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標準

bookmark

一進衛港,觀巡諸製造司,陳沐就知道關尊班提議軍械改良的原因。

制定新的章程,確實已經勢在必行了。

與創新關係不大,和生產力相關聯。

赤海艦到港時,數艘大福船正在碼頭卸貨,從南洋、廣州運來的木料、金屬,搬下船後直接裝上馬車,奔走在四條通向衛港內的木軌,一路疾馳的車馬不斷。

遠遠地就能聽見衛港內蒸汽機隱隱轟鳴,陳沐覺得衛港裡軍匠、工人應該戴上棉花耳塞幹活。

長久在這樣的場合做工,對耳朵和腦子都不好。

“誠如帥爺所見,車牀、錘鍛,各司使機器越來越多、手工越來越少,前年所造軍械兵甲,不分水火,其中全用機器所造部件僅佔一成三分;半機器半手工,也僅有兩成七分而已。”

關尊班引着陳沐巡行各司結束,待入了衙門,這纔對陳沐細細報來。

“去年蒸機制式稍改,能帶起更大勁頭,已勝過水力,各司皆多裝蒸機,如今火機已堪堪佔了七成,機器所出部件已近三成,算上半機器半手工,則已超過半數。”

火機指的是蒸汽機,香山匠人是用水利機械起家,所以有這樣的稱呼。

就現有蒸汽機而言,哪怕只是在軍械製造上,也遠達不到全面步入工業化,但三成部件機器製造,在陳沐聽來已經非常可怕。

“過去手作軍械,長短有偏差、輕重有不同,全賴匠人熟練與否,其善者可與規制毫釐不差,不善者窮其心力,一分深的照門仍能打出深淺,難以合用。”

“現在機器錘鍛有力、切削有方。”

“帥爺總說的標準化,如今少數機器已能達到分毫不差的標準化。”

關尊班論手藝不如老關匠,但管理軍器局與革新的點子上卻又勝過老關匠,他露出自信並自豪的笑容,只是陳沐當面多有矜持,道:“以手藝最好的軍匠,用手做出機器,再以機器切削打製出新的車牀配件或鑄造模具,裝出新的機器。”

“如此往來三次,構件精密直至不得寸進,造出軍械,亦爲同一標準。”

關尊班說着隨從吏員提出兩杆鳥銃,輕拆下銃機與木質銃牀上兩枚四方鐵榫遞給陳沐,道:“大帥請看,這是過去的手造銃鐵件,前年所造。”

接着他又遞出另外兩枚看上去同樣的鐵件,道:“這是現在的卡榫。”

陳沐在手上將先後四枚卡榫一一比對,頷首讚許地對關尊班道:“這一年多,你做的很好。”

創造,整個世界只有陳沐才能接近憑空創造出新東西,別人不能這樣犯規。

生產力進步,舊有生產方式與現有先進生產力發生衝突,人們纔有發明創造的主觀能動性,有了方向,發明創造纔是水到渠成。

四枚卡榫雖小,但足以向陳沐證明軍器局兵器改良的原因,如果說兩批卡榫有什麼區別的話,那隻能說前面兩枚卡榫看起來一樣,而後面兩枚卡榫則完全一樣。

一葉知秋,如果銃機也是如此,舊零件就已經不能再與新銃機通用,不論如何,都要制定下新一批兵器的規格。

“我明白了,說說各類兵器吧,你送過去三種鳥銃都是燧發,它們有什麼不同?”

盔甲、攜行具以及碗壺之類的東西,陳沐也不是不關心,只是那些東西一看就知道原因。

鐵碗好製作,但造價高、重量大,相比肯定要選擇木碗;鐵、木、竹製水壺,自然也會選最輕、製造最簡單的竹筒水壺。

至於盔甲則單純是形制上有所不同,增加內襯護墊這種是都有的制式化改良,選擇餘地不大。

關尊班點頭,命人將鳥銃與銃刺取來,對陳沐道:“木銃牀同過去沒什麼不同,只是增加了帥爺說過的銃託,更利手持肩抵,雖然增加銃牀一半工費,但讓鳥銃長出八寸,使用銃刺與刀劍對格時更有利。”

“如果帥爺認爲這樣的銃牀可行,今後便以此爲例,製作新的銃牀。”

“新銃的銃擊沒有分別,仍爲燧發,常吉先生前月曾從北京送來一副圖紙,以增添子銃類似佛朗機的形制在後裝彈,以求速發輪射,不過那樣的銃打放稍有漏氣,射近力弱。”

“軍器局已打造成樣,與同有此患的輪發手銃同送海軍講武堂兵器科,由那邊格物。”

“而且即便以現有手工避免漏氣,所費工時也遠超鳥銃。”關尊班顯然對趙士楨的新玩意並沒多看好,旋即說道:“新銃所改在銃管,這也是有講武堂兵器科吏員所助。”

陳沐挑挑眉毛,一說與佛朗機形制相似,他腦海中就已有大致模樣。

他也明白,能設計出來與造出來是兩碼事,而能造出來與大量生產列裝部隊,也是兩碼事。

不過陳沐對此還是欣喜的,他點頭道:“後裝、速射,是大勢所趨,但必須保證威力,這個路沒錯,先設計着。”

“銃管改制?”陳沐狐疑地問了一句,這才擡手張開五指,輕壓桌案後才擡起來道:“五千兩,誰能把後裝步銃漏氣解決,賞白銀五千兩,你接着說銃管。”

關尊班點頭記下後拿兩根銃管遞給陳沐後解釋道:“講武堂與軍器局注重實驗,過去鳥銃發三錢彈、裝三錢藥,銃管精工、火藥細顆後三錢彈與三錢藥威力過大已不合時宜,遂使學員測試裝藥多寡、銃管長短對威力影響。”

“爲保證殺傷,講武堂實驗爲畜身被甲,三十步破甲穿肉、四十步破甲翻肉、七十步穿肉或翻肉,依次記錄,達到如此威力,再更改施放藥量多寡。”

他所說的翻肉,其實就是空腔,而且是鉛彈留在體內那種,因爲有時候即使鉛彈形成空腔,依然有力量從另一邊透體而出。

陳沐輕輕笑,七十步殺傷無甲敵人,關尊班還挺會想的。

這個距離對鳥銃威力而言不要太容易,可關鍵是打不準。

他是玩鳥銃的行家,不說最好,也絕對稱得上熟練射手了,七十步外讓他一銃就打中人,說真的,機率和莽應龍現在跑到南洋衛港投降是一樣的。

兵器精度還比較可靠,但火藥能量不夠,超過四十步打出去都是拋物線,即使算好提前量,擋不住有風把十一克的三錢彈吹跑。

就算無風、精於計算,端着九斤重的銃瞄準,那麼遠的距離,手上偏差毫釐,鉛丸不知飛去哪裡。

七十步,超過百米了。

多打幾銃,他還可以試試,也只是試試。

“最終定銃管闊二分,放四錢三分彈,銃管原長三尺七,現短二寸,原銃柄長四寸,現增四寸,合四尺四寸,裝六種銃刺哪一種,銃長都爲六尺。”

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一百二十章 共治第八章 萬曆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七十六章 斬棘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想第一百零三章 碾碎第七十六章 回頭第十六章 佳餚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四百九十三章 鎧甲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三百零八章 義軍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丈第八十九章 將門第六十二章 督軍第八十章 夜襲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六十四章 十倍第二百四十五章 捋毛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十章 學習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二十三章 順天第五十章 引商第十八章 界碑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九十四章 雪崩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章 船舵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一百二十一章 劃地第三百九十章 墨灣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可避免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二十六章 節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罰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二十九章 放銃第四十七章 重銃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一百二十五章 進忠第十三章 神威第六十八章 鼓舞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五十章 海難第四十章 大亂第十二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三百三十五章 斬棘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耀眼第十九章 攻玉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五十九章 裡甲第一百五十六章 獅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山倒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七十五章 分贓第二百章 飛翔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二十九章 森林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二百零八章 快跑第八十六章 指揮第五十三章 蠻獠第九十七章 碰撞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九十一章 虎鷹【盟主加更】第五十八章 傳信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二百二十三章 賺城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三十七章 沒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八十三章 陳學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