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朝會之爭

bookmark

請滕王參與朝會是李欽載的意思,入宮請示了李治後,李治無所謂地答應了。

至於爲何要請滕王參加朝會,沒別的意思,滕王是一種震懾,就像警察巡街時牽一條警犬,壞人就會乖巧很多。

滕王似乎對李欽載很嫌棄,說完了正事便迫不及待要告辭,李欽載卻不死心,他總覺得跟着滕王一定有意外的收穫。

兩人一前一後,長安城的大街上,滕王越走越快,李欽載越跟越遠,最後還是滕王機智,混在洶涌的人潮裡一閃身,消失了。

李欽載站在街心,遺憾地嘆氣。

真擔心金鄉縣主的命運啊,若滕王換個場子繼續賭,手氣卻還是那麼臭,萬一滕王上了頭,一橫心把女兒也給押上,那該多爽……嗯,那該多麼遺憾。

李欽載跟着滕王就是想把他女兒贏過來,以後甘井莊的下人裡不僅有倭國公主,還有大唐縣主,兩位出身高貴的天之嬌女一左一右穿着女僕裝,畢恭畢敬叫他主人,人生圓滿了。

…………

大唐的朝會沒後世那麼變態,至少是在天亮之後纔開始的,不像後世的明清兩朝,半夜三四點就得等在宮門外。

大唐的朝會並非每天都有,事實上在貞觀年間,朝會是朝三休一,大約是因爲大唐人口不多,沒那麼多繁雜的事情需要處理。

而三省六部制也充分地分擔了天子的工作,層層篩選過後,真正面呈天子的朝政其實沒那麼多。

李治登基後,或許是因爲需要勤勉的人設,登基之初的永徽年間每日必朝,後來到了顯慶和龍朔,改成了朝五休一,每逢重大年節還放長假。

第二天一早,李欽載穿着緋色官服,出現在太極宮門外,與諸多朝臣一同等待宮門打開。

今日是普通的朝會,參加的朝臣不多,大約百餘名。

李欽載這是第一次正式參加朝會,有點緊張,站在宮門外不敢亂走,絕大部分朝臣他都不認識,僅只認識幾位老將。

沒多久,滕王的車駕也到了宮門外。

本事雖很稀鬆,但滕王的出場永遠閃亮震撼。

馬車停下,侍衛掀開車簾,滕王從車廂裡出來,雙腳同時一蹦,砰的一聲,重重落在地上,揚起一陣煙塵。

聲響和畫面都很炫目,就差一段熱血沸騰的BGM了。

這番動靜果然引來無數朝臣的側目,衆人一臉無語地看着他。

滕王今日破天荒參加朝會,引來朝臣們的驚愕,許多人竊竊私語,都在議論這位不被天子待見的藩王爲何突然參加朝會。

這貨難道不應該在被貶的路上嗎?

李欽載旁邊的幾位老將不約而同發出一聲悶哼,然後扭過頭去。

滕王的人緣在文人騷客中或許不錯,但在朝堂裡委實不行,如此震撼的登場後,宮門外的廣場上居然沒有一個人理他。

滕王也不失望,我行我素的人通常不會在乎別人的目光。

左顧右盼之後,赫然發現與老將們站在一起的李欽載,滕王兩眼一亮,終於看到熟人,於是熱情揚手招呼:“李縣伯……”

李欽載飛快轉過身背對他,假裝沒聽見。

旁邊的蘇定方哼了哼,瞥着他道:“你與滕王很熟?”

李欽載搖頭:“不熟,從未相識,今日初見。”

這頭斷然否認,滕王卻大聲道:“李縣伯!英公之孫李景初,昨日與本王鬥雞賭錢的李欽載,本王叫你呢!”

李欽載額頭滲出汗,面無表情一動不動。

蘇定方似笑非笑看着他:“不認識,嗯?”

李欽載繼續嘴硬:“不認識,他說的不是我。”

滕王見李欽載久不搭理他,不由大怒,正要上前理論,宮門內的鐘鼓樓突然敲響了鐘聲,厚重的宮門打開,朝會時辰已至,朝臣列班入宮。

滕王只好悻悻站在朝班中,跟着隊伍慢慢入內。

羣臣入宮,進太極殿列班站好。

李欽載有爵位,人雖年輕,但在朝班中的位置卻比較靠前。

許久後,李治入殿,朝臣行禮拜見。

然後,殿內突然陷入寂靜。

近日朝會上,君臣經常鬧得不歡而散,爭執的話題便是李治提出的修路造船計劃,每次朝會一開口,下面的朝臣們便紛紛蜂擁而出,齊聲反對。

這種罕見的臣強君弱的氣氛,直到昨日才徹底轉變。

許敬宗率先沉默,他的門生故吏也紛紛跟着沉默下來。昨日朝會散後,左相許圉師也察覺出不對了,散朝後當即便直奔英國公府拜訪李欽載,誰知撲了個空,李欽載當時正與滕王鬥雞鬥個不亦樂乎。

雖然撲了空,但許圉師多年的宦海經驗告訴他,事出反常必有妖,有妖怎麼辦?先閉嘴,觀察一下風向再說。

於是此刻的金殿上,右相許敬宗不吱聲,左相許圉師也不吱聲。

兩位宰相都沉默,他們各自的門生和黨羽自然也沉默。

李治端坐殿上,見久久沒人說話,嘴角不由一勾,輕輕咳了一聲。

朝班裡的李欽載擡頭與李治的目光相遇,立馬接收到了李治眼神裡的意味。

於是李欽載率先站出了朝班,躬身道:“陛下,臣李欽載有事奏。”

李治欣然笑道:“李卿儘管奏來。”

李欽載從懷裡掏出一本早已寫好的奏疏,雙手捧過頭頂。

侍立李治身旁的王常福急忙踮着小碎步走下來,接過李欽載的奏疏,遞給李治。

李欽載組織了一下語言,道:“臣奏請陛下,修路事關百年社稷,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兵家方略行止,故臣以爲,此事可緩緩而行,卻不可不行。”

話音剛落,一道沉穩的聲音突然道:“陛下,臣反對!”

衆人愕然望去,卻見劉仁軌站出了朝班,凜然不懼地盯着李治,道:“修路勞民傷財,動搖國本,危乎社稷,陛下三思!”

李欽載苦笑道:“劉中書,下官還沒說完,不如等我說完您再反對,如何?”

劉仁軌盯着李欽載,怒道:“老夫知道修路之策是你向陛下提出的,李欽載,你年紀輕輕,做事不牢,凡事想當然爾,可曾深思過後果?”

“此策之行,非一家一地之興衰,而是一國一朝之興亡,若大唐因此策而衰,你擔得起責任嗎?”

第二百三十四章 辦學宗旨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如己出第683章 賞功賜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起死回生第719章 身份暴露第五百一十一章 又是一位名將第四百八十三章 無法無天第919章 天子詔至第634章 又是個新玩意兒第四十七章 虛度年華錯了嗎?第772章 刻骨相思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意外變故第四百二十一章 朝議釋歸第一百八十一章 他只是單純的鄙視你而已第三百四十九章 牛摔傷了第671章 末日前的狂歡第803章 丟人現眼第六十一章 賓至如歸第815章 晉爵之議第676章 夜刺第五章 反覆橫跳第九百五十六章 滿城吃瓜第九百六十八章 風雨燕歸來第三百零八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三十九章 我可以告訴我爹呀第四百九十九章 遣使人選第748章 入宮告狀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新的軍令第九百七十七章 大聖之姿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最小代價第一百一十一章 詐騙勒索第一百八十四章 白鬍子老仇家第860章 演技精湛第九十一章 不結意氣之仇第四百一十九章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第三百六十八章 皇庶長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醉夢醒,情止於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小小營將第二百九十七章 韓國夫人第六十七章 真*上房揭瓦第一百九十八章 程家長孫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勝負已分第719章 身份暴露第586章 大義與私怨第二百五十章 陳兵祁縣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舔各的第八十八章 大恩不酬第818章 糧食與人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大軍橫掃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準再騙我父王的錢!第三百一十五章 魚餌藏鉤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精兵輕裝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當論首功第九百三十四章 強勢否決第一百八十三章 有何不敢第九百三十一章 使臣來訪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拱一卒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家新婦第四百四十七章 露餡了第773章 慰藉,婚書第二百七十二章 學問的歸宿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氣的百騎司第四百九十章 薄如蟬翼的鐵片第九百九十四章 破局之策第857章 掀桌子第734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五十四章 地動山搖第九百三十一章 使臣來訪第898章 推搪庇護第730章 寵辱不驚第815章 晉爵之議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舉多得第747章 快意恩仇第三百二十七章 妻兒團聚第553章 卿本佳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苦難總會過去第五百三十四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八十四章 小懲大誡第三百九十七章 禍水東引第九百六十四章 再添把火(上)第574章 籌碼來了第719章 身份暴露第五十五章 國家棟梁又發光了第613章 爵晉縣侯第一百六十五章 恩愛夫妻第三十二章 通財之義第三十四章 景初兄,自信點第745章 聖眷不復第648章 掌教第915章 男人至死仍中二第723章 真正的賬簿第五百三十二章 三國會談(下)第859章 剩勇追窮寇第869章 不求上進第571章 桃色糾紛第701章 劉仁軌貶官第八十七章 吉人天相第三百一十七章 浮出水面第640章 牌桌也是江湖第四百九十三章 賞花論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