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騰衝

bookmark

萬曆元年的最後一天,本該在四川辭舊迎新的大都督劉顯率川兵五千餘移防雲南,駐永昌騰衝衛。

騰衝並非雲南最邊沿,但隴川、幹崖二宣撫司皆在先前與緬兵作戰中丟失,南甸也不能獨存,幹崖土司刀怕文、南甸土司刀樂臨,皆退入永昌。

騰衝衛,以此成爲大明西南邊陲事實門戶。

“這場仗不是我要打,即使此次不打,短三年五載,長八年十年,總歸要與緬甸一戰的,否則雲南之地危矣。”

劉顯這輩子不容易,雖然他是個南昌人,天生力大,青年時以傭工爲生,趕上災年吃得多險些餓死,有了輕生念頭,到祠堂裡上吊兩次都沒死成,覺得是神明保佑,哭着拜別神像,混跡於縴夫之中。

後來輾轉到四川,豈活於寺廟中給人幫工,偷吃佛像貢品以求生,靠天生力大把貢品偷偷藏在大鐘底下,有時教小孩識字,這樣的日子一直過了很久,冒籍考了四川的武生。

直到遇到戰事巡撫募兵,別人慫恿他去投軍,初戰揮舞兩把鍘刀,手格五六十人,小卒直升副千戶,此後僅七年,就已經是統制大江南北的狼山總兵官。

鬚髮皆白但身形仍舊魁梧的劉顯放下筆記,擡頭看着屋頂斗拱,長嘆道:“六十啦!”

過了今夜,劉顯就六十了。

“你老子想告老,朝廷不讓,陳帥還是有本事啊,這些東西他能弄到,精明。”劉顯拍拍桌案上陳沐讓劉綎帶回關於緬甸的情報,擡頭皺眉仔仔細細看着侍立一旁的兒子,嗤笑一聲,道:“絨毛猢猻!等你老子不在了,多跟陳帥學。”

戚繼光、俞大猷、譚綸是典型中華武將,他們歸納前人智慧,都屬於孫武子在這個時代的傳承者。劉顯則是……則是張益德的繼承者,就是能打,所以馳騁天下破軍殺將無能擋者。

至於陳沐,那是個非典型武將,對旁人來說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劉顯這麼大歲數,打那麼多的仗,從沒見過還未打仗,隔數千裡之遙,就已經把緬甸從歷史到疆域、從人口到軍備統統摸清楚的。

“這個人賊啊!”劉顯拍拍桌案上的輿圖,道:“看看這地圖,比雲南地方官府對自己治下三宣六慰還要了解。”

這不是陳沐的功勞,這些地圖都是澳門主教送來的,葡萄牙的僱傭軍在中南半島橫行,既在莽應龍麾下、也在暹羅國受僱。

他們有多重身份,既是天主的信徒,也是王國的探險家,是受僱的傭兵團,也是懷揣密信的刺探。

活躍於每個存在戰爭的地方,人數不多但學識超人,既爲自己拿到僱金,也爲國王繪製地圖。

劉綎並未開口奉承什麼父親正值壯年之類沒用的廢話,這個時代身爲將門子弟,一個十六歲男孩上過戰場登城殺敵,過早成熟與對父親天生的畏懼讓他說不出那樣的話。

他只是緊攥着拳頭,半晌道:“陳帥說他正在準備,但似乎不願出兵。”

劉顯擺手笑笑,道:“他準備就行,雲南地方也在準備,出兵,從來不是願不願的事。”

其實要不是南洋軍都督府,劉顯也不會想在現在打這場仗,尤其是以徹底打折上升期的莽應龍爲目的,因爲劉顯很清楚從騰衝衛向西南打過去,搗巢是不可能的。

方圓六百里,能把戰線推到木邦、孟養一帶,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能向西南挺進二百里,把隴川、幹崖、南甸三個宣撫司奪回來,就算不虧。

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道路不暢、山林居多,走出騰衝衛,處處天險處處難,最好的平原土地全部都掌握在緬甸莽應龍手中,其實就連推進六百里劉顯都不敢去想。

但有陳沐從海上登陸就不一樣了,他需要的只是把敵人大軍拖在木邦的高原山區,這纔給了劉顯對進取西南最大的幻想。

“朝廷願不願意,纔是關竅,這場仗要動兵七萬之衆,一年半載,少說花費五十萬兩,朝廷至少要準備一百五十萬兩,爲父只要確定陳帥在做準備,就足夠了。”

劉顯說着斂着鬍子笑起來怡然自得,頜間白鬚緩緩顫動,對兒子道:“陳帥最大的本事不在打仗,而在生財,天底下所有戰事都在賠錢,花費百萬兩空得勝敗。”

“即使廟算有得,那也在今後十年二十年,遺澤子孫,禍在當代。”

“唯有南洋陳帥,他在戰事一起就能給朝廷掙錢,你爹讓你去跟陳帥通氣,問他思量並無他想,就是想問問他,這場仗能不能掙錢。”

“如今既然他在準備,卻又不太想打,爲父估計這場仗掙錢是夠嗆,但保本兒應該還行。”

劉顯說着起身走到窗口,窗外有永昌府百姓綻放煙火爆竹放起鞭炮,老將軍咬緊牙關,“這仗贏了,少說讓緬甸退回平原,木邦孟養隴川南甸都可改土歸流,朝廷願意打。”

“趁老夫還沒死,趁老卒還有精力再戰,就在今年,就是現在,一戰絕西南後患五十年,以莽賊之血告三宣六慰,我大明——回來了!”

大明沒回來,倒是四川的楊應龍來了。

萬曆二年伊始,四川巡撫調播州軍三千自貴州走貴陽府入雲南,雲南最寬廣的官道只有自東向西這條路,兵馬逶迤民夫拖沓,直將道路堵了月餘。

其他諸地兵馬在趕來路上都不能與愛出風頭的楊應龍爭鋒,統統讓路等他先行。

沒辦法,誰讓人家播州土司帶着朝廷加急調令呢?

從播州到雲南,播州發兵三千、工匠一千八百,沿途徵調貴州力役、雲南力役,走到哪都不下萬人,他們運着大批輜重直抵騰衝衛,卸下輜重則險要之地伐竹結寨。

騰衝衛最前沿直與緬甸控制隴川接壤的高地,一身甲冑外罩三品武官袍的楊應龍揮手便有穿破草鞋的匠人拜倒向劉顯獻圖。

楊應龍抱拳正色道:“稟都督,南洋軍府陳都督命在下攜鐵泥而來,伐竹造工事炮堡,隨戰事開始,向南二十里二十里造過去,現今鐵泥可供六十里所用。”

“南洋軍府已奏報朝廷,助安南總兵武文淵之侄武公紀北攻升龍,通河道以輜兵糧鐵泥銃炮甲械,供雲南地方備戰。”

劉顯皺起眉頭,他能看懂炮堡結構,也明白這樣的好處,但……陳沐在想什麼?

他通過兒子之口,給自己分析了莽應龍有多強大,三百萬民十五萬兵,是極爲棘手之敵。

然後與莽應龍的戰事還未開始,又積極投身分裂的安南戰場?

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二十五章 賭注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七十三章 迷茫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二十七章 教堂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十八章 渡海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六十六章 宮廷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三章 狗剩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登記第三十八章 道遠第三百四十五章 愛屋及烏第三百五十二章 喪鐘第二十九章 海盜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第四百七十八章 見多識廣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九十章 草蓆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十七章 玳瑁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一百零五章 箭車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月第五十六章 發熕第十八章 由我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六章 酒館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六十七章 包裹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一百零七章 五街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七十章 躍陣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十三章 錯船第十六章 萬歲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二十一章 下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比劃第七十一章 等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夢想第四十七章 伍端第一百八十三章 亦力八里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二十七章 鐵廠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三十六章 博物第八章 遊擊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三百零八章 回禮第四十四章 黑死病第五十三章 軍令第二百一十五章 會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獅子第十四章 狂病第三百四十五章 桃花源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一百二十一章 困獸第一章 不閱第六十六章 白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一百二十章 賭博第九十二章 舒服第六十四章 不忘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三十章 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