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洋

bookmark

九月十六日,巡撫熊桴病逝,都司派人馬沿途護送。熊桴生命裡最後兩年在廣東沒有太大存在感,但閩廣之地沒有誰是不欽佩他的,這位進士出身的抗倭名將一生與海寇大小三十餘戰,屢立奇功,護靈回鄉是件大事,都司挑來選去,派人來香山商議,請香山旗軍沿途護送。

不爲別的,天下各地募兵比營兵強,營兵比衛軍硬,這是不變的道理,可唯獨到廣東到廣州府,陳指揮的旗軍可謂廣東最強,甲械都比營兵多,走在官道上也好看,這事整個廣東是沒人不知道的。

升副千戶領百戶實授的婁奇邁率他麾下百戶旗軍爲熊巡撫護靈還鄉,往武昌去了。

朝廷的賞賜不可謂不豐,不到一千四百員額的香山所,像指揮僉事、衛鎮撫、正副千戶一下封出近三十位,至於五品之下的經歷司經歷、都事,斷事司斷事、副斷事、正副百戶、總旗、吏目等則數上百,過去戰場勇猛作戰的老旗軍只要活下來,至少都是小旗了。

接着沒幾日,廣東傳出消息,香山縣升香山府,轄制順德、新會、新寧、新安及香山五縣之地,擇選治政有功、前番戰事中調度輜重有佳的香山縣令周行爲首任知府。

周行這個知府並非朝廷直接任命,而是由總督張翰奏報朝廷,着周行署理知府職務一年。

明代各府因自然條件的差異、交通通塞、事務繁閒、人口多寡、路程遠近、案件多少、民風順劣,定有“衝、繁、疲、難”四種,四個字都含有的爲最要缺,含三個字的爲要缺,含兩個字的爲中缺,含一個字或四字全無的爲簡缺。

簡缺和中缺一般給初次當任知府或當任知府時間不長的官員,尤其初次任職的官員就像周行這種,要缺和最要缺則給當任知府很有經驗的官員。

香山縣在四字中唯獨佔個海關要衝,還是偏軍務的方向,對政務影響不大,所以這個官職給他正合適。

而香山既升府,後面香山所升衛的事也就順理成章,設立南洋衛,除已破敗的廣海,轄新寧、新會、順德、香山四所,並領於新安縣西南設立屯門所,合五所爲衛,衛衙設於香山。

張翰對陳沐是仁至義盡,隨同設南洋衛消息一同來的,是要他爲麾下五所衛官選才奏上手本,再由擇選報缺。

這相當於把部分補衛官實授的大權交到陳沐手中,不單單是親待也是提攜,一個指揮使,麾下諸多衛官皆爲親信,辦起事來自然順風順水,一旦遇賊,也更容易再立功勳。

千戶以下的官職,是陳沐可以挑選奏本的,而千戶以上,比方說南洋衛的指揮同知,陳沐就只能提幾個人名,這事張翰說了也不全算。

廣州府左近,能讓陳沐提名提名指揮同知的沒幾個人,清城千戶白元潔、香山副千戶鄧子龍、孫敖,再了就是廣州府城裡看門的呼良朋、廣城右衛的副千戶張世爵,勉強再算個功勳不夠的新會千戶黃德祥,他們的才能都足矣擔當指揮同知。

至於五所千戶的名字,則好說的很,香山千戶鄧子龍、屯門千戶孫敖、新寧千戶石岐、新會千戶黃德祥、順德千戶邵廷達,基本上都沒問題,其他人主要充任副千戶,及下屬五十個百戶、一百總旗、五百小旗。

這一百五十個人,全部由香山所此次立功者中擇選,開枝散葉至五部千戶所。

邵廷達也沒什麼好發愁的了,他要人,轉眼陳沐就能派人把他麾下基層衛官全部充實,而且還全是香山系熟面孔。

書信往來傳回,快馬兼程,從肇慶至廣州香山不過兩日往返,便帶回張翰對陳指揮使書信的批覆,指揮同知之下,一百六十餘個官職盡數批覆,唯獨指揮同知被張翰按下,說朝廷會派別人來擔任同知。

一個副手,對陳沐來說無所謂,南洋衛的印信在他手中,別人就無法影響大局。何況他也不介意朝廷派來別人,到這個四品官職的位置,遇見庸人的機率已經很小了,能有幫手來是好事。

十月陳沐參加廣東武舉鄉試,齊射發十中五,不過中等,但其寫就一篇《近海衛所七事疏》的策論被考舉主官點爲第一,嗯,主官不是張翰。

是張翰選的。

陳指揮使以三品武官的身份,光榮地拿到這個時代的武官文憑,武舉人。

實際上今年的廣東鄉試,別說陳沐是考武舉,他就算去考文舉,一樣會考取文舉人的官身,無非不會取得第一罷了。

因爲今年廣東從省外延聘考官,從往年進士中挑選,泉州府推官李燾剛好被調來做內簾主事。

這事還是陳沐知道李燾來廣東,請他飲酒時才知道,不過那時候鄉試都結束了——燕歸陳以三品指揮使、昭勇將軍的身份與武生爭舉人,成爲廣城一時笑談。

即便會試考取武進士,朝廷也就給個五品千戶填補實缺,運氣好遇上戰事,也許會給個帶幾百至上千不等的副總兵,立下戰功平息戰事,興許會落個指揮的官職。

陳爺憑藉野路子出身,一路屢立戰功成爲廣東最年輕的昭勇將軍,卻回頭跟武生搏取武舉人,人們猜測他等明年會試時的遭遇可能會不太好。

讓他考取武進士,朝廷又能給什麼官職?

京中那些大爺可不會樂意見到這種情況。

陳沐的威名比他想象中要大得多,銀子的力量也是一樣,十月下旬,陳沐在燕歸舫上爲李燾擺出送別酒,酒至微醺,便見江岸有南洋衛旗軍飛馳而來,於江岸高聲報喝。

醉意微醺的陳沐招手讓畫舫停船,等旗軍上來問道:“出什麼事了?”

“將軍,周雲翔找到了,鄧千戶帶人把他扣住,人在濠鏡。”

這事準了,快,比他想象中要快得多!

陳沐搖搖晃晃地起身對李燾拱手,“李兄,在下衛衙有要事,賠罪先走一步。蘇三娘,李推官唯獨喜聽些曲兒,替陳某好生照顧着,明日陳某在香山澳等着,派兵船相送!”

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三章 欠款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七十章 板升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二百三十五章 攜手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十二章 軍裝第七十章 板升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二百九十三章 幕賓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二章 蠢賊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八十一章 普吉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不第五十三章 蠻獠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九章 艦隊第二十章 清洗第四十八章 不情第四十八章 夾擊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七十章 板升第一百八十三章 工具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七章 斷糧第三百六十八章 燈線第一百三十九章 歸附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三百三十九章 喜訊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八十四章 暑疫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十章 清野第六十章 望風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九十八章 狹路第四十二章 監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四百六十八章 駐帳第三百七十九章 機器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二百九十章 知府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一百零五章 傭兵第一百零四章 封神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二十章 趁虛第二百五十八章 現代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五十三章 變化第五十四章 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