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死守

bookmark

“房山!”

對陳沐這個起於微末的清遠小旗而言,戰爭從來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戰爭就是機會。

只要他能贏。

譚綸原本是打算把王忠國放回去讓他戴罪立功的,因爲衛軍對衛官的人身依附什麼都比不來,短時間內延慶衛旗軍沒有人能比王忠國指揮的更好。

但陳沐的話改變了譚綸這個想法。

陳將軍又升官了,明朝的官職一個比一個長,陳沐現在也享受到這種待遇,現在他是南洋衛掌印指揮使、昭勇將軍、昌鎮副總兵兼延慶衛代指揮使,節制三衛。

陳沐也沒有在兵部說謊,拿到兵部手令當下,他就在延慶三衛拉出一支三千步騎炮隊。

本部旗軍五百、強硬接收王忠國家財壘砌出五百騎兵、從礦工鹽徒及衛軍中擇選膽大敢死之士組出兩千人敢死隊,分由鄧子龍、呼良朋率領,節制三衛合軍一萬四,押送輜重開赴房山陣地。

對了,老王半輩子積蓄給陳將軍做了順水人情。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拿着兵部手令,帶着刑部髒罰庫吏員抄了前任指揮使的家,截留銀兩三千,以備今後鼓舞士氣。

大房山,上方山。

望遠鏡中,山下地勢直至拒馬河,除了兩側山峰就是一馬平川的田地果園,如今正值農時,即使大軍在此屯駐,鄉間百姓仍舊忙着搶收,陳沐也派出旗軍幫助百姓收糧——這是軍事的一部分,堅壁清野。

他從未統率過如此大軍,但統率起來正常行軍駐營倒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畢竟有兩部指揮使幫襯,八千餘旗軍皆由左右指揮使胡興運、江月林直接指揮,其餘四千軍兵則由鄧子龍、呼良朋率領。

真正只屬陳沐的,只有一千多最精銳的部隊,本部步炮旗軍、家兵及收攏五百騎。

對了,這五百騎不是騎兵,是騎馬步兵,陳沐在收攏他們時專門問過這件事,他們大多粗通騎射,但不會也不敢與胡虜在馬上作戰,如果真要用他們作戰,他們會選擇騎馬到胡虜面前再下馬列陣作戰。

這也是明軍北疆軍士慣用的作戰方式。

“陳某同諸位初次共事,沒想到就是這樣的戰事,我們身後百里是北京城,西南四十里是拒馬河,在這中間,我們得布兩道防線,是這,和這。”

陳沐在大方山下的帥帳外,指揮、參將、千戶、遊擊、把總,分坐兩列,中間三步見方的空地擺着木板上是家兵用土石膠汁擺出防區沙盤。

陳沐指了兩個地,一個是大方山下,房山山脈當中幾處山脈斷口,地勢平緩的一線,他說道:“這裡請胡指揮率本部旗軍構築五處營寨,三處扼守山谷、兩處居前互爲犄角扼守官道,待營寨搭出,留五百軍兵扼守,本部向前推十五里,再設軍寨。”

第二處也就是前沿陣線,爲拒馬河東北十里,他道:“這由江指揮率本部旗軍首先要做的,是築兩處大寨,分設左右,挖掘拒馬壕溝,並在壕溝上搭出接引潰軍的木橋。”

其實陳沐已經有點期待這場戰爭了,如果這場仗打不到他這裡,恐怕他會非常失望。

這是最後一道防線,在前面有真定、保定兩處重鎮,可以想象在接下來不出意外,不論戰事會不會進行到拒馬河以北,陳沐的防區都會迎接大批潰軍與逃難的百姓。

“陳某會在接下來坐鎮這裡,待營寨築成,請江指揮渡過拒馬河,在河水淺處再挖壕溝,並設下營寨。”

陳沐要坐鎮拒馬河東北十里的前線,說着他看向江、胡二指揮使,道:“在胡虜打到拒馬河之前,二位的兵馬都會推進到拒馬河前,這十里,就是你們安營紮寨的地方。”

說白了,後面那些營寨都不是住人的,或許會住人,但住的不是他們,當然陳沐寧可那些營寨永遠都用不上,因爲幾道陣線,是用來掩護撤退的。

“謹遵將軍號令!”

江、胡二將抱拳應下,只若平常。在京城這個地方做衛官,他們已經習慣聽從命令了,不論上官是誰,反正每個上官對他們都有統轄權力。

“若無戰事,我等在此駐營修寨,是以備不虞,一旦臨陣,陳某有條將令,還望諸位現在就傳下去。”戰時將令自然嚴肅,其實陳沐這會兒很想帶上笑眯眯的表情,但他沒有,只是對二將問道:“可否?”

“請將軍示下。”

“好!記下來!”陳沐擡手點起帳外主記,待其準備好才下令道:“各百戶下設一小旗督戰、千戶下設一百戶督戰、指揮由陳某督戰,凡戰事中,督戰無需歷戰,止一命令,殺逃軍。”

“凡小旗官一觸即潰,記小旗官;凡小旗皆死而旗軍逃還,記全旗旗軍;小旗皆戰死,總旗逃還,記總旗官;總旗戰死,旗軍逃還,記全旗軍;百戶千戶依例。”

“小旗由總旗殺、總旗由百戶殺、百戶由千戶殺、千戶由指揮使殺,不能求情。”陳沐看着兩個指揮使道:“誰求情,一起殺。”

“這……將軍!”

胡興運依然沒有反應,但對江月林來說太難接受了,這什麼鬼軍法啊!

“當然了,陳某也不是不近人情,上面那是沒有撤退命令的情況下逃軍,逃軍一律處死,全天下都這樣。”陳沐頓了頓說道:“什麼時候撤退,陳某說了算,但陳某未必同指揮在一處,所以指揮使也有宣佈撤退的權力,我們有很多防線,可以一直退。”

“但不是說隨便退,撤退只有三個可能,要麼陳某下令,讓指揮使退,可以退;要麼就是己方傷亡過大,在拒馬河西傷亡一成,可以退到河北來;在前沿傷亡超過兩成,可以向後退十五里營寨去;在營寨傷亡超過三成,可以退到大方山下;大方山傷亡超過四成,可以撤出戰場。”

“除此之外再想退,就是殺敵,你們各有四千餘兵,河西殺敵過二百,退回河北;河北殺敵過三百,退回營寨;營寨殺敵過五百;退回大方山,如果既沒有那麼大傷亡又沒有那麼多斬及,陳某也未下達命令而指揮使卻擅自撤退,就麻煩千戶替我殺了指揮使吧,陳某會爲你保舉官職的。”

“這麼說,諸位明白了吧?俊雄!”

陳沐下達命令,轉頭叫來掌握家兵與騎兵的隆俊雄,道:“命馬隊渡河營哨打探情況,沿途百里插十個馬哨,一個時辰回報一次;帶家兵運火藥把兩座木橋炸了,只留大石橋,那就是陳某要死守的地方!”

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六十章 碗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旨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二百三十二章 奉天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三百九十三章 菸草大亨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四十一章 小魚兒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五十章 引商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四百四十章 朝貢第六十八章 室山第五十章 如期第七十六章 新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燒酒第三百零九章 奉天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四章 關銃第一百三十章 修道第二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三百二十一章 衝突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十八章 盧侯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八十三章 分崩第五十一章 不敢第十九章 值防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六十章 鄰居第十四章 恐懼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四十八章 夾擊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八十章 野人第三十六章 飛奔第八十六章 首功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十五章 毒物第十九章 圖紙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三百四十九章 炮彈第六十五章 皈依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四十章 落空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十六章 雙倍第十三章 翻倍第十一章 漕運第二章 城隍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五十六章 木炮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七十二章 悍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三百九十四章 新時代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六十一章 重現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二十九章 餓死第七章 千均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