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

在飛騎距離李世民等人還有四十仗時,李世民用佩劍指着對方騎隊暴喝一聲:“殺!”衆親兵們揮舞着兵刃,跟隨着李世民策馬向對方飛馳而去。與此同時,對方的箭矢如同疾風驟雨般向這邊射來。

李世民揮舞佩劍,斬斷了一支直撲自己面門的箭矢。被削斷的箭頭偏離方向,卻還是擦着他的臉頰而過,在他的臉龐上留下一道血痕。他身邊的親衛們雖然甲冑精良,卻無他這麼好運,不少人面孔中箭,一頭載下馬來。有人則是腿腳手臂中箭,疼的嗷嗷直叫,還有的是坐騎中箭,劇痛治下一聲長嘯嘶鳴將馬背上的騎手顛下馬來,摔個半死,而後剛爬起來就被飛騎的彎刀斬斷脖頸。

風雪之中,李世民和他的親衛們繼續義無反顧的衝向這兩三百飛騎,他們都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只要衝過去,再向西奔馳十幾里路,就能一頭扎入莽莽太行羣山之中。

出乎他們的預料,這些隋軍飛騎並沒有拼死攔截他們,而是策馬向一邊閃開,但是射來的箭矢卻沒有停止。不斷的有唐軍騎手中箭落馬。待唐軍馳過後,他們又聚攏上來,還是緊追不捨,當然箭矢依舊如同飛蝗般襲來。李世民一看,這樣下去不可能逃出去,不一會自己的人就會所剩無幾了,他索性又掉頭殺來,試圖將這兩三百騎擊潰。

但這些飛騎還是不理會唐軍,仗着自己馬快,始終與李世民等人保持距離,手中的弓箭卻不閒着,持續的拉弓放箭,將唐軍一個個射殺。只到唐軍只剩三四十人時,他們才揮舞着彎刀衝了上來。將剩餘唐軍逐個斬殺,其中當然包括已中箭七矢的了李世民。

原野上已經皓白一片,獅子堡中軍大帳內卻被炭爐燒的溫暖如春。楊廣看着被兵士擺上案頭的李世民人頭,知道大局已經抵定。

……

一個月後,來護兒率領兩萬驍果軍冒雪向北疾進,攻入晉陽,留守在晉陽的僞唐百官在魏徵帶領下於城門外列隊迎接,進行了獻降儀式。

三個月後,春暖花開的時節,冰消雪融。太行山陘道已可通行,屯兵上黨的段達部兩萬隋軍以及一萬天興軍精銳東出太行,與河北的王世充合兵一路掃蕩河北,遼東各郡縣。唐軍殘餘勢力以及其餘小股叛逆非降即克。屯兵晉陽的來護兒,沈光,秦瓊,程咬金分兵攻略晉陽以北,朔方以東的幾個河東唐軍殘餘盤踞的城池。

至此,除了受突厥庇護的樑師都以外,天下已沒有反叛隋廷的反賊。楊廣也沒有繼續乘勝追擊,而是再次開始休生養息,積蓄國力。突厥和樑師都都攝於隋軍威勢,也都不敢主動滋事。

三年後,大業十九年。已年過半百的楊廣再度對北用兵,三萬天興軍,七萬驍果禁軍兵分三路向樑師都盤踞的延州,弘化進軍。

這三年來,驍果軍又擴充了五萬人,並且兵種和軍制都仿照天興軍得到革新。除了長弓手和山地長槍兵這兩個兵種外,其餘的天興軍有的,驍果禁軍也全都有。七萬驍果禁衛僅僅弩炮就配置了兩千門。

隋軍連克連捷,一路攻城掠地。僅一個月,由五千重騎,一萬五千飛騎以及五千長弓手,一萬驍果步卒,五千山地長槍兵所構成的隋軍中路軍,就已兵臨“樑朝”的都城朔方郡夏州城下。

驚慌失措的樑師都早早就向突厥可汗發去了求援信。很快他就得到了迴應,突厥始畢可汗派出三萬突厥鐵騎前來馳援朔方。大股,大股的打着狼頭旗的突厥鐵騎陸續出現在夏州城南的黃土壟原之上,並集結在一起。

隋軍的偵騎部隊與突厥遊騎以及僞樑斥候偵騎的遭遇戰爆發的越來越頻繁。雙方作戰部隊或輜重部隊之間的遭遇戰也發生過多次。雙方都清楚,決戰的日子就快來了。

黃塵漫漫的壟原之上,撲天蓋地的突厥鐵騎與樑朝騎兵向隋軍軍陣迅猛壓來,後方的樑軍步卒列陣壓住陣腳,護住身後的車馬輜重。樑都師這次確信自己抓住了決戰的最佳機會,盡全力發起一擊。

這次大戰是由一次樑軍伏擊隋軍輜重部隊卻被反殺的小規模戰鬥引發,雙方相繼增援的兵力越聚越多,最後演變爲決戰。

隋軍陣後,一排排弩炮全力射出火爆彈和霹靂彈。黃塵漫漫的空中掠過無數火球彈丸。如同炸雷般的巨響在戰場上陸續響起。樑軍和突厥兵都沒有親眼見識過這些東西,人馬俱驚。騰空的烈焰和在飛馳的馬羣中開花飛濺的彈片將突厥騎兵與樑軍大量殺傷。他們的戰馬開始大批的受驚後狂奔亂跑起來,整個軍陣頓時亂了起來。

此時又有無數長達三尺的重箭飛來,這些箭矢甚至能將身着精良鎖甲的突厥重裝騎兵洞穿身體。樑軍和突厥鐵騎試圖反擊,然而他們發現自己離隋軍還很遠,遠遠超出了自己遠程投射武器的射程。

在各級將官,頭領的呼喝聲中,他們頂着巨大的傷亡又向前推進了幾十仗,這才讓自己的弓箭能夠到隋軍的軍陣。

就在這個時候,他們遠遠的看到,一堵牆正向自己迅速壓來。那是五千隋軍重騎肩並肩構成的長達五里的騎陣,四米長的騎槍整齊的探到馬首前。樑突聯軍的將官頭領們急令弓矢全開,向奔騰而來的隋軍騎陣疾射。然而沒有什麼效果。轉瞬間,重騎就已衝到面前,五千支騎槍各自插入一名敵人的身體後,重騎騎手們棄槍抽出鋼刀,在策馬狂衝中急速劈砍。

這堵鋼鐵之牆如同錢塘江大潮般將前方已混亂的敵騎衝的七零八落,在這關鍵時刻,陣地兩翼又傳來如奔雷般的萬馬奔騰之聲,一萬五千飛騎從兩翼殺到……

夏州之戰,樑軍主力盡沒,樑師都也當場斃命沙場。三萬突厥鐵騎十不存三,倖存者也惶惶向大漠深處逃去。樑師都其弟率樑朝殘部向隋朝投降。

隋軍並未止步,抽調三萬精銳鐵騎深入漠北繼續突擊襲擾突厥腹地,最終迫使始畢可汗再次向楊廣稱臣納貢。

剿滅樑師都,迫降突厥後。楊廣還有高句麗這個心結。但他並未再採用廣徵天下兵的人海戰術策略。還是採用精兵突擊的戰法,而且是持久襲擾。每三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少則出兵兩三萬,多則出兵六七萬。甚至從青州渡海抄掠高句麗腹地。同時涿郡一線設置軍鎮,屯駐重兵嚴防高句麗的南下襲擾,另外還令突厥向東攻襲擄掠高句麗。

在持久不斷的軍事打擊下,高句麗國力持續消耗,高句麗王譴使來東都求降不可得,最終於大業三十年被隋軍攻破國都平壤,高句麗全境平定。同年,高句麗南方的百濟,新羅歸降隋朝。

此時的楊廣已年近古稀,這個時空中持久的戰爭已讓他很厭倦了,唯一讓他得意的事是一最終沒讓李二撿到自己的便宜,二是最終還是平定了高句麗,收降新羅百濟,自秦漢以降將半島全部收入囊中。

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一章 敗走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二章 刺董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十七章 北歸第六章 天興軍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二十一章 要槍不要炮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三章 和談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二章 易主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九章 歸義伯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八十一章 和孔明講道理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二十三章 項伯投敵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十章 立威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