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攻寨

bookmark

新江鎮東街牌坊,木門被從鎮子裡上了栓,從外很難打開。

叛軍兵力本來很多,但昨日與伍端軍短兵相接數陣,傷亡很大、逃兵很多,如今大部又出鎮襲營,留守不過堪堪數百,能在第一時間發現鎮東衛軍營兵襲擊的更少。僅僅據屋頂以硬弓攢射一陣,便被陳沐所率鳥銃手打的屁滾尿流不知逃哪兒去。

剩下最大的難題,便是如何通過這面以牌坊爲基到處對其木牌的大門。

“炸開這屌門!”

摧城攻堅,參與東南平倭數戰的鄧子龍比白元潔他們有經驗的多,讓人挖空一截木樁,外面用十幾根木棍綁實了斜立在門外十幾步,從其部下十幾個火銃手身上收到幾十斤火藥,放進大石塊就組成簡易臼炮。一聲怒罵點燃引線,片刻後一聲爆響——牌坊木門、木質臼炮,全碎成漫天木屑。

陳沐只覺得營兵真特麼富得流油!

當陳總旗還因自己身上帶着五十個小木筒而沾沾自喜時,鄧子龍的營兵鳥銃手出戰前每人攜三斤火藥,百五十顆鉛丸。

營兵衛所軍呼嘯而入,橫掃新江鎮東街屋舍,叛軍在街口一見他們將木門炸開,便丟下兵器四散而逃,口中紛紛大聲叫喊:“明軍入鎮了!”

“明軍來啦,快跑!”

“快告前軍,被包圍了!”

處處雞飛狗跳裡,陳沐引旗軍及鄉勇逐門逐戶清查鎮中,當心埋伏。儘管不論鄧子龍還是白元潔在心中似乎都沒這麼一點兒警兆,但他還是想着小心爲上,畢竟是對付上千敵軍,一旦出了紕漏就要付出人命代價。

後來他才知道,這不是因爲鄧子龍與白元潔粗心,而是他們的判斷力比陳沐強。

叛軍是真驚慌失措,丟了滿地的兵甲做不得僞,更有人在營兵快追上他們時直接跪地求饒,轉眼新江鎮宣告攻破。

明軍自新江鎮東街進、西街出,揚眉吐氣,收降亂軍二百餘,還繳到十幾匹叛軍來不及帶走的戰馬。

衝出新江鎮,鄧子龍與白元潔合兵一處,兵勢千餘之衆,派出探馬飛騎西奔而走,不過片刻便望明局面回還,道:“伍端已退軍十里,重整防線,敵軍千餘佔據營寨!”

這時候就連陳沐都能看出來,攻守勢易了!

叛軍後方新江鎮被攻破,他們無險可守只能躲進伍端先前的營寨,伍端軍此時因白元潔先前放出的傳令軍士告知他們率部襲擊新江鎮後部,以欲擒故縱的手段向後撤軍,雖然丟了一座營寨,卻通過兩側山谷、東西兩部千餘兵馬將剩下新江鎮所有叛軍圍在伍端部先前搭出的營寨負隅頑抗。

“頑抗,有意義嗎?”

陳沐帶着鄉勇旗軍圍堵在營寨西南角外,指揮鄉勇扎出木牌列於陣前,爲十幾名鳥銃手提供射擊掩體,槍矛外圍倒扎出一片倒刺防備敵軍衝鋒,就看白元潔部下的蠻獠營軍士與鄧子龍營兵各自幾人搬着一座佛朗機炮推至陣前。

不過這次放炮就輪不到陳沐了,他正督着部下鳥銃隊在木牌掩體後不斷精確射擊營寨牆上露出身子朝外放箭的叛軍,雙方到處是箭矢攢射,身前的木牌不斷傳出‘哚哚’中箭的聲音,似乎在叛軍弓弩手的視野中,他們是箭雨的頭號目標。

“小心箭矢,放!”

砰!砰砰!

雖然纔不過參戰三次,陳沐已經注意到一個此前他不曾考慮過的現實,火器並非無敵。在過去他對明朝稍有了解,甚至在固有的記憶中執拗地認爲明朝既然有鳥銃、火炮,爲什麼不全軍都裝備鳥銃、火炮,這樣還能被女真擊敗嗎?

事實上如果明朝人真像這個想法,就一定會被擊敗。

精準射擊的鳥銃很重要,重大殺傷的火炮也很重要,但僅僅依靠這兩樣是不足以制勝戰爭的。

陳沐麾下石岐的鳥銃隊在新江鎮的戰事中斬獲頗豐,平均三顆鉛丸便能殺傷一名敵人,而長弓旗射出五支箭矢也未必能命中一名敵人,何況即便命中,長弓也未必能讓敵人失去戰力。

但鳥銃的射速太低,鳥銃隊射一輪,長弓手已經四五支箭拋灑出去,不能命中敵人,也能讓敵人膽怯,給鳥銃隊帶來可乘之機。

轟!轟!

兩聲炮響,營寨一側被炮彈巨大沖力轟出缺口,困獸猶鬥的叛軍自缺口舞長刀驅長矛衝出,接着被長弓箭雨射成篩子,隨後兩尊佛朗機炮再度發出怒吼,碾出一條血路,鄧子龍揚刀喝道:“降者不殺!”

營兵紛紛高喝:“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巨大的吼聲震徹戰場,壓住營寨中慘烈的哭號,寨牆上叛軍潮水般撤下去,沒過多久,有十餘日赤手空拳自營寨缺口走出,手上提幾顆頭顱灰頭土臉地走進明軍陣中,接着進入營寨傳達明軍收降的消息,寂靜的戰場上能聽見營寨裡一片叮叮噹噹的聲響,數百人丟下兵器緩緩走出營寨。

“吾皇萬歲!”

不知是營兵哪裡先喊出這樣一聲,隨後整個新江鎮上千明軍似山呼海嘯般高唱皇帝萬歲,人人將兵器舉過頭頂,甚至有人跳起舞來。

陳沐無暇加入這場屬於明人盛大的狂歡中,彷彿成了被略去的背影,摘下鐵笠盔順手拔下嵌進盔頂的弩矢丟到一旁,依着木牌緩緩坐下,眯着眼睛看向空中刺目的日光,長長地出了口氣。

他的後背溼透,只想等仗打完,找個地方好好洗涮一番。

邵廷達湊過來數着他這場仗刀下取走幾條性命,還扯着左胳膊上被叛軍劃出的口子擠眉弄眼的道:“沐哥你看白千戶部下那傻屌給俺包的,這什麼玩意兒啊!這麼大的口子,回去邵爺爺可得讓程醫生好好縫兩針!”

再沒誰比魏八郎還活躍了,彷彿是記得上次黑嶺因爲陳沐受傷沒趕上趟被白元潔扇了一巴掌,這小子一手拿倭刀一手揣着懷裡洗淨的麻布,圍着陳沐轉了好幾圈,這纔有點失望地道:“哎呀,總旗怎麼就沒受傷啊!”

像丟了多大討好陳沐的機會一樣。

叛軍怎麼就沒砍死這個死小孩呢!

新江鎮,豎起明軍鑲龍紅日旗。

注:

1.鑲龍紅日旗只是明軍軍旗的一種,來源於明代畫家仇英的《倭寇圖卷》,同爲南方軍隊,儀制上當大體相似。

2.炸開這屌門——原話爲‘踏開這屌門’出自元曲《李素蘭風月玉壺春》

第三百三十一章 核心第四十一章 賑災第四百零二章 幫助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任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八十四章 家匠第八十六章 陳條第六章 試射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二百三十六章 傳染第二章 南洋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五十五章 仁義第三十五章 徹查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四百七十一章 錯覺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一百三十三章 環境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二十四章 灑銀第二十五章 如願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六十二章 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選侯第八十九章 春寒第四十六章 方陣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一百五十章 移民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四十二章 信心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一百零四章 六部第十二章 挖坑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二百一十六章 鐵廠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吝第九十一章 情報第四十章 大亂第八十章 準備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六十七章 來襲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三百九十一章 北亞第二百七十章 塞城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三十一章 穗槍第四十章 聯軍第一章 明朝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稿第六十二章 他們第七十章 軍心第九十四章 活水第七十章 躍陣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二百九十章 銅甲第一百四十四章 暴脾氣第四十四章 挺美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三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一百三十一章 萬勝第六章 大米第六十五 換鐵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二十一章 下官第八十八章 燕歸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一百零九章 防務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二百一十五章 失落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三百二十八章 有緣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一百一十五章 水雷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一百二十五章 文獻第一百三十章 佔地第五十九章 壓軸第二十一章 胡安第四章 杉木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九十三章 遺產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八十九章 鼓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