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遺產

bookmark

陳沐沒想到,張居正對海外安排來得這麼快,宴會的主要目的並非是議塞北戰略,那只是開胃菜。

朝臣對國家利弊遠比陳沐想象中要清楚的多,他們知道什麼對大明有利,海外市場太大,影響已經不是單純的官商、商賈、百姓這樣明顯的階級區分,而是對整個大明,由上至下都有巨大的利益。

甚至就連那些原本被陳沐開海影響到的人,他們當今能撈到手的利益都比過去要大。

大明依舊不是傾向海洋的國家,主要關注點依然還是國內,但由國家去主導海洋利益,就像巨人揚沙一般,甚至不需要併攏五指,只要從指間漏出的那一點點沙子,都比孩童兩手併攏揚起的多。

這是南洋軍府述職的後續,或者說這纔是真正的述職,不是對徐達像那樣真摯無畏的情緒,也不是對小皇帝類似覲見的述職。

這隻關乎帝國利益。

六部重臣俱在,南洋軍府四年所得已在朝議中大致托出,沒說的諸位大臣也早先在信報中明瞭。

吏部尚書張翰首先發問,道:“南洋軍府的開拓朝廷有目共睹,所轄土地給朝廷帶來財貨已天下皆知,先軍府管轄有朝貢國、屬國、轄地,南洋大臣多次奏上手本請朝廷分封藩王鎮守各地,將來還會有藩國,現今四年得失想必陳帥心中已有定論。”

張翰也老了,他本就比譚綸年紀大,官位一直晉升,但人言語上卻越發謹慎,他向張居正拱拱手,這才說道:“內閣認爲南洋軍府已不足以治理龐大土地,重新整編迫在眉睫。”

老上司雖然言辭嚴厲,但目光一直溫和地看着陳沐,南洋軍府是陳沐一手拉扯至如今局面,朝廷有這方面想法並不奇怪,畢竟體量已經太大,幾乎控制着相當於小半個大明的土地,別管是擔憂還是效率,都會有所考量。

不過顯然,老爺子更在乎的是陳沐的想法,包括張居正在內,所有人也都在看着陳沐,都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張翰認爲陳沐最有可能是做出無可奈何的神色,勉強同意朝廷的想法。

卻沒想到陳沐擡起一隻手,做出舉手的動作,爽快道:“我同意,我認爲不單單南洋軍府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更要從朝廷考慮,這正是在下此次還京想同朝廷諸位國之肱骨商議的!”

“閣老。”陳沐說着對張居正拱手道:“在下需要一幅世界輿圖,可否?”

張居正對陳沐放權的表現比較滿意,頷首揮手,道:“陳帥可暢所欲言,我等老臣對國中事務詳盡,海外卻都比不上你。”

陳沐笑着對衆人恭維道:“那只是在下榮受皇命出海罷了,若換做諸公,定有更高見底!”

他以爲張居正府上僕役會推來一副懸掛地圖,卻沒想到遊七入內行禮後,一衆僕役魚貫而入,搬來六頁寬約二尺的豎長屏風拼在一起,正合作一副天下輿圖,張居正笑着介紹道:“此上爲萬曆元年南講武堂天下輿圖在國中臨摹的墨印,聽說已在江南流行起來。”

張居正說罷,便叫人清理宴席,隨後重新擺桌案,離輿圖近些,以防看不清楚,桌案上沒了熱菜,換上瓜果茶點一類,雖是隆冬,但他們案上依然有不少菜品。

那一抹綠色,讓陳沐無端想起數年之前引領自己逛鵝灰池,將黃瓜掰開輕嗅的隆慶皇帝。

陳沐一直端詳着這幅輿圖,上面最精細的是廣東及南洋,國中則稍簡,塞北與中亞非常潦草只有大致輪廓,倒是歐洲諸國比較精細,那是他們從葡萄牙商賈處取得歐洲多份不同年份地圖,選取其中精細之處謄抄臨摹製成。

講武堂對近些年的地圖有個共識,別管哪一年成圖,在大明廣東、南洋以外的地方,都並不準確,只能當做參考。

新明島與幾內亞,兩座巨島在地圖上只有一點點,甚至還沒有過去叫民都洛島的軍府衛在輿圖上顯示大,從這兒就可以看出楊兆龍的工作量了——但凡他走過的地方,派人送去軍府,軍府呈交講武堂,地圖科的研究纔會依照其地圖比例加入天下輿圖。

存疑的地方都是陰影。

這也是他這次回國想要與朝臣議事的初衷之一,大明向海外開拓的潛力還很大,單靠他一個人是不足以將這份潛力激發的。

他對衆人行禮,這才說道:“海外貿易帶來的利益,諸公都已知道,國朝還要向海外繼續開拓是毫無疑問的事,這四年來,在下任職南洋大臣,算達成當年初衷,爲國朝在海外尋找新的道路,以供給朝中取用。”

“那麼現在陳某的工作就做好了,接下來就要靠朝中諸公的了。”

“首先如今的海外環境,容在下爲諸公講述,我們的對手都在兩邊。”陳沐起身指向地圖上歐洲諸國聚在一起的版圖上,道:“以這幅圖來說,大明的東邊,隔海歐羅巴諸國;西面,海陸相連爲西域諸國。”

“我們的對手都在東邊,歐羅巴諸國,他們與我等有本質不同,不在膚色面容,其國均信教,過去這個世上有兩個偉大文明,一爲我華夏文明,二爲阿拉伯文明,歐羅巴諸國組建十字軍,表面上說爲了榮耀,實際發起東征是爲了富貴。他們在戰爭中吸收阿拉伯文明優秀文化,吸收過程中出現第三個文明,歐羅巴的窮光蛋們科技進步了。”

“葡夷,都知道他們,漂洋過海在幾十年前便抵達大明,止步於濠鏡,因爲窮困弱小,他們是歐羅巴最早發起航海的國家,它不是大明的對手。”

“葡夷只有這麼一點,在航海中爆發出非凡的潛力,從一個極端窮苦的國家變成極端富裕的國家,在大明遇到它時,它就已經衰落了,他們在海外幾乎沒有殖民地,因爲其出海時天下沒有對手,國力也不足以支撐強大的侵略軍團,所以致力於開設商站,其國策爲掌握東西貿易。”

“一段時間裡,他們做到了,完全掌握東方香料、絲綢貿易,在世界各地開設商站,並有多個總督控制,離大明最近的是其駐印度果阿總督。”

“但久貧乍富,其國貴族只知揮霍、地主有地不耕、其民有工不做,都向往海上搏一場富貴,各地總督只知搜刮財富不關心治理,金銀財寶在掌中過手,便拱手送給別人,據我所知,其國負債巨達三百萬枚金幣,向西班牙尼德蘭地區銀行家借貸,承擔兩成半的利息,其國商船運貨後不得入其國都里斯本貿易,反而要去尼德蘭貿易。”

“馬六甲、獅子國,就是在下用不足五萬兩的綢緞等貨物,從其國果阿總督手中換來,這個國家是我們的經驗教訓,只懂征服不懂治理,只顧眼前富貴不顧本土發展,是必將衰敗的。”

“大明是葡國好朋友,不能隻眼睜睜看着它衰落、滅亡什麼都不做。”

陳沐眨眨眼,笑道:“大明有義務也有責任去接收它所有海外遺產!”

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一百二十八章 禁軍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五十七章 禮畢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七十六章 扒皮第二章 南洋第七十二章 三廟第三十六章 長劍第二十六章 解急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八章 外人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二十七章 瘋子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四百零一章 行吧第一百零六章 有緣第三百三十九章 壯勇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放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三百一十二章 哭甜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防備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四十章 面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炒花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二百八十章 吸納第十五章 軍宅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六十六章 兵書第二百五十六章 正直第三百七十八章 送牛第一百四十二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章 總督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第六十七章 枯骨第十四章 恐懼第六章 酒館第四十二章 監軍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二十八章 賠償第三百零四章 佈陣第六十七章 愈烈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二章 佳音第五十九章 初犯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二十九章 光明第二百一十三章 搗亂第二百一十六章 堅韌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七十八章 可破第十六章 眼鏡第二百六十七章 請降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九十六章 百戶第三百三十章 拜見第三十一章 仇恨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二百七十一章 雨露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一百二十五章 戎服第二十六章 澳門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二百四十章 願景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二百零四章 報復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二百章 飛翔第四十九章 滿弓第一百二十三章 茶館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三章 黑話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三百一十六章 稍安勿躁第四十九章 戰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飛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