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不才

bookmark

安南的戰事消停了。

自陳沐與莫敬典議和後,短短一月時間,莫敬典擺脫難以攻破的南山陳沐軍,席捲清化乂安,得到兩省糧草補給後再度揮師向東,佔領明軍撤退後的南山,向升龍城虎視眈眈。

這世上的盟約、協議有許多種,但能被長久遵守的只有兩種——於其有利,或無力反抗。

陳沐定下的議和協議當然不會對莫敬典有利,只是等待援軍達成目的的說辭,後知後覺的莫敬典心中不服,卻也只能兵扼南山,不敢再向東進軍半步。

議和以來,他麾下精兵斷斷續續有向升龍投降的,最多時甚至一日曾有四個百人隊從軍卒到軍官,成建制投降。

“他不敢跨過南山了。”

鄧子龍在升龍西南的南定一帶佈防,並無地利,但四通八達的水道佈滿明軍小戰船,因此鄧子龍在判斷戰局上說得斬釘截鐵。

“那些逃到升龍的降兵說,歷經西戰,吞併鄭鬆、潘公績潰軍的莫敬典兵勢不降反升,其麾下八萬大軍陳布乂安、清化直至南山,聲勢駭人。”

“但我料定,他不敢再向東走,這支北朝殘兵軍勢雖重,鏖戰半年不經休整又派來南山,戰力不濟,何況軍兵的家眷盡在北面。”

“這既是其軍勢勇猛的根源,也是其軍兵的軟肋。”

趁着俞大猷女婿鄧銓來與鄧子龍換防,陳沐同鄧子龍帶親兵在南定沿岸釣起魚來,眼看魚兒還未上鉤,他點頭道:“北朝敗兵已無士氣,後面只等朝廷印信發下,若無阻礙,我那化安南爲三分的謀劃,就可成型了。”

“那升龍城?”

鄧子龍可還記得陳沐初進升龍就說捨不得把這安南巨城交給莫敬典,但這城若交給武公紀,武氏就能借此城傾威南山,到時候打掉個莫朝又生出個武朝來,弄不好還要再戰。

“不給,誰也不給,監軍還京時幫我帶了封私信,建議升龍由朝廷駐軍掌控,唯獨主官將帥要廉明,這事就看首相定奪了。”

“能誰都不給最好,一定要給,給武公紀也比給莫敬典好些,那老將在安南積威已久,能再鎮南北七八年。”

“對了——南洋軍此次出戰的賞格,定下來了。”

說起這事,陳沐了卻一樁心頭大事,鄧子龍連忙問道:“多少?”

他們斬及不多也絕對不少,入安南數次歷戰,各部彙總一處,攢下首級功四千有餘,何況傷亡極少,鄧子龍道:“兵赴緬甸之前,宣佈賞格,一定能大振士氣。”

“十五兩,按小旗給,旗官、盾手、矛手、刀斧手、銃手各自有份,此外輕傷三兩、重傷二十兩、陣亡五十兩。”陳沐這麼報着,帶着些許無可奈何的神色對鄧子龍道:“原本還能再多些,不過徵發漁民、徵用商船都要給賞,人家也打勝仗了。”

“百姓與商賈的民船按船隊遇戰給賞,小戰百兩、大戰二百兩;福船運糧兩千石給百兩路費。”

“單我南洋軍府,此戰要費十二萬八千,若合糧草所耗,用米糧輜重九萬七千,合算二十二萬五千兩。”

“這麼多!”

鄧子龍連魚竿都丟了,氣憤道:“百姓漁船作戰出力,給賞天經地義,那些商船隻是運糧,朝廷戰時徵調,還需什麼好處!”

陳沐一看鄧子龍這樣便仰頭大笑,招手道:“坐下坐下,本是用不到這麼多,耗錢大頭在輜重上,咱的軍兵吃得好啊,你看看劉帥從四川雲南來的兵,人家吃的什麼,兩餐稠粥白米醬菜管飽。”

“軍府衛旗軍早起稠粥一碗肉乾二兩,飯後飲茶一碗;晌午白飯一碗拌半兩豬油、鹹魚二兩、泡菜與肉乾二兩;傍晚白飯稀粥各一碗,鹹魚一兩、泡菜一兩、肉乾二兩合食;隔日早上還肉乾換雞卵、鹹魚、泡菜。”

“第三日,就有瓊州新打的活魚活豬裝船運來,數目不多,但總能讓旗軍嚐個鮮,你不會真覺得咱吃的魚都是從這邊撈的吧?”

陳沐說着自己都笑了,道:“俞帥的兵,那大肚漢一頓能吃十八兩米還喊餓,軍府衛旗軍到夜裡還能拿藏起來的食兒嚼着吃,咱一萬出頭的兵,兵糧耗費能跟人家五萬軍糧比。”

“咱打仗呢,這都出國了,兵糧從採買到運送,不都是人家商賈給運的?願意開船出入這生死之境,就已經是忠義了。”

陳沐說着也撂下魚竿,很是自得地笑笑,沉吟道:“熙熙攘攘皆爲利,就算摻了利,那也是忠義,這次不給人利,人家幫着購軍糧運輜重,打緬甸還會給你運,再往西呢?”

鄧子龍歪過頭去,對,熙熙攘攘皆爲利!

他坐下來,不他被陳沐這套說辭說服,他還是打心眼裡覺得那些奸猾的商賈不可靠,朝廷徵發個徭役還要錢,要錢就算了,一船四百兩!

跑一趟船是自己堂堂南洋軍府二品都督僉事一年的俸祿!

他側着身子,胸甲抻着他不能再向陳沐這邊偏,風水先生滿臉不爽地輕錘胸甲,問道:“依大帥的心性,這次賞格大方,漁民商賈皆有份,鄧某倒有別的看法。”

“摻了利,商賈也是忠義;摻了利,大帥也是大方。”

鄧子龍再將身子偏回去,微微揚着下巴用稍帶睥睨的眼神看向陳沐,並沒有侵略性,只是一副‘我看破你了’的模樣,慢悠悠道:“大帥大方,還是因爲這仗賺了吧?”

“哈哈哈哈!”

陳沐仰頭大笑,還是鄧子龍懂他,他起身伸起懶腰,兩條胳膊振奮地向後擺着,滿面藏不住的自得之色,對鄧子龍挑挑下巴道:“猜猜,賺多少。”

“三十萬?”

鄧子龍不確定。

陳沐搖頭道:“再往上。”

“三十五萬?”

陳沐不想讓鄧子龍猜了,嗤笑道:“陳某是什麼人,豈會因三五十萬兩白銀高興成這樣?我算過,三年之內,三百萬兩保底,三年之後,倘若戰局沒有變化,單單安南北,依然能給朝廷帶來七十萬兩收入。”

“花梨、烏木、蘇木、紅木,百斤一千通寶,別的不說單單蘇木,在大明百斤十兩;豆蔻、肉桂、沉香,百斤五千通寶;魚翅、鹿筋、香螺頭,百斤萬二三千通寶上下;更別說還有犀角、玳瑁、燕巢、象牙等高價物事。”

“我與武公紀議定,升龍開阜,簽下二十七處林場、十三座礦山、八座獵場、六十里海岸及紅河百年,畢竟得人之魚不如取人之漁!”

“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人,武公紀治下尚未編戶齊民,但我估計有民七十萬是少數,而陳某不才——”陳沐裝模作樣地拱拱手:“正是大明五嶺以南第二大棉布、錦緞、絲綢織造商。”

“同時也是五嶺以南第二大瓷器、珍珠、銅器、鐵器、銀器、金器倒賣商。”

“還是從京師東華門到西華門,繞寰宇一週天下第二的軍器批發商。”

“以上,都沒有第一。”

“我上百萬兩的貨都壓在濠鏡賣不出去,紡織廠還是不停地織,眼看就玩不轉。”

陳沐束手而立,笑道:“安南來了。”

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一百六十九章 騰驤第二章 都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第五章 黃犬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十四章 記功第七十四章 征塵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七十六章 五島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五十二章 攻寨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二百四十三章 培訓第六十五 換鐵第八章 萬曆第七十三章 舉人第五十七章 述職第二百三十九章 另一個世界第二十四章 好壞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二百九十九章 裝飾第二百五十六章 園丁第二百九十二章 野性第六十四章 海波第十一章 買賣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四百零四章 計算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下第一第六十七章 有珠第二百六十六章 秩序第五十章 炮操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八十二章 李氏第四百八十九章 哨兵第三十四章 乾淨第八十五章 書信第八十五章 無愧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九十九章 四艘第二十七章 漁船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一百一十九章 食鐵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五十三章 摧枯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四十九章 乂安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洋第九十八章 大略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五章 五月【讀者‘仲權黃家瑞波丘‘生日快樂’】第二百九十三章 黑蛇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八章 養子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四章 杉木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寶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八十六章 炮彈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復仇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兩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二十一章 手銃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二十三章 匠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八十五章 吃奶有功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四百五十二章 好運第六十四章 搬山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