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香菱薛家進京
讓探春和鳳姐通通鬆了一口氣的是,寶玉並沒有鬧。也沒有發狂發癡,沒有要死要活的,而是很安靜的。每天也不和那些丫鬟們廝混笑鬧了,只每日呆在書房裡抄書。
襲人一心盼望着寶玉上進,如今見到這樣,只以爲寶玉是想開了,開始想着上進了,心裡很是感激探春。那天寶玉失蹤了,她還暗暗在心裡責怪探春,也不知道探春給寶玉說了什麼,闖了大禍。如今卻是好了,寶玉知道上進了,這都是探春的功勞。襲人心裡對探春印象好了幾分,態度也恭敬了許多。
賈政聽說了此事,心裡也對探春高看了幾分,覺得都是探春的功勞,連帶的對趙姨娘也好了許多。
倒是探春有一次去寶玉書房,才發現,什麼上進了,都是假象。寶玉每日抄的是經書,是佛經,邊抄還邊唸唸有詞的。探春心裡不安,便多嘴問了一句,哪知寶玉很一本正經的說是“替太太恕罪,多抄寫經書爲姑媽枉死的那個兒子超度祈福。”
探春愣愣的說不出話來。她一直都知道寶玉心底純善,以往對待賈環也是關心的。探春對此雖然不說什麼,心裡卻是感激的。這樣想的話,寶玉會有這樣的反應卻也不足爲奇了。雖然沒有達到她原本的目的,讀書上進,可到底不再是不知人間疾苦了,也很少見他再與丫鬟們混鬧了。這也算是有點好處吧?
探春想着這樣也挺好,也就不再理會。然而她若是知道寶玉今日抄佛經會導致寶玉一心向佛,最終出家爲僧的話,只怕就不會覺得好了吧?只是到底那些都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誰也不能預料得到。
鳳姐那邊見寶玉沒有鬧,沒有驚動老太太,也就壓下了這件事。此時她可不清閒,還有另一件事讓她提着心呢!
薛家要進京了!
原是當日薛家家主沒了,只留下薛姨媽母子母女三個,卻彈壓不住那些薛家的族人。那時候王夫人剛剛被放出來,還沒惹惱了王府,也沒被分家出去,當時她急切的想要找個同盟,就瞄中了自己的妹妹。聽說妹妹變了寡婦,又想着妹妹家最是豪富,若是妹妹來了,自家也可沾些光。就書信一封寄到金陵,邀了薛姨媽來京。
當時還沒分家,王夫人還管着榮國府的家,就很是大方的邀請妹妹來京直接借住在自己家裡,薛家的老宅慢慢在收拾。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這好容易薛家收拾好了準備進京的時候,薛姨媽的獨子薛蟠卻與人大打出手,關進了應天府衙。爲的是一個丫頭,香菱,也就是原本的甄家獨女甄英蓮。
前世也是這個時候,薛蟠和馮淵爭香菱,卻把人打死了。不過前世有賈府的帖子,王夫人讓賈政以賈府的名義給了當時的應天知府賈雨村帶話,又有王家的關係在,賈雨村爲了巴結四大家族,就把香菱判給了薛家,而薛蟠這個打死人的罪魁禍首卻是被放了,逍遙法外。之後薛家就進京了,借住在了榮國府梨香院。
這一世,黛玉念着前世與香菱的半師之誼,又可憐香菱從小漂泊,早就知會了林如海,求了林如海派人注意着薛家,想要在香菱有難時拉上一把。
黛玉倒是想提早找到香菱,好讓她少受點苦來着,無奈黛玉前世對香菱的身世所知甚少,只知道她是從小被拐子拐走,然後輾轉多年,後遇到馮家和薛家同時看上香菱,之後因爲那應天知府賈雨村懼怕賈王兩家的勢力,就把香菱判給了薛蟠,後來就成了薛蟠的屋裡人。
至於說香菱是什麼時候被拐走的,黛玉也不知道。不過從香菱自己記憶中來看,大概是在她五歲之前。香菱比黛玉還要大上幾歲,她不到五歲就被拐走,那時候黛玉也不過還在大人懷中抱着,頂多兩歲,又哪裡知道去救香菱?何況她連香菱的親生父母是誰都不知道。只是聽着香菱的口音倒像是與她同鄉。
所以也就只能盯着薛家了。看着薛傢什麼時候與人爭一個眉心有一顆胭脂痣的女孩子,那便是香菱了。當然同時也在暗中尋訪八九年前有哪家丟了女兒的。如今倒是也找到了一些線索。不過還不確定到底是不是。
說是姑蘇城的葫蘆廟隔壁住着一戶甄姓人家,是一戶鄉紳,小有家產,雖然比不上高門大戶,但是在姑蘇城裡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家主名甄費,字士隱。是一個員外。娶得是一個地主的女兒,封氏。夫妻倆日子過得還算紅火,只有一點,與前些年的林家一般,多年盼子嗣而不得,只有一閨女,長得靈巧可愛、聰慧伶俐,端的是討人喜歡。巧的是,這家的女兒自小眉心有一胭脂痣,更憑添了幾分伶俐。
甄氏夫妻倆對着女兒如珠如寶。後來了一個癩頭和尚,死活說這女孩有命無運,是個黴星轉世,要夫妻倆舍了她,說是要化她出家。那甄氏夫婦自然不肯。
後來在這女孩三四歲時,元宵節出去看燈,就這樣給走失了。之後那甄家也因隔壁葫蘆廟走水被連累的一場大火燒了個乾淨。後來說是夫妻倆一起投奔岳父家了。
這世道柺子很多,很多孩子就不小心和家人走散了,然後就再也找不到了。因此黛玉也不能確定這家是不是香菱的親人。
不過那顆胭脂痣倒是能對得上,年歲也能對上。黛玉就想先找到了香菱,再帶她去找那對夫婦,香菱被拐的時候年紀小,到底記憶不深刻,想來他們應該能認出自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