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得水

bookmark

陳沐說:“這很公平。”

他並未像邵廷達想象中那樣氣急敗壞,甚至樂見其成地對白馬酋長提供一切便利,當場同白馬聯盟的八位首領簽訂了一份協議。

協議准許白馬聯盟八個部落從深山中走出遷入阿港,在道君廟北方建立村莊,成爲此地百姓。

在這一基礎上,陳沐向白馬聯盟提供二百萬可可豆的貨款,其中有百萬借款與購換安達盧西亞母馬的差價款項,供其向北方各部落貿易,同時雙方也做出約定,白馬聯盟需在六個月內將必需品外的貨物賣至阿港。

所取得利潤將用於購置包括五百杆火繩鳥銃在內的千戶所軍需及明軍教官的訓練費用,白馬聯盟在六個月後將改編爲常勝左千戶所。

協議中阿港首次更名爲常勝縣、常勝港、常勝鎮、常勝衛四個行政區劃。

陳沐一直打算給阿卡普爾科更名,正如西班牙人無視印第安人對地方的稱謂而起自己的名字一樣,他認爲自己也沒必要跟隨西班牙人的腳步讓這裡繼續沿襲名稱。

這是一個極好的契機,隨着白馬聯盟從深山中遷出,常勝之地的百姓已至兩萬四千有餘,如果算上南方的山野部落,人口將膨脹至四萬。

即使在明朝,人口接近萬戶,也是不小的縣城了。

對於白馬的奇思妙想帶來倒賣生意,陳沐並沒有眼紅,他設計的經濟環境出現漏洞,別人找到漏洞是別人的本事,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格局小,沒有往常勝以外的地方着眼。

不過此時此刻,這也不是那麼地重要,這是一錘子買賣的活計。

限於可可樹的生長環境,使用可可豆作爲貨幣的地方只有原阿茲特克領地的中部地帶,在常勝縣的推行下,很快可可豆就會退出這個範圍的貨幣體系,到時候倒賣自然也就無法牟利。

他更在意的是白馬聯盟,見識過明軍戰力的他們幾乎不需要規勸便同意落戶港口成爲百姓,人口大規模涌入常勝縣自然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治安壓力、物價變動、生存壓力纔是他更需要擔心的。

比起白馬聯盟八名首領的長途跋涉,狀元橋的鄭屠就輕鬆多了,那邊不興靖海服這類用於工作的耐磨服裝,連同鄭屠一道趕來的二十三名部落酋長與他們的護衛穿着一水兒的明軍制式鎧甲,天氣再炎熱也不脫。

用明朝人的話來說,狀元橋的鄭屠是飛黃騰達了。

在過去,鄭屠只是一個小部落的酋長,隸屬於被邵廷達起名爲‘內子陪兒子’、麻貴稱之爲‘伊族人’的大部落聯盟。

這個部落聯盟起源於西班牙人自墨西哥向北開拓的征服戰爭,一個個不願意臣服西班牙人的部落向北逃難,使伊族人變得強大,成爲阻擋西班牙人北上的印第安血肉長城。

組織鬆散的伊族聯盟在長久的戰爭中佔據了狀元橋南北千里、東西近三千里的龐大土地,其中的所有部落只有一個目的,生存。

鄭屠只是數百個村落中並不出奇的一個,但他的時運來了,這時運就是麻貴與邵廷達。

在與麻貴的交往中,使他成爲明軍的一員,而在迷航的邵廷達爲原住民奪回狀元橋的戰事中,失去領地與部落的鄭屠不但收復失地,還在伊族西部聯軍中取得極高的聲望,成爲伊族西部百餘部落的戰爭領袖。

當麻貴在狀元橋南面設立金城縣,伊族西部聯盟便成爲金城縣的屬民,在外部環境上金城要比常勝縣好得多,上百個大小部落多達十四萬八千有奇的百姓在陳沐同貝爾納爾的交戰中由金城知縣吳中行登記黃冊,分派土地。

吳中行最後還是選擇陳沐提過一嘴的金城來命名自己的縣城,因爲登記黃冊的過程中他們就發現了金礦。

似乎所有明朝人都沒有陳沐那麼高的藏拙心理,幾乎在金城縣剛剛確立的時候,吳中行便派人教授鄭屠耕種、燒磚;麻貴則教授鄭屠諸般農具如何使用與構造,毫無保留地將這些‘雕蟲小技’交給百姓。

陳沐在衙門裡聽着鄭屠部下長腿熊的報告,緩緩點頭,這個長腿熊是鄭屠麾下上百個部落裡漢話說得最好的人,如今已經在教授別人言語了。

沒有戰爭的影響,金城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陳沐有理由相信,大明王朝的進士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任何人都有貪污、發牢騷的才能,不單單文人,別管武官還是尋常小吏甚至走卒販夫,只要有機會任何人都能把貪污與發牢騷做得很好。

但不是每個人都像進士們一樣能治理地方。

“吳知縣還帶我們與北方的黑腳人打了一仗,大獲全勝。”

黑腳人?

又是個新的部落聯盟……陳沐沒覺得是小部落,因爲衆多小部落是沒有名字的,何況能與英勇善戰的伊族人作戰,那也只有部落聯盟才行了。

陳沐問道:“是黑腳人進攻你們了?”

金城沒有多少守軍,不過萬曆的幾條戰艦停在那邊躲避戰事,還有些禁軍,如果他們加入戰爭取勝沒什麼特別。

“沒有,吳知縣聽說黑腳人在過去幾十年常常擄掠我們的百姓,就向黑腳人傳信宣告天朝恩德,過去發生的事既往不咎,讓他們把擄掠的百姓速速送還。”

長腿熊撇撇嘴,牢騷道:“我們都說這樣不行,沒有人聽的,可吳知縣非說要出師有名先禮後兵,後來果然黑腳人沒聽,還把派去送信的人殺了。”

“吳知縣就召集各部落組建聯軍三萬,他還讓我們向黑腳人散佈消息,說有三十萬大軍。”

這話讓長腿熊說起來處處槽點,聽得陳沐都撇嘴,不過吳中行敢發兵倒是正常,這世上就沒哪個知縣受得了別人擄掠他治下百姓,這比扇他兩巴掌還狠呢。

他提點道:“這叫號稱三十萬。”

“對,就是號稱三十萬。”

“那後來呢,怎麼贏的?”

長腿熊笑道:“吳知縣領兵一萬守在北方邊境,兩萬人用戰船送到北方,黑腳人向南集結兵力防備我們的三十萬人,被兩萬從西打到東,吳知縣那邊沒有交戰他們潰散了。”

“後來黑腳人各部落把是我們的、不是我們的奴隸都送回來,兩萬多人,吳知縣這才罷兵。”

“我們啓程時,他正打算招降黑腳人。”

陳沐聽得忍俊不禁,這知縣讓吳中行做的,聽起來這治政軍爭都挺如魚得水。

第四百一十三章 知府第三十四章 數目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三百一十九章 啓發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六章 大米第一百一十五章 頭題第九十七章 君瓚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一章 丁家莊第三十三章 貴族第七十八章 標準第四百八十六章 忌憚第十章 送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義務第八十四章 置換第二百八十六章 汗國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十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七章 盟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西第四十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地記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二百六十一章 血統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五十八章 紅果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竅第五十六章 萬全第十章 不吝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一十三章 得失第一章 香山第十章 走廣第五十八章 唯我第四百七十七章 就不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二百八十七章 親戚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四百三十二章 暴風第一百九十八章 飯鍋與勺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水門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七十六章 急行第二百一十四章 占卜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十章 不吝第二十四章 熱土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七十一章 截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角貿易第二百三十三章 沒用第三十一章 電報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五十八章 下限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四十章 炮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一百二十九章 歡迎再來第五章 競賽第九章 烏合【早上好呀穿越者!】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三百八十八章 青龍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三百零六章 峰區第六章 毒打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一百五十七章 信任第五十二章 惱火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七十一章 等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自在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洋邏輯第一百八十六章 亂第二百六十三章 圍樓第五十二章 爭論第六章 倭婆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七十章 軍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畫師第三百零七章 明白第二十章 趁虛第三十三章 集散第六十一章 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