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起航

bookmark

其實陳沐和高拱聊這些事沒決定性作用,高拱現在是真手無大權,陳沐說這些也只是希望高拱能用他的智慧幫陳沐修正不那麼正確的思路。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在才華上,大明有無數賢相,但陳沐認爲這所有人派到一起,高拱都能擠進前三。

高拱或許心眼兒小了一點,爲人傲氣快意恩仇,缺了點賢相的氣度,表率百官的胸襟有所不足,這也爲他罷相埋下隱患。但可以說他性格有問題,在相才上,他絲毫不差。

張居正的六事疏,中心目的都同高拱的陳八事相同,就連後續張居正一系列改革,其實也是延續着高拱的思路,是他們二人合作的結果。

唯一的區別在於,張居正活着的時候,做這些事,沒人能反對他。

要是高拱就不一樣了。

陳沐發愁啊!

林阿鳳怎麼能打錯人呢?

好端端的滿者伯夷國就在那,人家就一個趕不上民都洛一半大的巴厘島,駐軍區區上千,多簡單的事兒,嗯?

林鳳怎麼能連着隔壁爪哇一起打了呢?

真完蛋!

“林鳳讓我派人接收巴釐,順便給他運點糧食,說他在那邊大勝三陣,佔領巴釐在內兩座海島,還攻打了名叫泗水的地方,當地首領投降,他答應幫泗水首領攻打其他首領,那漢人不少,都跟着他起兵,糧草不足。”

陳沐頗有幾分無可奈何,他是真沒想着讓林鳳到那邊開疆闢土,要換個國家也就算了,派人去說和,化解誤會,畢竟現在也不是南洋軍府勢力膨脹到可以四方開戰的時候。

但關鍵是爪哇國,從來不是一個大統一王朝,當地人口衆多,不下百萬戶,又分上百部族,各自爲戰,情況混亂到無以復加。

單靠貿易,就能讓他們得到一切所想得到的,沒必要用開戰這樣的笨方法去接觸。

現在他就是想說和,跟誰說和去?

陳沐發現這個時代閩廣林氏宗族在海外戰鬥力強得一塌糊塗啊,林道乾已經算安生的了,林阿鳳不跟人打仗渾身難受,還有剛剛送來的關島戰報裡,以一把總之兵亂關島,使艦隊登岸勢如破竹的林滿爵。

這仨人不沾親帶故,海外開戰卻一個比一個兇。

“大帥,這未必是壞事。”

“林首領要糧草。”徐渭倒沒陳沐想這麼多,他看着輿圖找到大島東北角的泗水後擡頭對陳沐道:“那大帥就給運去糧草,還可與他寫信,切莫助一國成事,分派親信於島上串聯支援各部,讓島上諸國皆開疆闢土,但最大都不逾一縣之地,挑撥諸國各自爲戰。”

說着,徐渭擡手點點茶案,道:“可另請朝中藩王,封國其間,分而治之。”

陳沐早就和徐渭說過請藩王出海就藩的想法,他的幕僚都很認同,沒有本地土生土長的治理基礎,以官僚治理基本是不可能的事,要想治理偌大國土,就需要分封。

分封最可靠的人,最忠誠的當然是大明宗室,何況他們在國中費口糧,倒不如弄出去。

徐渭笑道:“一個爪哇,夠分數百宗室。”

宗室弊病很大,超過兩萬名宗室最低一年都要領取二百石俸祿,這其實還只是個小數。中華老百姓多通情達理,天下是宗室祖宗提着腦袋打下來的,人家天生享有好的待遇無可厚非。

關鍵是宗室不滿足於此,有莊田圈地者令百姓無田可耕、有皇商勾結者壟斷鹽法。

即使作奸犯科者爲少數,也致使朝中上下對這個問題各個看在眼中,但他們除了治標不治本的方式外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最終結果趕上了民怨四起內憂外患,一朝反王入城,天街踏盡公卿骨,各地王爺基本沒有能活下來的。

“他們早晚弄過來,這事只有當朝首輔能幹。”

陳沐重重點頭,這事可能也只有張居正能辦成了。

“林道乾那邊不是能自造小鯊船了麼,從他那撥二三十條小鯊船,刀矛弓弩林鳳那邊應當不缺,從廣東都司旗軍手上調一千杆火繩鳥銃,讓南洋軍器局給廣東補八百杆燧發銃。”

燧發銃換火繩銃換的是個慢,兩三年過去,單單廣東旗軍營兵還有多半用着火繩鳥銃,但這確實不是一蹴而就能辦妥的事。

他任南洋衛指揮,衛裡全是火繩銃,那已經是廣東火器最好的衛所了,其他地方甚至還有大量舊式火銃。如今南洋、清遠、廣州幾個衛大多都是燧發銃,但其餘衛所纔剛把火繩鳥銃換上。

讓旗軍用火繩換火銃,動力足得很,畢竟射程威力的提升是一目瞭然的。

但讓諸衛指揮使用燧發換火繩,這就比較難了,射程與威力沒有直接提升,單單射速快那麼一點,還有少量鳥銃偶爾射擊時不發火的風險,他們並不是那麼樂意。

除非下死命令,不然列裝燧發銃的進度非常慢。

只有真正用燧發銃與敵軍臨陣作戰過的將領,才希望用燧發銃……大明用鳥銃的戰法,不外乎林滿爵那樣,要麼用散兵偷襲放一銃就走;要麼列陣輪射,硬頂着去放銃。

燧發銃最大的好處其實不在那一點射速,而在於能讓臨陣容易出錯的軍士省去一次又一次因手抖接不上火繩的風險。

哪怕沒發火又如何,板上龍頭杆再來一次就好了。

徐渭這麼一說,陳沐也想開了,乾脆放手讓林鳳去折騰,他讓趙士楨潤色擬信,道:“告林首領,陳某將予其一應糧草、鳥銃支援,但這不是大明的戰事,是當地混戰,林首領不過應邀援助,當分其諸國,爲其後盾。”

“一應援助,除予林首領一千杆鳥銃及三千軍士六月所需糧草外,其餘皆需爪哇各國以平價採買,平價即同蘇祿、婆羅洲相同價格。”

趙士楨記着要點,聽到陳沐這個平價時擡頭看了一眼,他是清楚陳沐的‘平價’的,以物易物,買一杆銃能讓南洋軍器局算上工錢造三杆還多。

“此外,隨戰事進度,探明島上金銀銅鐵珍珠香料物產,也查明當地所需如棉布絲綢等物,商船即將起航。”

第二百四十七章 化妝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七十章 塞上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三百五十五章 新世界第十三章 軍器第八章 陳璘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十一章 寶船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八十章 女婿第三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四百四十三章 寂寞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首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十三章 後路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四百五十三章 道路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一百零六章 敵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二十九章 送船第二百七十九章 炮兵第十一章 寶船第一百零七章 入侵第三百四十章 奪城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一百九十四章 聯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八十七章 煤油第二十八章 革弊第二十章 藥匠第三百一十九章 霹靂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十章 遺產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六十章 法理第四章 杉木第三十章 通寶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一百章 封賞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十五章 學校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四百七十四章 申明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倒退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四十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三十五章 總旗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第八十章 商隊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三百六十二章 瀝青第四百章 正義第八十章 野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英使第十七章 瞭船第一百零二章 人間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十一章 四洋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二百章 石堡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八十章 商隊第三十九章 大港第六十七章 包圍第三百零一章 天壤之別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三百九十章 墨灣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八十五章 檢視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七十章 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