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新銳

bookmark

陳沐壓根就不知道錦衣衛已經去濠鏡了,並且登上前往馬六甲的船。

即使張居正寫信來問,他也只是以爲事情發展到閣臣知道他關於海政的想法而已,這是個好現象,能讓閣臣用更加開闊的眼光去看看南面大海,對陳沐來說這就夠了。

真正的大事,會由他去完成,這種事無法假旁人之手。

但他沒有料到內斂的守成之主對自由自在吃上餡餅的巨大渴望。

對這一切他根本就不知道,冬天是個好時候,但整個帝國北方所有官吏都很繁忙,因爲他們在做一件大事——促成明朝與俺答的議和。

朝堂的爭執已經停止,山西道監察御史葉夢熊因俺答汗多年滋擾邊疆,殺掠無時,“敵情叵測”,不可輕信,抗疏反對受降封貢,違逆朝廷旨意後遭到貶職爲陝西郃陽縣丞,朝廷對此事的紛爭就停止了。

要議和,這就是朝廷的意思。

陳沐非常同情葉夢熊,派人去給葉夢熊送去書信、寶劍,來寬慰其寂寞的心。

他對議和也打從心底裡感到不爽,當他主事宣府,之前這一切都劍拔弩張,他想要大幹一場,甚至還想和馬芳達成共識一道出擊塞外,多些人口、牛馬羔羊回來,結果突然要議和。

但他知道這是對的,此時此刻,最好的處理辦法,沒有女人會失去丈夫、沒有小孩會失去父親,和平了。

而且事實上,他的想法在這件事的大方向上毫無意義,不論他怎麼想,事情已有定論。

陳沐纔沒空理這些事情,他很少外求,主靠內修,他不在乎議和或是朝堂的爭論,只知道永恆不變的真理——只有強者纔有展現仁慈的權力。

當宣府兵強馬壯,即使不議和塞外北虜也不敢南下騷擾;當塞內百姓過的好,過去因無法維持生計而北逃的塞外百姓也會爭相內附。

一切都是有前提有代價的。

他該着手的是這些。

所以他忙着給張翰寫信呢,老爺子已經答應爲他提供便利,內閣也專程去信,對宣府所需人力給予支持,南京工部將會爲他大開方便之門,有什麼需要,開口提出來就好。

“川蜀一帶工匠擅挖掘鑽井、景德鎮窯匠會做這世上最好的窯爐、還有遵化鐵廠會造高爐的鐵匠、江南製作最好織機的木匠、琉璃廠會做腳踏磨牀的琢玉匠,我需要他們。”

陳沐撇眼看着窗外,頓了頓合上書信,另附一封,在上面寫着發往南洋衛,“還有關尊班,從南洋帶幾個小夥子過來。”

宣府城外已經有一片大工地,因爲冬季已至被迫停工,過些日子就該下雪了,塞北寒風耽誤着工期,纔剛被召集至此的工匠們又回到他們的衛所,待到來年開春再行好事。

工地選址依然是河流,好在從塞外流經宣府再至京師依然有一條大河,永定河支流的洋河,河面寬七八十丈,水流量極大,狹長地帶足夠爲接下來陳沐的算盤提供動力。

南洋衛的蒸汽機早就提上日程,蒸汽機不是難度,實用的蒸汽機纔是難度所在,想辦法讓它動起來,動起來之後其他的問題自然會慢慢解決,沒必要造得那麼好,陳沐也沒打算用這玩意兒開汽車。

wWW●тt kǎn●℃O

有橡膠更好,沒橡膠也不影響,瓦特的蒸汽機就沒這東西,照樣沒耽誤開工廠。

但那是後話,至少在陳沐的想法中,宣府軍器局一時半會依然要依賴水力、畜力,什麼力都好,生產力進步一點是一點,這次陳沐拿到足夠讓他一展身手的資源了。

用這些天下各地最好的能工巧匠,從南方調來最好的鋼鐵材料,把用於切、削、鑽的車牀體系在宣府好好升級一下,接下來的事情就能輕鬆很多。

宣府的兵事、軍器局的事務都沒停,陳沐本部人馬的操練也沒停,實際上他可能是最近幾任宣府總兵中本部人馬最少的了,僅有家兵千餘、營兵千餘,合算兩千四百。

這還是他向兵部打報告,準南洋衛超編五百,並過去濠鏡三百戶再新募二百戶,將這五百屬於香山千戶所的旗軍暫劃本部的情況下。

不過屬下兵力就很多了,四萬多衛軍、三萬餘募兵,董一奎、董一元的任務就是將三萬餘募兵精簡至兩萬四千,各自掌管一萬兩千,分六千馬步軍與六千車營,並不按陳沐對衛軍的想法,僅讓他們用過去九邊常用的戰術去操演編練,作爲宣府常備的活動兵力。

“把這封書信送到總督那,不得延誤。”

陳沐打算寄給王崇古的書信,是要求將清減後的營兵軍械輸送宣府,他要再募四千二百新兵,補鄧子龍、呼良朋的兵力,親自操練一直人馬,讓宣府在營兵數量上依然保持三萬之數。

在他、董氏兄弟、鄧呼二將的一同籌謀下,以宣府、萬全防線來看,至少需要實際五萬五千兵力才只是個基準線,至少需六萬兵力才能把沿線防務做好。

而這個數目,以目前衛軍的情況來看,顯然還需要更多,所以依然需要三萬營兵,使總兵力達到七萬,才能以備戰事。銃炮這些物件可以用時間來逐步補充,但兵額是越早補齊越好。

沙汰了老弱,招募沒有頑疾的新兵,由他們重新訓練,早練一天就能早用一日。

不過陳沐的書信不用送了,信使還沒跑出宣府地界,宣大總督王崇古就已經來了。

“陳將軍,你初任宣府,老夫也不是來督你的。知你有一支精軍在拒馬河大挫吉能,倘若出塞,其可戰否?”

王崇古來的氣勢很足,這也是一位在南方抗倭文進士出身的名將,當兵備道的時候多次出海指揮水師挫敗倭寇,後來在陝西、寧夏、甘肅一帶矇頭猛揍老吉能,是真正的猛人。

而且這話,也把陳沐心裡說得直突突,能不能出塞打仗,這不是扯蛋呢?

“軍門要用多少兵力出塞?”

王崇古看陳沐的樣子笑了,道:“不必出塞,但需將你炮隊暫調往大同,你萬全防線的最西端,陽和、高山二衛,以震懾長城外的俺答——朝廷與俺答的議和,在那用叛賊趙全等人交換把漢那吉,但其心中尚有顧慮,仍未談妥。”

“還需借將軍威名,馬將軍不能去,他是重器,何況新敗俺答,倘他去議和這事就議不成了;不如將軍新銳,也能震他一震。”

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十七章 標準第八章 陳璘第二百二十七章 引弓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四章 速報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三十章 襲擊第十八章 回還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二十四章 行軍【盟主‘厚朴1‘加一更】第二十八章 周密第九十章 草蓆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七十七章 裡甲第四十七章 然後第三百四十章 博弈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誑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同第八十章 月港第五章 生長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九十章 番薯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一百零九章 衰弱第二百四十二章 規格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十三章 神威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三百二十五章 開葷第二十四章 超值第九章 控制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二章 山河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六十五章 蘇祿第四十七章 掩殺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六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零五章 逐北第二十章 築港第十四章 狂病第六十章 彈劾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十五章 藥局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六十一章 棺材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八章 橋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九十章 無用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三百八十九章 算數第九章 蒙田第二十章 軍堡第九十章 草蓆第十八章 盧侯第一百零七章 石匠第二十章 讓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女公爵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途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四章 褻瀆第一百零二章 國門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五十二章 南人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四百七十六章 鳳凰第六十七章 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