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方支持

bookmark

李欽載是英國公的孫子,將門之後,從出生那天起身上便打下了軍方的烙記。

但出身歸出身,官職歸官職,那是兩碼事。

李欽載的父親李思文當然也有軍方的烙記,可他一直從事的是文職,恩蔭爲官,外放刺史。

李家除了李勣本人外,有官職在身的大多都是文職,一則是因爲李家人才凋零,子孫輩官職皆是恩蔭。

二則也是爲了避嫌,一大家子若都進了軍中掌權,你家到底想幹啥?

但李欽載不一樣,李家在李勣之後,又出了一位麒麟兒,這就讓老將們分外眼紅。

優秀的人才當然要把他弄進軍中來,尤其是李欽載這種能隨時造出犀利的軍中利器的人才,更要把他攏到軍中。

說實話,老將們饞李欽載早已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錯不錯,李欽載這娃兒當閒職浪費了,聽說陛下給你封了個右散騎常侍?那算個啥官兒。”

“來我左武衛,有滅國之功傍身,沒人敢不服你,至少中郎將,混個幾年當左武衛將軍也不在話下。”蘇定方豪邁地用手一劃拉,彷彿已將李欽載劃拉進了左武衛的陣營。

蘇定方是左武衛大將軍,他許諾李欽載的左武衛將軍卻不一樣,一個是“大將軍”,一個是“將軍”,大將軍是左武衛的最高將領,下面設兩位將軍,各掌一軍。

老蘇倒真捨得開條件,張嘴便是左武衛二把手。

樑建方和蘇定方帶了頭,另外幾位老將頓時七嘴八舌爭了起來,紛紛許出官職籠絡李欽載。

老將們脾氣都不咋好,說着說着便吵了起來,吵幾句便要動手。

李欽載木然坐在書房裡,倒不是被老將們的氣場震懾,而是驚訝於老將們的本事。

這羣老殺才真有一種神奇的本事,但凡聚集超過三五人,現場一定會瞬間變得烏煙瘴氣,金鑾殿都會變成聚義廳。

一片嘈雜叫罵聲中,李勣終於不耐煩了,屈指敲了敲桌子。

“要打出去打,打死了府上管埋。”李勣冷冷喝道。

衆人一靜,沒敢吱聲了。

李勣冷冷一哼,道:“老夫的孫兒,輪得到你們這羣老殺才安排?入不入軍中爲職,看陛下的旨意,看他自己的意思,你們說了管啥用?”

軍方第一人的威望,將衆將震得死死的。

唯獨蘇定方還有點跳脫,悄悄戳了戳李欽載的肋下,湊在耳邊輕聲道:“娃兒,左武衛將軍一職給你留着,隨時來隨時有,莫忘了。”

李欽載咳了兩聲,道:“多謝蘇爺爺,閒職挺好,小子還是做閒職,再說我還教學生呢,實在無暇他顧。”

蘇定方怒其不爭地哼了哼:“你們李家的種,肚裡的彎彎腸子比誰都多。”

李勣瞥了他一眼,捋須淡淡地道:“今日請諸位前來,是爲了一件事。”

“孫兒欽載向天子進諫以工代賑,欲推行修路造船之策,主意雖是好主意,也並無半點私心,但終究差了把火候。”

“諸位皆是軍中將領,按說不必摻和朝政,但修路一事對我軍方亦尤爲重要,大唐各州縣若能將路修成筆直平坦的大道,我軍將來無論至何地,朝發夕至日行千里亦不在話下。”

“無論將士的體能,出兵的速度,後勤糧草運輸途中的消耗等等,都可大大節省。策若成,‘兵貴神速’四個字,大唐境內隨時可兌現。”

久不出聲的薛仁貴拱了拱手,道:“英公的意思是……”

李勣捋須,眼睛半闔,緩緩道:“諸位以軍中將領的身份,向陛下上諫,贊同欽載之策,爲陛下解圍。”

李勣頓了頓,又道:“自從欽載提出此諫以來,朝堂沸反盈天,朝臣們皆激烈反對,陛下深爲氣惱,又無可奈何。”

“此策不是壞事,只是火候拿捏的問題,咱們聯名上奏,贊同天子所議,也算是敲打一下那些酸腐朝臣,讓朝堂多一點不一樣的聲音。”

最後李勣淡淡地道:“老夫久未參與朝政,不過事關孫兒,朝堂上那些酸腐傢伙們鬧得實在不像話,也該敲打一下了。”

衆將沉默思索。

私交歸私交,涉及國家大事,尤其是不知道是利是弊的情況下,老將們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李欽載起身,將自己今日對許敬宗提出的試點方案說了出來,力爭將影響和動靜減到最小,在不傷國本的前提下,爭取做出樣板示範工程,最後以點擴面,徐徐圖之。

衆將聞言眼睛一亮,連李勣都露出了欣慰之色。

江山是老將們親手打下的,自然不會甘心看它被傷了國本,李欽載現在提出的建議就很合老將們的胃口了。

在不傷國本,不鬧出大動靜的前提下,低調地把事情辦了,如若成功,於國於民于軍,都有好處。

一條條筆直寬敞又平坦的路,對一個國家多麼重要,老將們也都清楚得很。

薛仁貴起身抱拳道:“英公所言甚是,末將願與諸公聯名上奏。”

蘇定方白了他一眼,道:“顯着你了嗎?”

說着也起身抱拳:“老夫亦願聯名上奏。”

所有的老將們都起身,齊聲表示願意聯名上奏。

李欽載有些感動,李勣嘴上說着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可終究還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幫了他一把。

一羣核彈級別的老將在朝堂上公開支持李治和李欽載,這些人的分量絕對是驚天動地的。

這也是近年來英國公十分罕見地公開對外展示自己的底蘊和影響力。

這一切,都是爲了李欽載。

…………

朝堂上的風向不知爲何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變化首先來自右相許敬宗。

最近幾日,因爲李欽載提出的修路造船之諫,當李治在朝堂上公然宣佈後,便被朝臣們激烈反對抵制。

這幾日的朝會上幾乎沒有閒暇處理別的朝政,大家都在爭論修路造船一策的利弊,還有就是商量如何將天子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徹底掐死在搖籃裡。

本來衆口一詞的反對浪潮中,以許敬宗爲首的一批朝臣,包括兩位尚書,四位侍郎,以及御史臺和光祿寺,司農寺等幾位九卿,彷彿商量好了似的,全都啞火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斬將報仇第三百一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餘波了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終究恕了第851章 立龍門,憑魚躍第544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七十章 理想中的樣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如己出第二百一十三章 雄奇偉岸第三百九十九章 案情突變第一千零七十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底牌第九百八十九章 宮宴變故第九十九章 明算之道第一百七十七章 臨行託付第四百五十五章 含淚吃了三碗飯第二百七十章 理想中的樣子第二百零三章 夫唱婦隨第四百六十七章 只願取一瓢飲第三百零七章 鴻門夜宴(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君臣震動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統兵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社死千年第三百二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670章 報復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同窗之誼第六十章 揚眉吐氣第568章 打鬥廝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人間冤種第793章 獨一無二第一千零五章 塵埃落定第667章 不怍天地第797章 姐妹相見第九百三十四章 強勢否決第三百六十一章 又加錢第五百零二章 離城西行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教導主任?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就是我的學問第786章 司農第三百八十二章 狄仁傑歸京第九百四十九章 棒子野心第二百零三章 夫唱婦隨第790章 文章傳世第二百三十六章 中原華夏武德充沛第811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一百二十章 無良先生可憐弟子第900章 徵兆第一百七十六章 行軍長史第739章 金殿對峙第三百九十章 厭勝之術第633章 妥協第一百四十章 密林截殺第615章 封禪之諫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獄面君第九百六十七章 獨領一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鐵骨錚錚的廢物第一千零一章 磨刀霍霍第三十九章 婆娘跑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敵蹤已現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走完流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鐵骨錚錚的廢物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步天塹第一千零三十章 犧牲炮灰第一千零八章 賺錢門道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禿了,也變強了第601章 援軍至,敗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乳虎食牛第四百二十八章 妖氣沖天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議已定第708章 意外之財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搞特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餘波了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路走寬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君臣震動第904章 剖析,權衡第一百四十七章 它是個多音字第592章 振奮軍心第579章 如約而遇第二百七十章 理想中的樣子第八十五章 宮闈驟變第五百一十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十萬火急第711章 探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埋雷炸自己第788章 賓主盡歡第三百四十七章 堅不可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視死如歸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地動山搖第一百七十二章 她家的炕我還沒上過呢第三十四章 景初兄,自信點第三百六十四章 客辭第八十五章 宮闈驟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地動山搖第五百零七章 駕至涼州第二十五章 志向與親事第724章 武后急召第二百一十八章 彼之仇寇,我之英雄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機立生第五百三十五章 敵人也是朋友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島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