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惶恐

bookmark

還會不會再去蒙古,陳沐在回關內後想了很久,他是想去的。

尤其當想起俺答在道別時那麼期待的眼神,陳沐覺得他該去。

從塞外回還,向王崇古交付成果後,陳沐回到其在宣府的宅邸,滿心輕鬆地從地磚里扣出七封書信,付之一炬。

如果他沒回來,因爲這七封信,會死很多人。

朝廷又圍繞着是否開邊市,進入漫長的扯皮當中,一如庚戌之變時的情景。

一樣的事,沒有那一邊說的就是錯的,實際上都是爲明朝今後的發展好,但不論哪一個小環節沒有處理好,都會在今後釀成大錯。

高拱曾在朝堂上這樣說過:對把漢那吉之事處理起來一定要方略得當,如果輕易地接受他的條件,那麼則是對他示弱,將對明朝不利,這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貿然殺了他,則斷絕了蒙古諸部歸附的念想,而且白白增加他們的怨恨。這也不可取。

而在俺答封貢、開邊市的事上,高拱則是如此說的:蒙古自從三十年前遣使求貢以來,求封之心已久,但是當時沒有人正視這件事,所以處置不善,致使這三十年來邊患一直沒有停止。

隆慶朝自皇帝以下,閣臣之中,對嘉靖年間明蒙戰爭均有極爲深刻的認識,如果說三十年前是熱血激盪之下做出戰爭的決定,那麼現在他們都足夠理智。

除王崇古之外,都給事中章甫端、張國彥,給事中宋應昌、張思忠、紀大綱亦各自上疏,與王崇古的八議互有異同。

這都跟陳沐沒什麼關係,出塞一趟,宣府的將士把他傳得像個神仙,但顯然他還需要吃喝,北方的天氣太冷,除了裹着厚厚的棉衣裘袍視察諸衛外,陳沐最多的時間都在屋裡燒着旺盛爐火學習過去關於北邊的事情。

當然也斷不了學習邸報,邸報是能讓他最快知曉北京朝議結果的方式。

除此之外,陳將軍忙着捏煤球,反正匠人閒着,打了個蜂窩煤模子,拿黃泥、煤灰、水,混着做煤球,燒着比煤塊好,而且宣大這邊最不缺的就是煤,這玩意兒在萬全可以形成一個產業。

在年前的一個多月裡,陳沐想明白一件事——爲什麼古代北方人多。

因爲冬天的北方別說人了,馬都不願意出廄,這季節太漫長了,漫長到人除了多子多福沒啥別的能幹的。

宣府左近的軍器局工地沒人幹活,萬全諸衛原定複雜的日常操練根本無法完成,只能由同屬將官帶其部下拉練,經常跑步,但就連跑步都無法達到陳沐的要求。

因爲他們吃不飽,不足以維持大消耗的操練。

宣府衛軍人數不多,平日裡餵雞種菜尚可飽腹,但到了冬季伙食大幅下降,他們不像南洋衛那麼奢侈,餵豬養雞自己吃。他們餵雞是爲了年末賣出去,換來面吃。

冬季是有菜的,但太貴了,陳沐吃得起,軍隊吃不起。

其實花樣很多,最便宜的醃菜與乾菜;稍貴些的有窖藏菜,即通過窖藏、沙藏、冷藏、混果、蠟封、密封等手段,比方說貯藏梨時混貯蘿蔔,入冬都不壞。

除此之外還有溫泉地帶製成的大棚菜、像蘊火、溫谷的反季菜,這些東西都是達官貴人在冬季餐桌上的美食,尋常百姓很難享受。

他們只有醃菜與乾菜,偶爾能吃點大白菜,沒有足夠食物,陳沐一時半會也弄不出這麼多,這就意味着今年冬季只能半荒廢狀態過去。

這種情況將要持續到隆慶五年正月末才稍有好轉,所以陳沐又幹了件倍兒牛逼的事。

他給皇帝寫了封信,希望能得到進宮的機會。

因爲宮裡西苑有塊地,叫鵝灰池,裡面種着花卉、蔬菜瓜豆之類的東西,這關係到他的賞賜。

說起來賞賜這事都快把陳沐氣死了,他從塞外回來,皇帝老爺給他的賞賜居然是一屋子花,大冬天開得巨豔麗,從京師走御道裝七八輛馬車裡快馬送來。

說他做的事就是大明的春天。

可給小掌櫃高興壞了,看了好幾天,說這是後宮嬪妃纔有的厚恩——陳沐真不覺得這是夸人的詞兒。

開了三天,全歇了,但陳沐想的是什麼?他想的是皇宮裡有大棚,他得把那玩意兒弄來,好東西在宮裡藏着那不是個事兒。

經過與徐爵的通信,讓他知道了這件事,當即就給皇帝寫了封信過去,說他沒見過這麼神奇的事兒,冬天居然還有花兒,能不能恩賜他進宮看看。

沒幾天皇帝就把信傳回來了,讓他放假進宮來看看,專門放了個小太監在跟前等着,到時候給他引路。

上元節的假。

轉眼就臨近過年,冬天狗都不願意出窩,但這十來天邊防要務更要嚴加看管,越在情理之中該放鬆的時候反而越不能鬆懈。

接着他騎着馬一路顛兒顛去了皇城,進了紫禁城,又經過紫禁城進了西苑。

實際上這是陳沐第一次面對面謁見皇帝,西苑是帝王辦公與遊樂所在,爲了會見外將,皇帝屏退了宮女與嬪妃,專程帶陳沐看花。

鎮朔將軍炮給隆慶帝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了,連帶着入宮看花這種事,被隆慶當作對功勳之臣的遷就。

陳沐猜想中,這一路應該是順順利利的,但這世上顯然沒有事與他想象能達成一致,隆慶皇帝一見到他,就笑眯眯地說出句話。

“陳將軍,你又被彈劾了。”

陳沐就知道,只有想不到,沒有別人做不到,在皇帝讓他免禮後強裝震怖道:“陛下,臣惶恐,一定是臣做錯了什麼事!”

隆慶皇帝倍感無趣,皺眉的表情像吃了蒼蠅般一擺大袖,揹着手走在前頭。

“朕就沒見過比你演得還差的!”

陳沐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頭,低頭面無表情道:“臣真惶……”

陳沐話還沒說完,就見隆慶皇帝快速轉過頭,嘴邊鬍子還顫呢,興奮不已並洋洋得意地擡起三根手指道:“三天,他們用了三天才知道朕要招你入宮!”

陳沐被嚇了一跳,定着嘴型緩緩道:“真惶……惶恐。”

“行了,朕又沒怪你,出塞一趟回來想逛逛御花園有什麼關係。”隆慶皇帝顯然心情不錯,甩着袖子朝前一指道:“那邊就是你想看的鵝灰池,也叫咬春圃,裡面還有青瓜、韭黃之物,不過看看就行,不能吃。”

“朕早說讓他們不要弄這些浪費銀兩的東西,一個冬天要燒不知多少木料。”

不能吃?

憑啥不能吃?

早上好,獻祭兩本書給名叫讀者的神靈以增加自己的作者經驗。吃貨的新書《大唐昏君》,作者較以前有很大進步。穿越成末唐最後一個傀儡皇帝李柷,除了好事什麼事都敢幹。智商爽文,偏向輕鬆。行藝半步的新書《貞觀禍害》本書講述了一個禍害在大唐過着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九章 捕魚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第七十九章 會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褒獎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藝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二百零一章 角色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四十章 落空第四章 商隊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禽獸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五十四章 火箭第一百六十二章 復古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三十七章 遙遠第一百二十二章 鹽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十七章 胭脂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百八十一章 撬動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將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八十三章 探險者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二百三十三章 研究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七十一章 憤世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罪第二十八章 壯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十一章 彈劾第八十五章 掙扎第二章 佳音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九十九章 跳海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十三章 乾親第四十章 聯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八十九章 絕境第十七章 思考第三百三十八章 詐力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七十四章 黑牙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四百四十六章 枯法第七十九章 不必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不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六十三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七十章 軍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留京第七十九章 霹靂第七十八章 轉舵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四百三十章 氣候第十六章 雙倍第三十四章 去信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五十四章 快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憨愚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二十七章 譚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