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

bookmark

陳沐確實難得大方了一次,軍府提供給朱曉恩的那些軍械,如果賣給西班牙,至少要兩萬兩白銀。

火繩鳥銃及一套鉛丸模具、十二條火繩、火機、一百顆鉛丸、胸甲頭盔、帆布攜行具、帆布揹包、防潮單面紫花被、兵服皁鞋、行纏還有能當單人小帳用的大桐油雨披,這一套東西經陳沐的手,沒二十兩銀子合適嗎?

而朱曉恩呢,拿到這些東西的總價可連兩千萬通寶都沒有。

刨去運到西海岸的運費,那幾乎是成本價了,讓陳沐拿成本價賣東西,這不就跟白送一樣?

之所以如此,也沒什麼特別原因——二爺高興。

因爲訂做帆布揹包的章紋圖送來了,五十四個種植園主外加西軍阿爾瓦公爵部下的一個軍團長,要訂做兩萬六千隻帆布揹包,別提陳沐多高興了。

雖然西班牙人讓陳沐高興,陳沐給艾蘭國的朱曉恩巨大優惠聽起來邏輯上好像有點問題,而且如果算上兩件事的成本,借貸給朱曉恩九千四百萬通寶與訂做帆布揹包不可相提並論的交易額加到一起硬傷更爲嚴重,但陳沐就是高興。

因爲那五十四個種植園主對陳沐的建議非常滿意,就是在揹包上印地圖、奴工揹着揹包走到邊境被發現後再給他們送回去的建議。

種植園主都是好人吶!

遊帥林滿爵帶着部下在邊境另一邊兜轉一個月,繪下來的地圖沒這些種植園主送來的三分之一大,結果人家自己把地圖送來,道路都標明瞭。

整個邊境線往東上百里的土地幾乎被點亮。

陳沐哪兒能不高興?

仗義!

仗義啊!

更別說還有送還奴工的機會,旗軍帶着奴工走錯路是不是可以多測繪一點兒地圖?

統攝邊境數百個村莊的將軍付元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傳信來問,越過邊境的奴工真要送回去?

不說各個村莊如今的土地遠未飽和,都是短缺人手的時候,單就人家百姓心向大明,不避艱難險阻地越過邊境,這份勇氣在,前線官軍就覺得應該把人留下。

甚至林滿爵部的遊兵有時還會幫助那些想要逃離種植園的奴工,指引他們安全通過邊境。

陳沐的回答是該送的還是要送回去的。

可什麼是該送,什麼是不該送呢?

陳沐沒說。

坐鎮前線的付元拿到書信後苦思冥想了很久,心中也沒能得到答案,這事也就因此擱置了好幾天,直到他聽說林滿爵傳信讓比鄰邊境的十幾個村子都配上軍醫,專門檢查逃亡者的健康問題,才讓付元眼前一亮。

身體健康健全,能在這邊爲自己工作並向皇帝繳納賦稅的,就是不該送的,人家都能侍奉皇帝,還把人送回去做什麼;但得了西班牙病之類治不好不說還傳染的病,那肯定就是該送回去的!

西班牙人造的孽,沒必要讓大明治下的百姓承受,得讓他們自作自受去!

不論如何,隨王家堡、張家溝兩處爲代表的貿易市場開啓,明西兩國間的火藥味也淡去許多,除了兩國商定的軍火貿易與共治地帶並未展開外,邊境東西確實得到了預期中的和平。

事實證明只要陳沐不找事,和平還是唾手可得的,但讓陳沐不找事很難。

陳沐如果想找事,天底下誰都攔不住,只不過現在他的主要精力已經從關注西班牙人的動向上抽走,轉而去注意更重要的事。

運回大明的貨物。

這比什麼都值得讓陳沐牽腸掛肚,這意味着東洋軍府從明年起能夠一定程度上的自給自足,不必再耽誤南洋軍府花費白銀、米糧支援。

開源的好處就在這兒,只要他不花,那就是給大明朝省錢了,剩下的白銀米糧交到戶部,能讓朝廷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常勝縣的船廠這些日子忙得不可開交,原本那一千餘條福船上的船匠經歷月餘時間將來自麻家港的皮料、海象牙、魚皮、火油等貨物裝運上船,可等金城最近運送的貨物過來,他們才意識到先前所做都是無用功。

眼下幾千名船匠又忙着帶人把船上的貨搬下來,爲加快速度不至失期,他們甚至另外花錢僱人卸貨,再依次將船開進船廠改裝。

金城最近運來的貨物是海岸杉木,據吳中行送來的書信說,這次送來的杉木爲縣中精挑細選。

杉分三等。

下等爲杉木方,高三尺長三尺寬三尺,爲上好的傢俱船料木材。

中等是小杉樹,砍伐去皮打磨,長三丈三尺、圍七尺,是上好的殿柱之材。

上等爲百年以上大杉,統長七丈六、圍一丈,樹幹通直樹心不腐,可做戰艦桅杆與皇家殿用。

除此之外還有特等,是東洋軍府獻給皇帝的,皆長九丈,吳中行自己都不知道這些特等圓木究竟能拿去做什麼。

而陳沐呢,則發愁這些大料該怎麼送回去。

下等裁磨好的杉木方好說,一千二百方裝船就能運回去,中等雖然麻煩點,八百根一一搬運到船上是辛苦活,卻也不是大問題。

關鍵是上等和特等,根本運不回去。

他們的船運過來走的是沿海,沒什麼風險,可回去要直穿大洋,兩百艘福船排着隊進船廠就爲了這事。

陳沐打算把原先船上的松木拼接桅杆卸下來,四百根上等良材直接裝到船上當桅杆,掛上船帆一路開回去,除此之外實在是沒地兒放了。

吳中行那想討好皇帝的心也可以歇了,另外九十五根特等杉木以現有的運輸手段根本無法橫穿大洋。

“吳子道也不想想,他能用兩條船連着沿海把木料送過來,我難道還能把兩條船連着放到大洋裡讓他們飄回去?”

這九十五根大料要想運回去,只能等明年羣島冰消雪融,走北方航線沿海運回去,就算這樣真正能抵達的有沒有八十根也是個大問題。

陳沐覺得這金城知縣就是給自家出難題,你這一大堆獻給皇帝的木料難道還能在我這兒一直放着?

徐渭出主意:“木料已經送來,斷無退回的道理,大帥讓萬曆艦回去吧,運兩根回去,讓皇帝知道這有這個,但確實運不回去。”

讓萬曆艦回去?

能完好無損地運這大木料的只有萬曆艦了,南塘、太嶽、雙林都不行。

可陳沐不敢。

陳矩把南塘當魚塘使已經很過分了,他要是再把萬曆當馱鱉使,回去得招惹一身罵名。

“讓雙林艦去吧,實在不行就把木料裁一裁,能放下就行,然後呢?”

徐渭摸着鬍鬚,笑呵呵地做出個手勢,道:“在亞州給陛下修座朝天宮吧!”

第二百八十五章 猜想第六章 何方第八十章 女婿第二百三十章 鬼域第三十一章 解決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八十三章 就藩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八章 養子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二百二十五章 水龍第四章 杉木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三十章 修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歡迎再來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八十七章 功績第三十九章 三寸第二百四十八章 聯合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十二章 消息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六章 何方第九十五章 使犬第一百六十六章 俸祿第一百九十九章 顯聖第一百二十六章 元軍第六章 酒館第一百零七章 暗室第六十九章 都司第四百六十一章 路遙遠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二十章 築港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七十二章 寶刀第三十八章 礦工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一百八十一章 勝負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一百零一章 機會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二百九十五章 餵魚第一百五十九章 光頭第一百八十七章 規勸第一百三十七章 恨意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三十章 營房第二百二十九章 渡鴉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四百六十五章 端午第三百五十六章 兄弟第七十五章 不缺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三十九章 利馬第三十一章 四畏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三百一十七章 起兵第五十七章 林炮第十二章 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十三章 軍器第一百九十六章 綢袍第九章 艦隊第一百七十七章 國寶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一百二十一章 周瘸第二十八章 基礎第二百五十二章 席捲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三百三十四章 和談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一百七十四章 烏合第四十五章 騰衝第五十八章 地雷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四十六章 城中之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可怕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二十一章 計劃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三百五十章 夠用第四十章 人禍第七章 斷糧第二百八十八章 倒退第三十一章 血統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四百四十九章 餘光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四章 伏擊第二百零九章 成本第三十八章 大魚第二十章 讓路第十六章 欽天第九十七章 手冊第三百一十章 赤足隊第四百二十九章 查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