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奪地

bookmark

陳沐想騎上小馬,噠噠地穿梭在敵境,跑上很遠的路途,看一看那些逃到塞外的百姓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結果俺答騎着馬帶他走了三里路,在營寨邊緣向北揮手,對他笑道:“這就是板升。”

數不盡的屋舍升起數不盡的炊煙,這不是明朝腹地但北奔的百姓生活狀態依然如此,他們需要一塊土地來耕種,俺答給他們在這自由耕作的權力。

也許在更北的地方,那裡都是蒙古人的部落,但在這,屬於漢人。

長城以北與長城以南,看不出什麼區別。

“他們從南方逃來,蒙古諸部沒人願意接納他們,讓他們做奴隸,他們再逃回南方;你們的人,割下他們的首級去領賞,一顆頭顱多少銀子?”俺答輕佻地對陳沐問着,“一百兩!”

“他們逃來是努力,逃回去是別人口袋裡一百兩銀子。”俺答轉動念珠,道:“明軍時有小部出塞,衝襲部落,邊境深受其擾卻沒有辦法,你們可以修出長城來防備我,我卻無法修出長城來防備你們,誰說不能?”

“板升就是本王的長城,從宣府以北開始,直至西面長城,三百里土地皆爲板升,那裡過去是草場,沒有人敢在這牧馬放羊,會被你們搶走。所以我把這片土地給逃來的百姓,讓他們種地、蓋房,生兒育女。”

“你很愛笑,但現在你還笑得出來麼?”

陳沐搖頭,他笑不出來。

他看到俺答,這是個心胸開闊且作風剽悍的塞外雄主,對南面明朝而言他是守成之主,一方面他打不下明朝的城池,另一方面也許也誠如其言,他不想打。

因爲他足夠聰明,知道打下的城池也站不住腳。

板升,三百里板升,本該是明朝的子民,現在卻成了俺答的屏障。

“大王覺得,互市的地點選擇,就選擇在板升如何?”陳沐看着漫無邊際的塞外炊煙,道:“畫一條線,北邊是蒙古,南邊是大明。”

俺答皺起眉頭,幾乎是從鼻子裡哼出聲音,道:“你想奪我的地!”

“嗯,因爲這對我有好處,對大明有好處,而表面上看起來,大王是吃虧的。”陳沐儘可能讓自己誠懇,實話實說,道:“如果不出意外,大王所想的互市地點,應在長城以南,在宣府、大同,設邊市。這樣看起來是大王賺了,但其實並沒有,因爲邊市的賦稅,都交給大明,商賈雲集能帶來巨大的繁榮。”

“可如果邊市在板升,我們駐軍以南、大王駐軍以北,共同管理板升邊市,能讓大王的部落更加繁榮,邊市賦稅也可以共同分理。有商賈就需要有房屋、他們吃喝、睡覺,都需要花錢,數不清的人能依靠照顧他們飲食起居而存活,這些人的生活又會帶動其他人存活,這就是繁榮的開始。

“對陳某而言,最重要的是板升的百姓能過得更好些,這很重要——我只是隨口一說,決定在大王與皇帝,如果大王決定這麼做,別忘了是陳某的建議就好。”

陳沐搖頭笑笑。

他一直是個大膽的人,而此時此刻,無疑是他此生最爲大膽的一刻。

出塞起,他走了十幾裡,之後又被俺答帶着走了三裡多,距他眼前七八里的位置是板升,向北再蔓延出十幾裡。

而俺答說,板升東西綿延三百里。

這塊土地有多大?

兩千平方公里?

如果這塊土地被他用作修炮臺、挖戰壕,火炮鳥銃之下,肯定不會比長城好使,但也一樣有用。

還能養羊牧馬。

很長時間裡,俺答看着前方遠處,久久再轉過頭,用一樣的語氣一樣的神情,道:“你還是想奪我的地!”

陳沐仰頭大笑,拱手道:“大王慧眼如炬!”

“你是宣府總兵,爲什麼一個人過來?”俺答不再深思陳沐上一段話,而直接問道:“難道王崇古連給你派一兩百騎從的兵都沒有了?”

“我沒讓他們跟着,沒用。大王在這有多少兵,不下五萬。沒有十萬雄兵隨行——”陳沐環視左右,手指胸口,道:“是不能使我安心的。”

“一兩百騎,就像往大海里混進去一滴水,和一個人沒有區別。”陳沐搖頭,“我能否活着回去,這事並不因我隨行兵多而能活,也不因隨行兵少而會死,只取決於大王有多在乎把漢那吉,有多希望蒙漢握手言和。”

“如果大王想停戰,我就是燒兩座氈帳依然能活;大王不想停戰,即使我乖乖巧巧依然會死。”

“而我本身能決定的,只有來不來。來則身家性命寄託於大王之手,不來則是違抗軍令只能亡命天涯。”陳沐笑得灑脫,“沒辦法的事,又何必因其苦惱,既來之則安之。”

“有意思。”

俺答汗看着陳沐點點頭,詫異地問道:“你真膽子這麼小?要十萬雄兵才能讓你安心?一般人只要一兩百騎就足夠安心了。”

“十萬都未必夠,還得有兩路大軍分出雙翼,迂迴包抄,並分出一路襲擊土默川,這樣才能並收全功。”陳沐非常認真地說道:“我到這來就一個目的,就是讓雙方停戰,要麼陳某一個人說服大汗,要麼陳某帶三十萬大軍徹底擊敗大汗。”

俺答臉上神色忽然變得複雜,打馬南走不理陳沐,好半天才轉過頭大聲道:“庚戌之變,本王麾下若有一人,如你,說服天子,則事大不同也!”

說罷,俺答撥馬便走,臨走前對兩側隨行騎兵留下命令,讓他們帶陳沐去逛逛板升。

陳沐在板升閒逛的次日,有騎兵遠奔而來。

等他再見到俺答時,俺答興高采烈,道:“你沒騙我,把漢還活着!本王已下令將趙全等十九人押送,會有人把他們帶去大同,本王不知道爲什麼你在這,但你自己應該知道,如果朝廷不放把漢,你回不去。”

“我知道,而且我還知道,把漢那吉一定會回來。”

俺答很搞笑,點頭道:“你回去以後,還會過來的吧?下次過來,本王好好款待你!”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失第三十八章 怪異第三百七十四章 東北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二百五十章 磕頭第十九章 硫磺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四百九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零五章 預言第二十八章 鵝犬第五十六章 百發百中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七十章 躍陣第六十六章 夾擊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二十四章 藥筒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五十四章 時間第十章 得罪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僞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四百五十八章 利息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三章 行刑第一百二十七章 腦補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壓力第五十章 如期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十七章 局面第一百零九章 內閣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六十九章 破銃第三百零二章 劇本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八十七章 孤獨第九十四章 賭博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一百章 黑娃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六十章 廣海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墾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三百二十四章 混亂第十四章 大事第一百章 樣炮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二十五章 互利第三百四十一章 裴囂第六章 大米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六十三章 稍安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十章 走廣第六章 試射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二十七章 指揮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三十四章 家寶第一百一十六章 何止第四百七十三章 開明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俘虜第三百三十七章 格老二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五十章 炮操第九十一章 雪酒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六十二章 琉球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