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將歸

bookmark

冬月廿一日,彭祖百忌曰:辛不合醬,主人不嘗;亥不嫁娶,不利新郎。

這一天,於大宋而言,是一個極盛大的日子。

因爲金國派出了和談信使,並且在金國的國書上,承認宋爲兄,金爲弟。

宋自從與金結盟,一直是結的君臣之國,也就是父子之國。

宋向金稱臣,金冊封宋帝爲皇帝。

即便是在本來的歷史上,採石磯大戰死了完顏亮,大宋“隆興北伐”失敗,宋金再度和議,雙方再結“隆興和議”,也是叔侄相稱,金帝爲叔。

而今,金國主動與大宋締結新的外交關係,金國皇帝明明比大宋皇帝大了一倍的年紀,卻以弟自稱。

這於宋而言,是一個莫大的勝利!

而這一刻,趙瑗甚至還需要十九天才改年號,登基不過半年有餘。

這當然是一個值得大宣特宣的事情。

大宋上下,十分重視金國使節的到來。

金國使節是從海路來的,他們的使船剛到澉浦碼頭,消息就已快馬傳報到了臨安。

朝廷特意讓金國使節在澉浦休整三天,就是爲了把隆重的和談儀式做到盡善盡美。

“臨安小報”上關於金人主動議和,並降輩稱兄的事情添油加醋,銷量巨增。

只是,在官方宣傳中,卻故意模糊了金與新金的關係,這會讓普通老百姓看了,本能地以爲是一直作爲宋的心腹大患的那個金,向宋示弱了。

因爲新金剛剛建立,還沒有獲得各界普遍的認同,份量不太夠。

此時禮部和臨安府是最忙的,尤其是臨安府。

不管是元旦還是改元,對於臨安府而言,都有大量繁瑣的基礎工作。

更何況這時又多了一個與金國簽訂和約的重大外事活動。

“不粘鍋”喬貞、“摸臀手”張宓還有“黑頭鮎”劉以觀,忙得從早到晚,精疲力盡。

代理通判汪紫瑞,暫領出使金國的楊沅一應職務,也是累的腳打後腦勺。

“汪老弟,你不必心生抱怨。”

張宓笑吟吟地勸說汪紫瑞:“楊沅奉詔出使金國,卻被叛軍擄去了遼東,迄今全無消息。

我看吶,他十有八九是水土不服,已經死在那邊了。嘖嘖嘖,屍骨不存吶!”

張宓撫着鬍鬚,得意道:“就算他沒死,此去毫無建樹。

只憑一個苦勞,待他回來,最多也就是高升一級,卻賦個閒職了事。

你呀,這個州判現在雖然只是權知暫代,早晚卻必是你真正的差遣。

今日的辛苦,都是爲你自己而忙,又何須抱怨呢?”

“張監州說的是!”

對於張宓的主動示好,汪紫瑞馬上承了情。

劉以觀此人,城府深沉,不太好相處,汪紫瑞有些拿不準他,便有些敬而遠之。

至於喬貞喬老爺,他是臨安府第一把金交椅,如果他願意伸出友誼之手,汪紫瑞自會欣然接住。

奈何喬老爺不拉幫、不立派,也不招攬親信,做事偏又滴水不漏,看着隨和,卻比劉以觀還要難以接觸。

因此,面對張宓的善意,汪紫瑞自然要領情了。

“說到楊監州,汪某原在地方任職,所以不是很熟悉。

聽說這位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在臨安城極是風光的。”

張宓笑了起來,說道:“那是,他是極騷包的一個人物。

不過,就是因爲太喜歡出風頭了,你看,這不就出大發勁兒了麼,被派去金國,一去不復返了。

哈哈哈哈哈……”

“可是,這次新金與我大宋主動締結友好關係,他們應該不會繼續羈押楊監州了吧?

或許會把人放回來?”

汪紫瑞試探地問,他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究竟能不能從“權知”變成正式的臨安府通判,所以格外關心楊沅的下落。

張宓搖頭道:“賢弟,你這就是關心則亂了。

伱想想,如果楊沅還活着,新金既然想得到我大宋的承認,主動與我大宋締結兄弟之國,有什麼理由不趁着這次締結和約,讓他回來呢?”

張宓開心地道:“可是,愚兄已經打聽過了,金國使節船隊中並無楊沅其人。

這事情不是明擺着的麼?”

張宓點了點桌面,端起茶來,悠然道:“他,死了。已經無聲無息地死在遼東或是會寧府了。”

張宓呷了口茶,翹起二郎腿,一邊捋着鬍鬚,一邊眯起眼睛發狠。

等接待了新金的使者,確認了楊沅的死訊,本官就要立一個名目,抓他楊家店鋪一個把柄,到那時……

店,我抄了!

錢,我拿了!

薛冰欣,我要把你納入老夫府中,你那個圓滾滾的屁股,老夫從此要天天摸,摸個夠!

我不但要摸它,從此以後,還要把它作了老夫的肉枕頭,天天枕着它睡覺。

楊沅,你辱老夫清譽,老夫就要讓你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寧。

想到得意處,張宓手上一緊,一不小心,就揪下一根鬍子來。

……

臨近新年,本該是舉國同慶的好日子。

尤其是西夏得到了臨洮府。

雖然這是金國主動出讓給大夏的領土,那也算是開疆拓土了啊。

如此功績,還不該大書得書嗎?

但是西夏皇帝李仁孝的心情,最近卻很不好,非常不好。

因爲,近兩年來一直疏於政務,整天在“一品堂”裡,跟一羣江湖術士、市井神棍廝混,研究什麼轉生之學的宰相任得敬,突然又開始熱衷於國事了。

任系勢力對於相爺的改變,自然是歡欣鼓舞,李仁孝卻有些絕望了。

他從繼位之初,就一直籠罩在任得敬的陰影之下。

好不容易這個龐然大物慢慢挪動着,給他讓出了一絲空隙,讓他散發出了一縷光芒,照耀在西夏的大地上。

但,他還沒讓西夏的子民們,感受到一點來自於他這個西夏皇帝的威儀,那片遮天蔽日的陰雲,便又重新籠罩了這片天地。

如果任得敬從未給過李仁孝這樣的機會也好,可是如今偏偏讓李仁孝品嚐過了大權大握、高高在上的滋味,這他就有點不能忍了。

任得敬可不理會李仁孝在想什麼,他從來就沒有在乎過。

相府裡,任得敬端坐上首,此時的他已經恢復了往昔的冷靜,一種陰鷙的氣息令他不怒自威。

在他面前站着三個人,一個年約四旬,名叫洛承安。

洛承安手中盤着一枚“虎撐子”。

這是遊方郎中所用之物,狀若一個麪包圈,一般爲銅製,內置兩枚銅丸,晃動之際,清脆悅耳。

有人聽到了,就知道是有遊方郎中到了,所以它又有一個名字,叫“報君知”。

第二人是一個二十多歲的書生模樣的人,名叫顏青羽。

顏青羽的名字端地不俗,卻是其貌不揚,哪怕你盯着他看上半晌,一轉眼可能就再也記不起他的長相了。

第三人卻是一個年輕女子,約有十七八歲,名叫嶽佩瑩。

不同於江南女子的風情,她的眉目雖然清秀,膚色卻是小麥色。

她的身材並非纖細窈窕,也非蜂腰長腿,卻是極顯結實強壯,濃眉大眼的,有種桀驁不馴的野性。

洛承安、顏青羽、嶽佩瑩,各具絕學。

任得敬蒐羅天下異士入“一品堂”的時候,把他們蒐羅來的。

任得敬道:“金國讓臨洮於我大夏,本相打算明年開春,便從臨洮,伐西和州,戰成都府,謀取巴蜀。

巴蜀地區,朝廷已經派‘飛鷂子’前去偵司了。

你三人此去,則是潛往臨安,察探宋國朝廷的動向。”

洛承安、顏青羽、嶽佩瑩拱手稱是。

任得敬道:“此去臨安,你們還有一個目標,就是宋國新科狀元,楊沅。”

任得敬道:“本相得到的情報,年中的時候,此人奉命出使金國,被金國叛軍裹挾到遼東去了。”

洛承安三人頓時一怔,嶽佩瑩心直口快,忍不住問道:“相爺,他已經去了金國,我們去臨安查什麼?”

任得敬道:“完顏亮把臨洮府都送出來了,可見叛軍勢大。

而叛軍要對付完顏亮,也一定會謀求與大宋聯手。

所以,這個楊沅,叛軍是一定會‘完璧歸趙’的。

天高路遠,本相得到的消息已經滯後了,等你們到了臨安,說不定他就回去了。”

顏青羽頷首道:“原來如此,我們懂了。”

任得敬頓了一頓,目視他三人道:“本相叫你們找這個楊沅,不是要你們查他什麼,而是在偵緝事了,準備返程的時候,把他給本相擄回來。”

“記住,本相要活的,不可傷他分毫!”

洛承安三人聽了,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

事了之後,返回西夏當然不難。

可是要帶着一個大活人,這個大活人還是宋國的狀元,那就不容易了。

狀元丟了,宋國關卡盤查的力度必然極嚴。

至於說不要傷他分毫,這三位倒沒有放在心上。

他們一身絕學,那楊沅是個狀元,恐怕不算手無縛雞之力,也強不到哪兒去,自然是手到擒來。

任得敬道:“此事你們若辦得妥當,本相許你們離開‘一品堂’另立門戶,開創你們的‘繼嗣堂’。

而且,本相還可以撥一路人馬聽從你們調遣,去天水發掘你們祖上的什麼寶藏!”

洛承安三人身軀一震,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他們都是曾經輝煌不可一世的“繼嗣堂”的殘餘。

“繼嗣堂”如今已不復存在,殘存之人也再沒有了隱宗和顯宗之分,而是按照分佈區域,改稱爲北宗和南宗。

南方花花世界迷人眼,南宗原還想着恢復舊日榮光的,沒多久也就消散在十里紅塵之中了。

北宗倒還團結,只是折騰了許多年,一無所成。

如今殘餘之人便放棄了金國,轉移到了西夏。

“繼嗣堂”北宗西遷的原因,其實有點玄學了。

他們也覺得讓“繼嗣堂”重新輝煌的可能幾乎沒有了。

而“繼嗣堂”本就是在隴西創立的,第一屆宗主的選舉就在天水。

而且據說,“繼嗣堂”還有一批可以敵國的寶藏就埋藏在天水。

所以一事無成的北宗開始寄望於玄學,希望回到“繼嗣堂”發起之地碰碰運氣。

任得敬可是大夏第一權臣,如果有他全力幫扶,說不定“繼嗣堂”真的能夠中興。

雖然,它的形式和性質,似乎已經發生了蛻變。

洛承安三人興奮起來,顏青羽拱起手,擲地有聲地道:“相爺放心,我等一定把那楊沅,完好無損地綁來大夏!”

第55章 樹蔭里拉弓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234章 戌時四刻,換船,搖錢樹沒了第163章 代號‘宋詞’第98章 這朵花,我採定了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323章 夜審第142章 亂成了一鍋粥第422章 新託妻獻子第513章 風起遼東荻花蕩第269章 趕鴨子上架第745章 辯經第497章 望眼欲穿第351章 神人吶第680章 睚眥之報第226章 未時,羊狠狼貪,一團麻第359章 以其人之道第661章 枝繁葉茂的新山頭第143章 我該如何報答夫人第672章 一個罪名第72章 水晶薑糖第382章 神火飛鴉第193章 小築的敘話第78章 我們一起學貓叫第447章 蟬、隼、螳螂、黃雀、驢蹄子、六千會第498章 如今再上虎山第539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173章 魚字房陰氣重啊第69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27章 幫我擺個美人局第311章 蘭亭一聚第62章 臨時抱個佛腳第376章 姬香要做劉備第153章 非爲食髓知味第80章 從此相決絕第5章 第一單生意第575章 恩,當自上出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300章 超憶第268章 家事國事功名事第89章 一朵紅蘇旋欲融第249章 薛娘妙計安天下第370章 心裡沒底的解元公第279章 她姓甚名誰第550章 緊鑼密鼓第253章 銜蟬第748章 戰火將燃第94章 借汝一條龍,乘風第56章 長兄爲盾次子矛第337章 苦肉計第513章 風起遼東荻花蕩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270章 送上門的枕頭第91章 鳳凰山下我來也第546章 臣,討賞第390章 破陣子第628章 中心開花第60章 薛街子巧移星第241章 都是代筆惹的禍第165章 聽風八百遍,才知是人間第340章 體面第87章 一筆如鉤,寇楊死第281章 來日可期第456章 李太公亂點鴛鴦譜第348章 還挺有儀式感第321章 紅塵裡安得超脫第496章 一興一亂第9章 娘子,我要跳槽第732章 接風、洗塵第221章 巳時,大荒落,萬物伺機第327章 你來了?第457章 夜宴第189章 九月鷹飛第60章 薛街子巧移星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462章 親朋眾皆去,老鐵留一人第598章 完美第188章 牽絲戲第194章 蕃坊行第775章 好閨蜜,一起寡第136章 齊雲社的小宋第772章 落跑的皇后第312章 金玉其外第433章 不一樣的解讀第688章 有心、無心、本心第90章 劉家的大寶貝第557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91章 小叔爺第275章 明妃堂上一枝花第426章 楊沅弄潮第252章 嬌癡卻怕人猜第664章 嗨,區區小事也第750章 耀之以威(爲留級的米蟲盟主加更)第547章 駙馬,公主,官家的小娘第451章 飄香的船第693章 張網以待第58章 大宋的“萬人空巷”第33章 寧負罵名,只從我心第467章 先報與君知第534章 溫泉水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