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

“翼德,連日整軍,是否有西攻之意?”太史慈問道。

“然也,曹操大軍皆在小沛,兗州空虛,此時不取,悔之晚矣。”

“西攻亦我所欲也。”太史慈擔憂道,“然主公囑託青州爲佯攻,冒然出兵,恐有違將令。”

“俺來時,大哥已有將令,讓俺總督青州兵馬。大哥未明言不可進兵,既未明言,俺便可便宜行事。”

“這……”

張飛笑問:“子義以爲我軍比之曹軍若何?”

“十倍於彼,戰則可勝。”

“既如此,爲何不戰!”

太史慈說道:“主公仁義之君也,不忍見士卒死傷,故而有‘高築城,廣積糧’之言。”

“大哥早晚登基爲帝,天子仁義乃天下百姓之幸,亦我等之幸也。”張飛說道,“然伯安公(劉虞)前車之鑑,不得不防。大哥可以仁義,我等大將豈能瞻前顧後。

曹操已進兵巴蜀,若得巴蜀之地,其軍又壯。此時不攻,悔之晚矣。且中原戰亂已久,百姓流離失所,遠地之人十不存一,此皆爲漢民也。若再遷延日久,天下死傷之民更甚耳。

若子義有所顧慮,待戰後可明言,出兵之意乃俺強求。”

“翼德說哪裡話,既爲漢家百姓,慈義無反顧。”

表完了態,太史慈又問道:“翼德向無大略,又不善說客之辭,今日何以口若懸河。”

“確非俺有大略,此乃大哥新拜軍師法正之謀。”

法正入了劉備帳下,以前對於劉備軍的強悍還是模糊的,現在卻有了深刻的瞭解。同時法正也對劉備的謹慎非常不瞭解,有着平推天下的能力,反而比曹操都安穩。

深入瞭解之後,法正發現劉備軍中的關羽、張飛等主要將領對自身的強悍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瞭解,軍中的參謀也大都只習見招拆招,什麼事都要劉備先定,耽誤了橫掃天下的大好時機。

法正找到關羽和張飛,向他們兩人解釋了曹軍和蜀軍的戰力,給他們兩人決對的信心,又向兩人說了戰亂繼續,死的人會比幾場大戰死的人更多。與其優柔寡斷,徒增漢民之難,不如快刀斬亂麻,現在就就與曹操決戰。

說服了關羽和張飛,法正便向劉備建議,調兩人往督冀、青兩州兵馬。向劉備獻計時,法正已經想好了許多說辭,劉備卻沒有過多的問題,當場就同意了關羽和張飛離去。

關羽和張飛到達北方,不再想着佯攻,而是整軍備戰,準備一舉攻下河內、兗州,甚至是關中之地。

鄄城縣(自從曹操依仗三城將呂布趕出兗州,曹操便將鄄城縣作爲兗州治所)

夏侯淵問道:“允誠(得知劉備調關羽和張飛北上,曹操讓鮑信來幫夏侯淵,讓賈詡去河內幫徐晃),張飛到青州厲兵秣馬,似有攻兗州之意,允誠以爲如何?”

“確需提防。”鮑信說道,“可將兗州之兵移屯東平,並責令哨探多往臨邑探查,以防張飛輕兵直入。濟北、泰山之地多山,只需令各郡縣太守嚴防死守,便可無礙。”

“冀州之兵皆屯於頓丘,關羽日前亦歸冀州,觀其動向,亦有南渡大河之意。兗州之兵不足,若我等驅兵往屯東平,恐關羽襲濮陽。”

“關中之兵皆在河內,可令徐晃駐兵朝歌,進逼黎陽。如此,冀州之兵不敢妄動也。”

“善,便依允誠之言。”

夏侯淵的擔憂沒有錯,曹軍剛到東平國,便收到了臨邑縣令的求援。張飛總督十二軍,共四萬八千人,詐稱二十萬,向兗州進攻。

夏侯淵問道:“張飛勢大,如何敵之?”

“榖城地處要衝,且四方爲山,乃堅守之地也。可分兵榖城、須昌,以濟水爲屏,阻張飛西進之路。兗州一馬平川,若使張飛西往,兗州難守矣。”

“允誠於東平督後軍,我親往榖城阻攔。”

夏侯尚說道:“我願與叔父同往。”

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淵的侄子(父親沒有記載,不是夏侯惇)。夏侯尚常隨夏侯淵左右,夏侯淵非常照顧,也教給了他許多知識。

鮑信知道夏侯淵剛烈,性如烈火,特意叮囑道:“妙才將軍,榖城非比尋常,失榖城則兗州危矣。劉軍初至,士氣正盛,不可往敵,只宜堅守。我讓元嗣(韓浩)相助將軍,遇事亦可商議。”

“善!”

青州到臨邑縣那段水泥路給了張飛出兵很大的便利,夏侯淵先出發,反而遠來的張飛先到臨邑縣。

臨邑縣只有百餘縣兵,城中百姓也多與青州有往來,縣令沒有堅守,張飛一到便開城投降了。

駐兵榖城縣的夏侯淵收到臨邑陷落的消息,暗自慶幸曹操有先見之明,當年沒有被劉備蠱惑,要不然兗州境內全都是水泥路,張飛的進軍就更快了。想到以前爲了家中私利,還勸說過曹操,夏侯淵就臊得慌。

“賢妻常言,夏侯叔父待其甚厚,視若己出。以此說來,夏侯將軍便爲飛之婦公(岳父)也。”張飛領軍來到榖城縣,見夏侯淵站在城頭,隔水喊道,“我青州大軍到此,婦公何不開城投降,免得同室操戈。”

“咄,你這廝不知恥也!”夏侯淵罵道,“你我分屬兩家,何言同室。汝大軍到此我又有何懼,這榖城便是汝被擒之地也!”

曹操本來就喜歡斷糧,更何況劉備和袁紹大戰也是兩次斷糧大勝,曹操怎麼可能不防着劉備劫糧呢。

不管是曹操所在的豐城縣,還是兗州兵馬所在的東平國,曹軍運糧全部走的水路,不但減少中途的糧耗,速度還快。有了速度的加持,曹軍每一次運糧就更少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六十四章 曹劉相爭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羅馬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五十四章 董氏滅絕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三百二十一章 性情中人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六章 黃巾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