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莫敵

bookmark

陳沐要加入編書大計一度令鄒知縣萬分惶恐。

說實話支使一下趙士楨也就算了,反正他倆的地位差不多,在軍府衙門外都是說一不二、翻手爲雲覆手爲雨,了不得的大人物。

進了東洋軍府衙門的大門口,那就大腳趾頭別小瞧二腳趾頭,指不定誰長一點兒呢。

可陳沐跳出來就不對了,你東洋大帥是在哪呢?跟我們腳指頭兄弟一塊玩什麼,回你上邊兒呆着去。

什麼?你以爲這個‘上邊’是指肩膀或是腦袋?

不不不,陳沐是太陽,下凡會把別人都烤死的!

這不,趙書記原打算用十幾天潛心編撰一部《水壓書》,講盡水機之利,然後再投以實踐製造水泵,結果陳沐在拍腦袋決定加入後的一盞茶時間裡就把手壓水泵設計圖拍給鄒元標了。

常勝三巨頭聯袂走向軍器局的路上,親兵已經快馬奔赴鋸木場、屯鐵庫等地大肆蒐羅一應匠人、工料,過去就直接幹活。

木匠們拿着工具叮咣大半個時辰,照着設計圖掏出個縮小版的手壓水泵模型,往陶罐上一懟,陳沐攥着還沒自己尾指粗的壓桿一頓猛壓。

好,不能使!

鄒元標與趙士楨簡直要爲陳沐這一通操作用力鼓掌!

仨人嫌軍器局太熱,就打道回府進衙門裡接着琢磨,一直琢磨到傍晚,又是繪圖又是編寫理論的,畢竟手壓水泵相對目前的構圖也好、製作經驗也好,都還算複雜新奇,陳沐只知道大概原理,出錯也在所難免。

不過能確定的是給他一些時間,絕對能再做出來,畢竟北洋就做出來了。

等到天色都黑了,衙門口的親兵纔來報門口有倆軍器局的匠人,站了一下午了,不敢進來。

等到把匠人招進來,人家倆人擡着個大水銃,說手壓水泵構造複雜,裡面要幾十個零件,隨便哪個壞了都不能用,後期修繕很費工夫。

常勝周遭地下水都挺高,不如用這個,製作簡單、使用快捷、利於大規模生產,只要把井的構造稍改改,以後幾百個村子的老百姓都能自己做,臨到戰時還能當兵器。

“兵器?”

鄒元標看着大好滋水槍說不出話,倒是趙士楨拿着水銃左右端詳,對匠人問道:“這支水銃,與猛火油櫃上的銃口構造相似?”

其實水銃有點像木質的大號針管,裡面也有活塞,不過不是橡膠的,是用一個比外殼小一點的竹筒和熟皮,紫禁城拿這東西滅火,倆宦官操作從缸裡吸水能噴到七丈高的檐牙上。

這個構造的準確名字應該叫唧筒,這個名字出自洪武十二年俞貞木《種樹書》,和往復式、活塞式、泵動式意思一樣,後來泵動式霰彈槍也被叫做唧筒式霰彈槍。

民以食爲天,古中國一旦發現技術很先進,一定能從農業生產上找到它的根兒,唧筒最早用於農業灌溉,裡面的活塞也是一樣,不過不是灌溉,而是從鹽井裡汲取鹽水。

北宋蘇軾的《東坡志林》裡這樣寫着: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爲桶,無底而竅其上,懸熟皮數寸,出入水中,氣自呼吸而啓閉之,一筒致水數鬥,凡筒井皆用機械,利之所在,人無不知。

陳沐聽到趙士楨說水銃和猛火油櫃的構造差不多大感興趣,在兩個匠人吃驚的目光讓親兵把大水銃擡到桌案上,緊跟着就見東洋大帥接連稱奇,像個小孩兒一樣這動動、那看看。

一會兒:“誒,這個厲害呀!”,一會兒又:“還能這樣!”

這般做派,令趙士楨大感驚奇,問道:“大帥,你在南洋沒用過猛火油櫃?怎麼像沒見過這個一樣。”

陳沐的儀態確實挺像沒見過的,但他回答得非常自然:“見過,我還自己用過兩下呢,就是當時沒仔細研究它裡頭的構造……那時候還當香山千戶呢,不覺得這東西好使。”

“年輕,又沒有統帥艦隊、軍團作戰的經驗,軍隊缺少火炮,我也迷信火力。”

陳沐給自己半生戎馬做了個小小的總結,點頭道:“在南洋,三五條船裝它百十門炮,哪怕是佛朗機都足矣縱橫,主要長於作戰思想,別人想跟你打跳戰,咱邊跑邊放炮,誰能贏?”

“那種時候發展更多猛火油櫃根本無用武之地,除非我要撞人,否則就沒誰能近我船十丈之內,火油櫃很難起到作用。”

陳沐邊說邊吃力地端起設計上讓雙人使用的水銃愛不釋手,手撫過銃身思緒便已經放飛:“整體要小一些,便攜一點,前端設計爲錐形、增加噴射壓力,長二尺的竹筒中間打通,五個並連背在背後,由一個人就能攜帶……嗯?”

驚到陳沐的是鄒元標的一聲鼓掌中的怪叫。

“好啊大帥!”

鄒禿子已經看明白了,這東西的正確用法是做的再大些,在井上豎置,然後把另一邊的井沿挖出一條斜坡,汲水後順斜坡橫過來,把水噴出。

雖然製作稍微困難,其實也沒困難到哪兒去,但對打水來說能省不少力,他治下的村落需要這個,尤其需要陳沐說的那個小東西。

“常勝治下每個村子都要挖幾口井,放幾個大唧筒,再給農戶配上你說的這個,五個水筒不夠,至少一家三四口配上二十個水筒,或者直接讓毛驢拉車,車上放個大水桶,高一點,用皮管連着水銃,再也不必發愁澆地了!”

“你是不知道農戶彎腰交水多難受,那菜農是拿着小水瓢一瓢一瓢得澆,澆一瓢彎一……嗯?”

鄒元標話還沒說完,就被趙士楨用胳膊肘輕輕頂了頂,擡頭看見發愣的陳沐,當他轉頭不解地望向趙士楨時,小單位的神情極爲怪異。

趙士楨抿着嘴非常嚴肅,兩眼看着桌上水銃,一字一頓地輕聲道:“大帥可不是什麼好,我是說大帥沒你這麼體恤民生之艱,他剛纔那個語氣、那個表情、那個動作,恐怕不是設計農具。”

終日和兵器打交道,甚至自己還設計了幾件兵器的趙士楨非常清楚陳沐的想法,並且他猜測陳沐口中五聯竹筒裡放的絕不是水,最大的可能是火油。

如果真的是火油,那趙士楨猜測,在水銃口上可能還要再加一個可拆卸的火源來引燃火油。

想到這,趙士楨左手把住右手袖口,右掌伸出拍在桌案。

“大帥我想好了,一個百戶部配兩具,一個千戶部二十四頭小毛驢,十二頭拉二斤火炮與炮彈,另十二頭拉兵器,每頭身上可揹負十二聯神機箭兩套,馱着小車能裝兩罐火油,天下最烈莫過於火,取萬夫莫敵之意,名字就叫莫敵銃!”

陳沐驚了呀:“你倆爲啥都想那麼遠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七十二章 蒙師第三百七十二章 右翼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十七章 局面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一百三十四章 消息第五十七章 復仇第六十章 碗口第四十六章 石炮第三百九十九章 都有第四十一章 中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境第一百二十七章 蹴鞠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沙盤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一百八十章 廢立第二百六十章 神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第一百章 黑娃第三十七章 總章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解第三十二章 倭寇第六十二章 炮鳴第七十三章 捉鱉【七夕加更】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七十七章 改良第六十九章 京營第四百一十八章 阿克巴第二十二章 首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印刷第十一章 四洋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化第六十章 應龍第七十三章 顫動第七十九章 吃飯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三十七章 死守第七十一章 燒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倒第九十章 草蓆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三百零三章 翁立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甲衣第四百五十章 呼嘯第四十五章 調度第一百八十八章 來臨第八章 鞠躬第二十五章 雙半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四十一章 廣稅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二百六十二章 胭脂坊第二百九十七章 擺錘第十七章 思考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二百零六章 管吃管住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四百一十一章 六邪第六十九章 書局第三十七章 王港第三百零二章 快跑第六十六章 媒人第二十五章 海寇第二十六章 潞水第三十九章 民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四十八章 妖法第九十一章 播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良師益友第三十八章 勉強第七十四章 重賞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一百一十章 堅定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四十九章 書坊第三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一百零三章 難辦第三百六十六章 花錢第八十一章 關島第一百六十章 陰謀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九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十二章 蒸汽第一百四十九章 瓷盒第十三章 乾親第二十二章 撲克第六十九章 火炮第八十章 野人第四十三章 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