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後路

bookmark

回南洋衛的路上,陳沐並不像在張翰府上時那麼輕鬆。

濃重的危機感環繞着他。

像他這樣的武官,就是言官的業績,閒着沒事彈劾一下,自己就要奏本請罪。

這事兒是很容易做沒錯,可憑什麼啊?

一次彈劾沒事兩次彈劾沒事,彈劾的多了,能沒事麼?

雖說至多不過免官,但這種事發生足夠噁心人。

必須要多幾手準備了。

“義父。”

大兒子來了,李旦立在屋外,隔着木牆報門,被陳沐招進室內。屋子裡陳沐正對小八提點着前往廣西的事宜,“圖給你了,照着這個走,押送十五門火炮去廣西找殷巡撫,把這封信親手交給巡撫。”

“十二門二斤炮,三門五斤炮,另有一個總旗炮卒,你帶家丁二十騎隨行,到了那邊,所有話該寫的我都寫在信上,一總旗炮卒留在殷巡撫帳下聽用,你回來就行。”

至於炮隊,火炮直接留廣西,旗軍在戰後殷正茂如果不需要就返回南洋衛,需要就留身邊充作家兵,這些事陳沐在信裡都寫清了。

和廣西巡撫搭關係,其他人陳沐不樂意,這事還是兒子去做靠譜。

而且兒子去比自己去好,哪怕火炮不收,事情也還有回寰餘地,要是他自己去,事就定死了。

小八都記下轉身告退,李旦這才上前問道:“義父找孩兒有什麼事?”

“坐。”陳沐把玩着望遠鏡不斷開合,頓了好一會纔對李旦問道:“你手上現在有幾條船,多少人手?”

李旦不知陳沐這話是什麼意思,拱手道:“有兩條福船、兩條快船、四條單桅番船與一些小船。孩兒與華宇一起人手有六七百,不過都是做事的,能打仗的人不多。”

似乎明白陳沐想要讓他做什麼,李旦將眉毛一橫,道:“如果義父需要不見光的亡命徒,孩兒手上也有幾個。”

陳沐擺手,“不是殺人,我想你組一支船隊,通呂宋、占城、雞籠、滿刺加一來是通商,二來也留些信得過的人手,有問題麼?”

“占城,沒問題,雞籠雖都是倭寇,也還行。”李旦思慮片刻後說道:“不過要去滿刺加與呂宋,就不容易了,滿刺加都是葡夷、呂宋讓番鬼海盜佔了,滿刺加需要同葡人交涉,孩兒這就可以去找佩雷拉等人;呂宋則需要找法裡卡特,有他們帶路,短期貿易並留下些人手,應當問題不大。”

“嗯,先去跑一趟,如果可以站住腳跟,我再撥你幾條船,讓咱們的人在那買房置地,建起莊園。”陳沐臉上看不出高興,隨意道:“另外,你出海要找幾樣東西,去占城購米,大福船一艘一千五百石,可以召集引商,讓他們從占城向濠鏡輸米,今年年景不好,廣西又在打仗。”

“除此之外再找幾樣咱這沒有的種子,黃的紅的,有沒見過的就買些回來,別忘了在濠鏡留下信得過的人手來幫你做事。”陳沐說着突然想起來,問道:“濠鏡有你能信得過的人麼?”

“有幾個。”

李旦皺眉想了一會,對陳沐道:“就黃程吧,他是漳州人,跟海商去過日本,去年海難被人救下,在濠鏡做事,我給了他條船,今年去過一次日本,賺了些錢。”

“聰明伶俐,有些能耐,雖然歲數不大。”李旦對陳沐笑笑,拱手道:“義父若對他親待,更有忠心。”

“很好,過幾日讓他來見我,別急着回去了。”

說完正事,陳沐對李旦道:“晚上在衛衙吃,明天去看看你娘,勸勸她,就和付千戶成了婚事吧,以後等付元再立功了也有個誥命,付元都副千戶了,再不清不楚地,也不妥啊。”

李旦笑笑,對蝶娘有沒有誥命也不看重,道:“行,明天我去問問孃的意思。”

陳沐想往海上走了。

只是沒有合適的機會,當然最好還是能在南洋衛執掌大權最好,怕就怕有一日大事有變,他要儘早想一條退路。

李旦回濠鏡的第三日,齊正晏也被陳沐放出去,讓他廣募人手,發下三艘福船三艘快船,贈與銀兩叫他採買商貨往日本去,意在通一通日本的路子,陳沐的目標很明確——石見銀山。

陳沐對日本的瞭解並不多,也剛好這個時間那邊剛好是戰國時期,這才聽過幾個名字知道幾件大事。上次從林鳳口中,他知道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已經聯軍,要打大仗,讓他動了藉此時機攥取一些什麼的心思。

可是能攥取什麼,陳沐卻又不知道。

在他昭勇將軍宅的暗室中,懸掛一面龐大地圖,那潦草的繪着明朝輿圖,大片空白省份並不精細,就連北京與長城所在都只是全憑印象,唯有兩廣、臺灣是精細的,與這幅圖對應的,是筆記中一個個人名,有些是記憶、有些是來自張翰等人的提點,意味着他能得到更高的地位與權力。

而在地圖西面、南面、東面,則分別是葡萄牙人所侵佔的滿刺加馬六甲海峽、西班牙人攻佔爲殖民地的呂宋以及戰國時代的日本。

馬六甲與呂宋意味着龐大的財富,日本則意味着巨大的機會。

這一切,描繪出他將來登場的舞臺。

擺在他面前兩條路,在明朝現有體制中爬得更高,掌握南面海事大權,得到皇帝准許,依靠自己的才能與龐大國土的支持來達成千百年間從未有過的海權稱霸。

這條路很難,需要龐大的人際與非凡的際遇,但與之難度相對的是龐大助力。

要麼就依靠自己的財富與才能,跳出這個臃腫而遲暮的國度,自己去開創一番事業,這條路限制會少很多,但相應也會缺少助力,而且很有可能腹背受敵,一不小心就陪自己擊斃的曾一本做伴兒。

暗室中陳沐長長地出了口氣,現在還沒到考慮那些事的時候,只需要做一條後路就夠了,當務之急是按張老爺子的話,趕緊給戚繼光回信,晚了得罪人就不好了。

就着燭光,陳沐緩緩寫着新式二斤炮的各項參數與行軍速度,如果戚繼光需要,可由兵部發出書信,來年他進京會試可親自押送。

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二十三章 獨大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一百三十四章 驅使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二百四十章 不懼第四十八章 攻山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十四章 記功第十八章 告狀第三百一十章 遷徙第二十五章 海寇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一百零二章 火雨第五十九章 科舉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三十五章 駐軍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三十七章 嚇唬第五十四章 輜重第十五章 愚蠢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十四章 重炮第二十六章 邊防第一百零八章 白陶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八十二章 接舷第三百三十八章 改名第四十五章 重銃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三章 黑話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藝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七十七章 齊驅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二百二十六章 覺悟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一百三十七章 瓦剌第六十四章 自縛第一章 明朝第九十二章 脫繮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一百四十三章 助教第九十章 商量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二十章 清洗第十四章 蜈蚣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六十三章 霸港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輪迴第五十七章 肖恩第六十八章 過分第六十三章 四王第四百二十四章 沙門釋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策反第六十章 碗口第十三章 後路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