療理念起源中世紀,在文藝復興盛行,直到十八世紀還有這種惡習。

明天的章節可能會到下午才能發,大家晚上看吧。這兩天一直提着心勁兒,太累了,我得好好睡一覺。

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十四章 高低第四十八章 西征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十章 不吝第七十七章 貨車第三章 黑話第八十一章 自給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估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四章 杉木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八十七章 遠航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雷第九十五章 林鳳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五十章 炮操第九十二章 高樓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十一章 買賣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章 樣炮第十六章 佳餚第七十七章 幕府第三十章 通寶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二十四章 超值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六十八章搶掠第二百七十六章 殺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認知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十三章 翻倍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信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四十五章 戚軍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二百七十五章 急報第四百章 正義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二十二章 通達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十六章 萬歲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壽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生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三角貿易第四十三章 立場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一百四十八章 辟邪第五十五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二百一十一章 卜商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三十五章 消失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六十二章 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