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涼州之變

越危險的地方,越缺少安全感。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沒有萬夫難當之勇,就不要裝逼搞什麼單刀赴會。

李欽載對自己的武力值有着非常清醒的認知,他知道自己若沒有任何準備便出使吐谷渾,就跟遊戲裡的小學生送人頭一樣,死得既丟人又憋屈。

大唐使節?或許管用,但不完全管用,萬一人家軍隊裡有個衝動不計後果的,一刀先剁了再說,李欽載除了在閻王殿喊冤,還能怎麼辦?

李治就算御駕親征帶千軍萬馬給自己報仇,還有什麼意義?

慫也好,謹慎也好,總之,李欽載恨不得把千軍萬馬拴在褲腰帶上。

至於鄭仁泰說什麼集結甘涼兵馬,李欽載倒是不做什麼指望。

首先糧草就是個大問題,大軍若發動,海量的糧草都要扔進這個無底洞裡,還是那句話,若朝廷有糧食,何至於派李欽載出使?大軍直接碾壓過去不就完了。

從國家的角度上來說,李欽載這個使節相當於肚子餓的時候先墊吧一下的小餅乾,主食要等到來年攢下糧食後再說。

有人當國家的小螺絲釘,同樣也要有人當國家的小餅乾。

這個稱呼比螺絲釘可愛多了。

…………

鄭仁泰與李欽載聊了一陣後便離開了,他要回去整頓兵馬,李欽載也是個識趣的人,當即慷慨奉送鄭仁泰一千頭羊,給將士們改善一下伙食。

搶來的不義之財要趕緊花掉,不然會倒黴的。

第二天,李欽載派人入境吐谷渾,以宗主國大唐的名義正式向吐蕃和吐谷渾交戰雙方下了一份文書。

文書措辭很嚴厲,首先告訴兩國,大唐天子遣派的使節已至涼州,其次,使節嚴厲敦促交戰兩國,馬上停戰,接受大唐使節的調停。

這份文書的作用當然微乎其微,吐蕃既然存了吞併吐谷渾的心思,必然不會在乎大唐的反應,使節的幾句話就能叫停一場戰爭,做夢呢。

文書的實際意義是,它在告訴交戰兩國,大唐使節來了,等於大唐也開始參與這場遊戲,從此兩國交戰變成了三國博弈,做好迎接新玩家入局的準備。

不出所料,文書投出去後如石牛入海,毫無反應。

斥候回報,兩國前線仍然打得如火如荼,腦漿子都打出來了。

大唐並沒有置身事外,鄭仁泰不停向兩國派出一隊又一隊的斥候,打探兩國軍情,並增加了巡視邊境的頻率,儘管缺糧,但大唐仍擺出了隨時入局的態勢。

然而,李欽載執節出使的時機仍然沒到。

兩天後的半夜,李欽載還在睡夢中,卻被一陣喧鬧聲吵醒。

一肚子起牀氣的李欽載暴怒了,披着衣裳走出房門,張嘴就要罵街,劉阿四卻一個箭步衝到面前。

“五少郎,不好了,有人燒了涼州城的官倉。”

李欽載一驚,起牀氣頓時灰飛煙滅:“糧食燒了多少?縱火之人可有被拿住?”

“官倉燒了三間,損失糧食千石,縱火之人趁着夜黑逃了。”

李欽載大怒:“裴申是個蠢貨麼?官倉都看不住,人也沒拿下,這個官兒他是不想做了!”

擡眼一掃,東面的火光照亮了半邊天,官倉的大火仍然沒被撲滅。

李欽載臉色鐵青,冷冷道:“先滅火,追責的事以後再說,派快馬請鄭仁泰調兵,先把邊境封鎖了。”

穿上衣裳,李欽載領着部曲匆匆朝官倉奔去。

裴申人就在救火的現場,他的眉眼面孔已被大火薰得黝黑,一臉氣急敗壞,甚至親自端着水桶參與救火。

城內無數百姓軍民都參與進來了,官倉事關所有人的生存,軍民全都急紅了眼,救火現場一片哭嚎,無數百姓跺腳大哭大罵,有的人一邊抹着眼淚一邊端着盆往火場裡衝。

李欽載和部曲們二話不說也參與進來,這種情況下沒別的辦法,只能不斷地打水,潑水。

一夜忙碌過後,官倉的大火終於撲滅,然而三間官倉也被燒得乾乾淨淨,糧食一點也不剩了。

衣裳被燒得襤褸破爛,連頭髮都燒卷的裴申失神地站在官倉外,看着滿目瘡痍的景象,兩腿一軟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李欽載氣得上前狠狠踹了他一腳:“哭啥!善後的事不做了?”

裴申仍然大哭不止,人已快崩潰。

涼州荒涼,能耕種的土地不多,邊城的糧食本就不富裕,大多數需要朝廷撥付,尤其是最近兩國交戰時期,邊境上的唐軍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出征。

這個節骨眼上,官倉居然被燒了,可想而知罪過多大,耽誤了多麼重要的軍情。

裴申只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一片全黑,再也看不到希望了。

見裴申已失去了理智,李欽載怒其不爭,只好下令將刺史府所有官員全召到面前。

“從現在起,涼州城我來接管。”李欽載不容置疑地道。

衆官員都參與了救火,每個人的模樣都很狼狽,見裴申哭得傷心,對身外事渾然不理會,於是官員們紛紛向李欽載行禮,表示願意聽令。

“首先,城內從今日起宵禁,馬上頒下宵禁令,入夜後仍有軍民在外者,一律以敵國奸細問罪。”

“其次,涼州司馬立即安排人手,從鄯州,蘭州,甘州等城借調糧食,十萬火急,越快越好。”

“第三,今日起,涼州城加強進出城池人員的搜身盤問,剩餘的官倉重兵戒備,任何人若無本官親令,不得進入官倉,違者立斬。”

“第四,馬上派人分赴邊境各州城,向各州刺史通報此事,請他們嚴加提防敵國奸細縱火燒官倉。”

衆官員凜然領命。

安排了一切後,李欽載冷冷瞥了一眼仍坐在地上發呆的裴申,轉身就走。

回刺史府的路上,李欽載一邊走一邊對劉阿四道:“派人快馬回京,奏請天子,我需要百騎司的幫助,揪出藏在城內的敵國奸細。”

劉阿四立馬應下。

李欽載咬牙道:“敢燒我的官倉,膽子不小,阿四,明日你和孫從東再領兵出城,入吐谷渾境,見部落就搶,我的損失必須補回來!”

劉阿四吃驚地道:“五少郎認爲是吐谷渾派奸細乾的?”

“我咋知道是誰幹的,反正誰惹了我,我就惹吐谷渾!”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起死回生第四百二十章 閨蜜重逢第九百三十五章 不懷好意第一百八十四章 白鬍子老仇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朝會之爭第四百八十章 回莊第二百九十六章 求活,爭命第906章 清洗後黨第八十六章 治病豪賭第902章 子夜示警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七章 禁宮魅影第一百一十六章 擇才而教之第731章 大喜第四百二十章 閨蜜重逢第一百零六章 大舅哥第692章 父子傳承第890章 先生亦未寢第三百四十七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七十九章 臨行三諫第九百六十六章 父子同心第三十九章 婆娘跑了第一千零二章 起事,收網第三百一十章 紈絝宗親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小姐的另一面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代更比一代強第十九章 長安未央第三百八十九章 縣主醉酒第四百五十九章 幕賓第569章 禮尚往來第577章 救人,自救第一百四十五章 度盡劫波第565章 教你做人第四百零九章 把天捅個窟窿第二百八十章 翁婿初見第716章 所見所聞第六十六章 故人往事第九百六十一章 工具人第602章 開疆拓土第十四章 初識名將第541章 不謀而合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乳虎食牛第三百零三章 刺史也翻不了天第905章 看朱成碧第二百八十四章 李家新婦第五十六章 此子可重用第726章 邀獵於野第四百八十章 回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意外之禍第五百零四章 途中遭遇戰第一百七十章 備戰雪恥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禍患難除第五百二十章 興師問罪第九十六章 誰都不準走第二百七十章 理想中的樣子第一百零七章 兄妹相見第590章 陽謀,正面接戰第四百零二章 有事老師服其勞第三百六十八章 皇庶長子第760章 義薄雲天第九百六十七章 獨領一師第830章 高手切磋第九百六十八章 風雨燕歸來第五百章 急召回京第五百零八章 靜觀其變第三十一章 特貢皇家第628章 姐弟城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又想出了一個好東西第二百二十六章 熟悉的紈絝味道第九十二章 有所必爲第九百四十章 天生的殺才第十三章 將星薈聚第663章 吾往矣第725章 決裂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教導主任?第853章 天家暗助第三百二十二章 生死一遭第563章 我看到光了第688章 塵歸塵,土歸土第773章 慰藉,婚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狼牙棒怕不怕?第五百三十八章 英君能臣第767章 突生變故第569章 禮尚往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這,就是我的學問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第九百五十章 流言突起第三百九十章 厭勝之術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路走寬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探監第611章 深宅母子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集結備戰第二十一章 配藥報仇第675章 紈絝進村第四百九十六章 獨一無二的大唐第638章 帝后登門第901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恩怨已久第三百三十七章 同窗之誼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中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