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吳兌

bookmark

彷彿因陳沐決意救徐渭出獄,他與在京師的紹興人都有了很好的關係,尤其是吳兌。

吳兌在未考取進士功名時,同徐渭有過一段非常要好的關係。

“文長在鄉試裡初試第一,複試沒考上舉人,做了縣裡的廩膳生。將軍不知何爲廩膳生?就是住在學舍,朝廷供給飯食,在下那時也一樣,不過比文長晚兩年。”

“那時都還年少,尚不知世事艱辛,成日作詩遊玩,荒廢時日。直至嘉靖三十四,不,是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大舉南來,進犯浙閩沿海,紹興府也成了烽火之地。”吳兌說起當時,話中帶着苦意,同陳沐遙遙相敬一碗酒,道:“當時尚不覺得,實則我等舉子之命運,皆與那場大戰有關。”

陳沐被勾起興趣,將酒飲下認真傾聽。

“當時各路兵馬匯於紹興,我們雖是舉子,但也嘗閱兵書,尤其是文長,身兼文武。將軍別不信,在三十三年,紹興城裡亂的很,亂兵不講紀律,縣中官吏都不敢約束,我們路遇醉酒小校四人,不避不讓,就打了起來,將軍以爲誰贏了?”

陳沐看着吳兌,搖頭失笑道:“沒看出來啊,吳兵備。”

“哈哈,那四小將被我與文長一一掀倒,脫下衣褲痛打一頓趕出城門!”正在極樂之時,吳兌卻嘆了口氣,道:“在那之後,吳某用心攻讀,文長則以智慧自告奮勇,歷柯亭、皋埠、龕山等戰事,爲官軍出謀劃策,直至入胡汝貞幕府。”

宦海沉浮,陳沐能看出吳兌是有大志向的,這是廢話,這世上大多數人心中都是有大志向的,他那老弟還是個小小旗軍時就想在廣州府買自己的宅子成日飲酒作樂了。

有沒有足夠的運氣與才能達成志向,纔是人生的問題。

徐渭後面的事,陳沐都知道,吳兌後面的事,陳沐也知道。

兩個當初一同學習玩耍的年輕人,漸行漸遠。

吳兌考中進士時,他的主考官是高拱,後來在兵部吏員、湖廣參議等任上蹉跎數年,直至高拱與徐階鬥爭失敗被罷相請辭。

有時人就是運氣,高拱離開京師時,朝中官吏無人敢送,唯有吳兌一人隨同踐行,送至潞河。

當時沒人能想到高拱還會再回來,吳兌也因此沾上干係,朝中官僚籌謀驅逐他,因吏部尚書楊博迴護才得以倖免。即使如此,那兩年吳兌在朝中也很受氣,不過到隆慶三年,什麼都好了——高拱被張居正迎回,再度請入閣中。

所有人都知道,吳兌飛黃騰達的時候到了。

也就是現在,朝野傳聞吳兌即將調任宣府地方的原因。

因爲與蒙古俺答議和,宣大之地正處用人之際,而用人,高拱一定會用吳兌!

不過陳沐並沒有多在乎這個,有皇命在身,地方即使是封疆大吏也不能對他掣肘,宣府地方有熟人最好,沒熟人也沒關係,現在他手握大權又聖眷頗隆,大多數時候已經變成被巴結的那個了。

“戚帥若想救徐文長,應當不是難事,怎麼會救不出呢?”

這是陳沐好奇的事,如果說他能把徐渭救出來,那麼戚繼光更能,儘管在官位權柄上他們幾乎相同,但在京中的能量是不一樣的。

簡而言之倘若易地而處,戚繼光能做好宣府的事,陳沐卻未必能做好薊遼的事。

“戚帥不能救。”

吳兌笑笑,對陳沐沒有嘲笑只有欣賞道:“很多事將軍敢做,但旁人是因知做不成而不敢做的,但將軍偏偏做成了。因此在下以爲,倘將軍想救徐文長,就一定能救出他!”

陳沐突然就理解了,和戚繼光比起來,他幸福不知多少倍。

不能和不想,有時候是一樣的。

戚繼光很少得罪人,他只會拉攏人,救一個人是要得罪另一些人的,所以戚繼光不會救。

一個人越是面面俱到,其實也越是如履薄冰。

陳沐點點頭,寬慰道:“戚帥也是無奈之舉,陳某請他百忙之中編撰兵書,也是辛苦啊。”

“無妨,近來戚帥練兵備邊多有心得,就算將軍不提,戚帥也正在編書,他過去在南方就編過兵書,北方更容易些,也算因地制宜罷了。倒是將軍上疏立講武堂之事,朝中有識之士俱以此妙,兵部還私下議論過如各省皆立講武堂當爲何勝景。”

“且陳帥有識人之明,如今北方很少有人知道車營最初是南方俞帥效曾銑的車營之法立出,嘗以大同鎮五千車營敗韃靼數萬步騎。”

曾銑也是大牛,不過含冤而死,這位是明朝手雷地雷的發明者,在嘉靖年曆任三邊總督,手雷丟出去胡騎不知是什麼東西,環視着立在旁邊觀看,等袍澤被炸死了就落荒而逃,塞外稱曾銑爲‘曾爺爺’。

他有四寶,爲車營、重炮、手雷、地雷。

當然,他的炮比陳沐的炮小不止一圈。

倘若曾銑還活着,跟陳沐肯定大有共同語言。

“講武堂勢在必行,現在邊鎮是把能做千戶的人提拔爲指揮使,如果講武堂施行得當,那就是把才華足夠做指揮使的人任職千戶,到時纔是真正的良將如雲,如果每個百戶都懂得如何練兵如何打仗,那北疆禍患即使不議和也將消弭無形。”

“說到議和,朝廷真要互市了,對俺答等部中首領的官爵封賞已經議定,現在正在議開市的位置,這次在下來宣府,也是爲勘察何處易開邊市,現議是在長城以南宣府右衛、張家口開兩處邊市,將軍請議塞外開邊市的奏疏,沒能通過朝臣議事。”

說着王崇古話頭一轉道:“不過朝廷諸臣還是認爲將軍所提在塞外設炮臺、挖戰壕之事甚好,所以在封貢中劃國境於長城外沿線二十里。”

啪!

陳沐拍手大笑,這幫人比他陳扒皮還狠,互市設在長城內,國境劃到長城外,真狠。

“那就好。”

陳沐眨眨眼,哪怕朝臣不提也沒關係,反正就算朝廷不劃國界,無論如何他都是要去塞外種地的,這事兒——誰都別想攔住他!

在將軍府書房桌角獅頭白玉鎮紙下,壓着一封從南洋新近送來的書信,他兒子揣着瓜來北上尋爹了。

第五十五章 虎蹲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四百八十一章 撬動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七十四章 太多第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今天章節晚上發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六十三章 收拾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二百一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四十七章 歡呼第三百四十四章 礦產第三十八章 道遠第九十三章 遺產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克里克會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悲催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途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說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二十一章 梯子【新一週求推薦!】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二百五十三章 巨銃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五十章 引商第十五章 愚蠢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手藝第五十二章 人心第十章 不吝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八十七章 孤獨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一百零八章 大盜第三百六十三章 歪才第一百五十五章 舊傷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七十八章 滾滾第八十九章 鼓腹第二百二十八章 深入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十八章 盧侯第一百零六章 開張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三百八十七章 北鎮撫司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一百一十三章 倒爺第五十章 野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一百章 黑娃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三百五十四章 平凡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一百一十章 詔書第八章 鞠躬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十二章 臨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四十九章 魔鬼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四百五十一章 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