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似有波濤再興事

三個人正說着閒話,背後人羣突然騷動起來,一騎快馬毫不避讓人羣,就大街上直驅而前。

雞飛狗跳,哭爹罵娘之聲不絕於耳。洪大守趕緊拉着兩個人往街邊稍稍。他可是自認自己的命比滿清的韃子皇帝還金貴,不想無緣無故就被撞死了。

“什麼情況啊?”金斗吉差點跌了一跤,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昨晚耕田太用力了的緣故。

“我看肯定是八百里加急的軍情。”洪大守一時迷糊了,嘉慶六年的年景,有什麼大戰?

李禧著看着一晃就沒影的驛兵,大膽猜測起來,“原來清國也是連年叛亂起義不止哦。”

“起義?”洪大守突然有些印象。

幾人走回會同館,才坐下,連午飯都沒想着要張羅呢。和蜂窩煤一樣的通政司衙門還有兵部衙門裡各種消息就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真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福建同安人蔡牽組織無法生存下去的船工漁民,起兵反清!

起義軍先是在漳州和泉州等地轉戰,不斷招募和收容響應起義的百姓。而由於蔡牽的起義並沒有攻破州縣,也沒有打殺官吏。

所以此前地方官府一直以海盜賊匪來處理,並不向燕京彙報治下出現了大規模的起義軍。

就這麼一直糊弄了兩三年,蔡牽的人馬越聚越衆,勢力不斷髮展,願意參與反清起義的貧民極大的增強了蔡牽的實力。

最終,蔡牽集合戰船八十艘,聚集大兵攻打福建的鎖鑰廈門。

金門鎮水師總兵吳奇貴望風而逃,一鎮水師不戰自潰,徒然將數十條大小戰船以及無數軍械拱手送給了起義軍。

而廈門的清軍遊擊武克勤尚算有兩分膽氣,集合兵船人馬,配合廈門大擔山、小擔山炮臺,準備邀擊蔡牽起義軍在外洋之上。

但是很可惜,武克勤有膽氣,但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本事。一個照面就被蔡牽打得丟盔卸甲,水師全軍覆沒,武克勤當場戰死。

起義軍乘勝追擊,兵臨廈門。汀漳龍道道臺百齡和廈門海防同知陳廷梅一同被圍城中,福建沿海局勢糜爛,官軍退避三舍,無人敢救。

蓋子徹底蓋不住了,福建巡撫張師成只得快馬加鞭奏報朝廷,請求浙、粵兩省水師馳援閩省,救援在地官軍。

而且蔡牽此刻也終於公然打起反清的旗號,被起義軍擁立爲鎮海威武王,號稱有戰船數百條,擁衆十二萬。

一度攻入廈門,陳廷梅被俘而死,閩省竟無可用之兵!

洪大守其實聽到起義兩個字,就大致猜到是哪位了。畢竟在嘉慶朝,滿清的統治雖然已經遭到沉重的打擊,各種會道門的起義不斷。甚至如同白蓮教起義這樣席捲數省的大規模起義也已經發生,但嘉慶六年卻是勒保統率五省官軍底定白蓮教起義的當口。

大規模的起義軍已經被消滅和擊潰,剩下的小股人馬不得不進入山區轉戰。

這個當口,還敢跳出來的,那當真稱得上是一聲好漢了。

燕京的八旗和百姓自然不會有數千裡外,身處於起義軍中心百姓的緊迫感。只不過所有人的茶餘飯後,又多了一個可以打發時間的談資。

就算高高在上的嘉慶皇帝和軍機大臣們連他們的豬尾巴小辮都揪下來好幾根頭毛,也改變不了市井把這樣的軍國大事當作兒戲對待。

張師成捂不住蓋子,索性就放飛自我,只要有事就往燕京送八百里加急奏報。反正他治下出現起義軍,還稱了王爵,甚至攻破州縣,他的巡撫也當到頭了,不如就破罐子破摔。

果然幾天之內,接二連三的敗報飛快傳來,先是安平府(就是呆灣府,但是涉政)駛往福建的糧船被劫,軍糧稻米數千石丟失。

隨後汕尾的上汕失守,浙江溫州鎮水師總兵胡振聲統率二十四艘霆船來戰,被蔡牽於閩東洋麪以堂堂之陣擊敗。胡振聲戰死,溫州鎮水師精銳幾乎全軍覆沒。

隨後廣東起義軍朱濆也帶領大小船隻百餘條投奔蔡牽,兩者匯合,勢力大漲,合兵一處,乘勝攻打安平府。

全臺震動,各地反清武裝接連響應,海路兩師數萬人馬包圍安平城,連臺北雞籠、淡水等鎮都大爲動搖 。

已經出現打下安平鎮,割據臺海,稱霸一方的苗頭!

康熙年爲了平定明鄭勢力,滿清朝廷花了多少心思?死了不知道多少人,耗費了不知道多少銀兩,才告功成。

乾隆年林爽文起義,雖然聲勢浩大,但旋起旋滅,只因起義軍沒有隔絕滿清水師於海峽的能力。

而蔡牽不同,他是真有大小戰船四百餘艘,如果攻克安平,以水師截斷滿清援軍。全臺傳檄而定,不費吹灰之力。

那麼以臺島爲跳板,先取澎島,再取舟山、金廈、連江諸島。

只要水師在,便又是一個明鄭!

…………

“不曾想,一個海盜居然也有這般聲勢。”洪大守幾人此刻正在一家飯館打牙祭。

“怎麼天底下的官兵都是這個鳥樣,鐵山的是這樣,義州的是這樣,沒想到連清國的也這樣。”金斗吉放下筷子。

“還是清國不重視海防的緣故。”

說白了就是沒有海軍!水師的戰船早就落後世界了,歐洲上千噸的風帆戰列艦縱橫大洋,滿清還在用蜈蚣船、霆船、烏船做主力。

一百五十年前的國姓爺都能造三十六門大炮乃至四十八門大炮的夾板大船,滿清反而是越活越回去。會造風帆戰列艦的工匠現成的都有,可一樣不去造。

“連麗人都知海防之要,樞臣卻蠅營狗苟,矇眼竟作不知。”

“可笑啊,實在可笑!”

隔壁桌一個年輕的書生,用有很濃重的吳語口音的官話在自嘲。

“閣下醉了,莫談國事啊!”

洪大守因爲那口吳語而對此人心生好感,出言提醒他,好好的讀書人,不好學他們這羣李朝人,他們頂多被驅逐回國,而國人是要問罪的。

“我沈子彝,公車入京,便要去通政司向聖上直言樞臣無能!”讀書人滿飲一杯,重重的把酒杯放在桌上,丟下一個約莫四五錢的銀角子,拂袖而去。

“沈子彝,好生熟悉的名字啊!”

(沒有推薦啦!所以又變回一更啦!)

2.先行發現多砂金1.小洪僉正真清明13.萬古逆賊洪景來35.幕府尚有有識士36.不意峰迴又路轉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6.議政府學習行走24.趙萬永外放全羅16.結親王室以緩和21.苛暴催人化做鬼25.朝中均勢正打破6.黎民士庶皆可應8.漳州口似可輕取24.戶牌雖失事卻濟24.忠君死國閔令監25.惠慶宮惠嬪洪氏10.協查綁架勒索案27.似有波濤再興事25.鳳凰巡檢有女兒11.山戶生活不容易14.純元王妃神助攻4.辛酉大獄牽連廣32.收攏礦丁編行伍2.先行發現多砂金2.金進士頗有盤算33.黃帶子欺上門來33.沈西平舉郡來投34.我與尚沃論財計37.德川家齊頗不快25.至親骨肉五百兩23.漢陽已然有佈置15.竟敢甩鍋給乾隆41.兵臨昌慶弘化門25.走馬上任無波瀾8.吉州郡好大官威28.日本國王作大君16.撿起一座慶興城13.誘敵深入退城去54.所謂議會不當開7.先生教我莫輕動32.世兄意有所指乎12.對半來投小聰明2.天下第一關與官23.老父母寶城宣煙50.東洋市場尚可爲14.還要振奮思前路16.李禧著揚帆漢水9.原來小趙亦國戚12.發展眼光看問題15.近思錄讀書分子29.我爲宗親不修學4.不過區區衰草爾13.鄭進煥乾坤一擲1.籌謀甲山尋銅精35.賢表戚里堪行重12.金芝淳三路進兵32.王上在讀海東紀18.半路殺出程咬金25.走馬上任無波瀾10.今年貢差大操辦27.王師飛檄復南北16.無人可得自由生18.攻摧驛站釋官奴28.日本國王作大君18.洪景來暫充大使19.舍科夫率兵來援43.一力破開漢陽霧26.鋪裝枕木安鐵軌45.遣歐少年留學團9.一番話動兩人心36.生活就是互相借7.對日貿易體量豐1.禧著演說鹿兒島4.李禧著舉兵響應1.禧著演說鹿兒島7.刑場騷亂衆驚慌21.八大胡同找樂子27.似有波濤再興事24.一網兜盡漢陽兵25.何策可使民知法19.京仁鐵道方初興8.終於尋得書儈商21.苛暴催人化做鬼13.想宮中如何應對39.出乎意料全反對23.東西兩廂難聯絡5.思慮己身出路途19.舍科夫率兵來援50.趙大府明斷堂審36.官授堂上副承旨1.五峰鐵山初始興5.若問武藝有故人42.菱刈金山可續命9.大索漢陽城內外26.唯獨百姓不能食30.王大妃撤簾歸政29.思慮前行第一步7.漢江口十死無生30.宣惠廳常平僉正5.若問武藝有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