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弘化公主

涼州官倉這把火是誰放的,基本已是無頭懸案。

沒關係,幸好李欽載不是什麼講道理的人,證據什麼的更是可笑。

理論上吐蕃和吐谷渾兩國都有嫌疑。

如果的吐蕃放的火,那麼目的就是不讓唐軍參與兩國的交戰,本來今年大唐的糧食不多,這也是制約大唐出兵最大的理由。

如今再燒了涼州官倉,或許別的城池的官倉也會被燒,這就更大可能地阻止了大唐出兵幫吐谷渾。

糧食不夠,大唐的王師就像秒射的中年男人,看着白花花的婆娘,疲憊,無奈,有心無力,還不得不忍氣吞聲接受婆娘的鄙夷唾罵。

吐谷渾也有嫌疑。

如果燒官倉的奸細是吐谷渾派來的,那麼目的就是挑起大唐的怒火,並順理成章嫁禍給吐蕃,現如今涼州城的官民都在罵吐蕃,似乎已認定了是吐蕃派人乾的。

若真兇是吐谷渾,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同樣的事只要吐谷渾多幹幾次,大唐就算脾氣再好,只怕也忍不住要出兵了,餓着肚子也要揍吐蕃一頓,如此吐谷渾即將滅國的危機便解決了。

兩國都有嫌疑的情況下,李欽載如何選擇?

他的選擇很另類,不管誰是真兇,我先搶了吐谷渾再說。

五少郎在長安都沒講過道理,來到這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當然更不需要講道理。

不管誰惹我,我就惹吐谷渾,不服憋着。

涼州官倉被燒的第二天,孫從東和劉阿四領着一千餘將士再次出發,從西北方向入祁連山脈,進入吐谷渾境內,見人搶人,見糧搶糧。

三天後,一千餘將士滿載而歸,搶得牛羊千頭,戰馬千匹,劉阿四這個不爭氣的居然又搶了一百多個吐谷渾少女。

顯然離開長安後,徹底放飛自我的不僅僅只有李欽載一人。

搶來的牛羊李欽載全部送給了鄭仁泰,以彌補涼州官倉給唐軍的損失。

吐谷渾接連兩次被搶,而且是被大唐背刺,吐谷渾可汗諾曷鉢終於遭不住了。

前方將士還在與吐蕃侵略軍殊死相搏,後面的大唐不幫自己就算了,居然還派兵搶掠自己?

搶錯人了吧你!

你去搶吐蕃啊!

雖然僅僅只是幾個小部落被搶,但事情落在諾曷鉢可汗的耳裡卻不簡單,震驚之餘不由得開始胡思亂想,對大唐搶掠自己的目的猜疑不已。

李欽載只不過派出了一千餘的小股軍隊,搶的也只是小部落,動作也都是小動作,但在大人物眼裡,任何一個小動作都會被無限放大。

所以,大唐打算落井下石,聯合吐蕃一起吞併吐谷渾?

否則他怎會無緣無故搶掠自己?按常理來說,這個關口大唐就算無力出兵,也該在道義上與吐谷渾站到一起,一同譴責吐蕃的入侵行徑纔是。

可大唐卻派兵搶掠吐谷渾,如此不尋常的跡象,諾曷鉢可汗不得不懷疑大唐的動機和目的。

在這場戰爭裡,吐谷渾打得很艱難,吐蕃人戰力剽悍,吐谷渾節節敗退,眼看要被滅國了,諾曷鉢可汗已經無法承受宗主國的背刺。

於是驚疑不定的諾曷鉢可汗當即向涼州城派出了使節。

搶掠吐谷渾後的第四天,涼州城外行來一隊人馬,爲首一人竟是女子。

女子頭戴斗笠,黑紗覆面,一襲紅裝分外惹人矚目,後面的騎隊皆是皮袍挎刀,頭戴氈帽,標準的西域風俗打扮。

女子來到城門外,仰頭看着涼州高聳的城樓,眼眶竟有些發紅,喃喃道:“二十多年了,終於踏上故土……”

城門緊閉,城樓上傳來喝問聲,騎隊一名騎士上前,用生硬的漢話高喊道:“吐谷渾諾曷鉢可汗之後,大唐弘化公主殿下,奉可汗之令,面見大唐天子使節!”

城樓沉寂良久,然後,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

弘化公主抿脣,一言不發領着騎隊進城。

涼州刺史府外,李欽載,裴申等一衆官員站在府門外,等候弘化公主到來。

李欽載縱是大唐天子使節,也必須站在門外等。

因爲弘化公主是先帝李世民的女兒,與李治平輩。

貞觀十四年,李世民送年僅十七歲的弘化公主和親吐谷渾,到如今已有二十三年。

送出去和親的大唐公主仍然是公主,公主是主,李欽載是臣,所以必須恭敬地在門外迎接。

沒多久,弘化公主領着騎隊到來,一直到李欽載跟前數丈外才勒馬停下。

李欽載和裴申當即上前行禮,拜見公主殿下。

弘化公主下馬,掀開斗笠上的黑紗,露出一張略顯蒼老的臉頰。

算算年月,如今的弘化公主已然四十歲,塞外風沙苦寒之地,再怎樣維護保養,皮膚終究不如年輕時白嫩。

見面前一羣人穿着大唐的官服,行着大唐的禮儀,弘化公主的眼眶又紅了,然而想到自己如今的身份和立場,不由幽幽地嘆了口氣。

良久,弘化公主道:“你們誰是天子使節?”

李欽載上前一步,躬身道:“下官李欽載,忝爲天子使節。”

弘化公主認真打量了他一番,道:“李欽載?天子使節竟如此年輕,你出身何門?”

“英國公諱勣,是下官的祖父。”

弘化公主微微吃了一驚,道:“原來竟是英公之後,難怪了。”

隨即弘化公主突然沉下臉,道:“派兵搶掠吐谷渾部落者,是何人下的令?”

刺史府衆官員沉默,仍然保持躬身的姿勢,卻整齊劃一地往後退了一步,唯獨李欽載一動不動,將自己暴露得一覽無遺。

李欽載扭頭,吃了一驚,這幫沒節操的東西,一聲不吭就把自己賣了?

弘化公主卻盯着他的臉,冷笑道:“原來是你下的令……”

李欽載硬着頭皮道:“公主殿下恕罪,臣不得已爲之。”

“說說,有何不得已之處?”

李欽載眼睛飛快眨了幾下,面不改色地道:“臣得到軍報,有一名吐蕃的奸細在涼州城內燒了官倉後,遁入吐谷渾境內,臣爲了追索這名奸細,這才下令進入吐谷渾……”

“至於搶掠部落什麼的,大軍索賊,難免誤傷,此事應是誤會。”

弘化公主咬牙道:“一句誤會便交代過去了?無緣無故搶掠藩屬國,大唐的顏面何存?”

“你倒是去搶吐蕃呀!”

第八章 天家夫妻第791章 風靡長安第四百四十八章 明德,興邦第792章 佳婿難得第二百四十七章 狼牙棒怕不怕?第三百一十九章 孽緣必須掐死!第三百七十八章 佛前的明燈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婚(上)第四百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以陰謀制陰謀第四百五十五章 含淚吃了三碗飯第三百六十三章 所薦非人第683章 賞功賜地第558章 調動邊軍第836章 郡望寒門之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天倫之樂第二百五十章 陳兵祁縣第608章 旨召歸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意外的學霸第二百零二章 該懲該賞?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統兵之道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都別想好好過年第五百章 急召回京第872章 添丁第622章 無人與歸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鎮壓除患第三百七十二章 步子邁大了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想得美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統兵之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莊戶老兵第866章 塵埃落定第690章 學子歸來第二百章 登陸倭島第920章 晉爵縣公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底牌第541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610章 歸京第九十七章 莊外有客第九百四十一章 新差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雪恥之戰第547章 殿下不要戳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遣使人選第二百四十四章 故鄉的櫻花開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惡奴欺主第六十七章 真*上房揭瓦第874章 賓客盈門第719章 身份暴露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機立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小小營將第八十七章 吉人天相第三章 前任大鍋第785章 無怨無悔第九百二十一章 謝恩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家供奉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753章 你有毒吧第六十四章 悲歡離合第三百五十九章 秀夫秀一臉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解圍釋困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方支持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情急拼命第一百章 拿來吧你第三百一十九章 孽緣必須掐死!第885章 變故驟生第九百七十七章 大聖之姿第一百四十七章 它是個多音字第543章 火併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814章 收成第608章 旨召歸京第八章 天家夫妻第655章 胡商伊鐸第九十二章 有所必爲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先生的門下弟子第702章 滕王回京第612章 君臣重聚第三百零三章 刺史也翻不了天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開拔北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背地罵人有禮貌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搞特殊第二百六十九章 苦難總會過去第919章 天子詔至第758章 東窗事發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開拔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長會的排場第一千零七章 另立新主第657章 回莊第743章 隋鑑不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統兵之道第820章 丈人登門第二百九十五章 真實的幷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腳再拖點地第九百二十四章 我們已醒來第一百四十三章 要不我還是從了吧第三百七十三章 意外之喜第849章 做人要有骨氣第834章 忠孝兩全第893章 夫妻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