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司馬倫帶領的禁軍早就有心進行火攻。但投鼠忌器,怕大火蔓延到整個宮城。現在既然司馬倫已經發話了,他們也就再無所顧忌。將校們令弓弩手們向東宮的宮院內拋射火箭。一些禁軍步卒也開始向院中投擲火把。
司馬遹對此早有所準備,東宮閣樓門窗皆被水澆的溼透。一些正對外面的窗戶還掛着浸了水的棉被。但是一些地方還是被火箭火把引起了大火。東宮的宮人們頂着箭矢,七手八腳的將這些明火撲滅。
院牆外,在將校們的呼喝下,禁軍兵卒們又發起了新一輪進攻。但是院內閣臺上的箭矢依舊不斷射來,不少兵卒還沒接近院牆就已被射倒在地。衝上短梯的兵卒依舊被成排而來的槍刃所捅殺。他們忙碌了很長時間,依舊是無所進展,。
司馬倫看到如此狀況,心裡焦急萬分,再這麼下去,自己軍隊的士氣就會消耗殆盡。到時自己不僅殺不了司馬遹反而可能被對方反殺。現在管不了那麼多了,他決定將禁軍其他部旅都調來圍攻公宮。
於是,他從後方觀戰的百官之中叫出掌管禁軍三部的司馬。命令他們立刻去禁軍各營調動部隊前來攻打東宮。三部司馬應聲而去。
……
洛陽北門,一支軍旅開到城下。是五百玄甲鐵衛與五百鐵浮屠。爲首者正是夏越,他對城頭的守軍高喊:“我們是東宮太子的禁衛親軍。如今太子正被反賊攻殺,請速速打開城門,放我等進去護駕!”
駐守北門的外營兵卒看到這般情形,哪敢隨便開門放人進來。逐一層層上報。城樓下的鐵浮屠也做好了強行登城的準備。消息傳到負責外營兵的中護軍趙俊那裡。
這趙俊本就是心向太子之人,在賈后未對司馬遹動手之前就親入東宮,秘勸太子先下手廢后,但是當時的司馬遹沒有采納他的諫言。
趙俊此時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自言自語說道:“怪不得今日上面突然下令全城戒嚴,城門緊閉,原來是這麼回事。”他匆匆登上北城樓,向下瞭望,看到一條長長的火龍。心裡又納悶道【太子什麼時候在城外藏了這麼一支軍隊,他們平時駐守在何方?】。
想到這,趙俊認爲還是要謹慎爲妙。對城樓下高聲喊道:“你們說是東宮太子屬下,可有憑證?”
夏越將手中一物高高舉起,對着城頭上晃了晃說:“此乃太子殿下節仗,見此物如見太子。君可知否?”趙俊眯眼望去,確實是太子的節仗。於是打消了疑慮,吩咐兵卒打開了城門。
夏越入城後,匆匆忙忙的將太子現在可能遇到的狀況簡單扼要的跟趙俊講了一遍,要他帶着能調動的外營城防兵前去宮中給太子護駕。夏越也是接到飛鴿傳書趕來,現在事態發展到何種程度他也不清楚,再加上他的轉述,趙俊更是聽的雲裡霧裡。
但趙俊聽明白了一點,就是現在太子又被奸人所陷害,並遭受圍攻,需要速速支援。他沒有太多遲疑,立刻集合了自己所能調集的所有外營兵,約兩千人的樣子。而後帶着這些兵與夏越一起向宮城殺去。
……
東宮前依舊被久攻不下,院牆之外已遍地可見橫七豎八的禁軍屍體,還有淒厲哀嚎的傷兵。剩餘的兵卒無論將校再怎麼呼喝,都畏畏縮縮不敢貿然上前。此時,除非有某個將領校尉身先士卒,否則沒人再願意去送死。
司馬倫也是無可奈何,沒了脾氣。他知道,宮廷政變這種事不比上戰場打仗。如果用高壓手段逼迫兵士們拼命,很可能被對方利用,帶來臨陣譁變,集體四散甚至集體倒戈的後果。
好在這時,他派出去的禁軍三部司馬,其中一個帶着五千多兵卒趕來,但是另外兩個卻遲遲未見人影。其實這兩人耍了滑頭,是在故意拖延,以靜觀其變。
司馬倫立即命令該部將校整頓兵馬準備進攻,不一會,這五千人排列整齊,替換下之前已經士氣低落,傷亡巨大的禁軍。
這個時候意外卻出現了,五千新來的禁軍當中,相當一部分人開始喧譁起來。質疑的聲音不斷傳來。
“怎麼回事?居然要我們攻打東宮,這可是要誅三族的大罪。”
“這誰下的軍令?我們可不能被當槍使了。只有當今聖上的詔旨才能向東宮問罪,我們稀裡糊塗的跟着人幹了,最後定我們個謀反大罪如何是好?即使死了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是啊,是誰下的軍令要我們攻殺東宮太子,我們就是東宮的禁軍啊!”
將校們連聲暴喝,試圖壓制住譁變的趨勢。一名傾向司馬倫的將校甚至抽出佩刀要斬殺一名鼓譟的校尉來立威。卻被這校尉周邊的袍澤各挺兵刃護住。
司馬倫眼看要醞釀出陣前譁變,不敢怠慢。起腳就要來到軍陣前向兵士們發表一通說辭。不料此時,東宮院牆的大門突然打開了。太子司馬遹竟然步出了大門,當然他的身後跟着兩百玄甲鐵衛。整個現場的嘈雜之聲頓時安靜下來,寂靜的鴉雀無聲。
司馬遹高聲說道:“禁軍將士們,這趙王司馬倫弒君謀反,反來栽贓誣陷本宮,罪不容殊。本宮以東宮懿旨令你們速速誅殺司馬倫,孫秀二賊。殺二賊者封亭侯!”
司馬倫哪容他說下去,忙跳出來。指着司馬遹高聲喝道:“一派胡言,明明是你弒君殺父,人證物證俱在,反倒惡人先告狀。來人啊,上前誅殺反賊司馬遹。”
此時新來的禁軍之中有一將校高聲喊道:“我們東宮禁軍,相信太子!如果陛下崩了,現在我們就以太子爲尊。”說罷,他帶着這兩千人紛紛跑到司馬遹這邊來,反戈相向。此人乃東宮左率陳徽。
也不知那名被司馬倫派去調兵的司馬是真糊塗了還是裝糊塗,這新調來的五千兵士之中,有兩千正好是今日白天調去衛尉操演的東宮兵卒。
剩餘的三千兵卒與將校一看,心裡都說道【自己還是不湊這個熱鬧爲好】,除了幾個鐵心跟着司馬倫的,其餘人等如同潮水一般向兩側和後方散去。
司馬倫高叫:“回來,都給我回來,違軍令者斬。”然而沒有人理睬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