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真*上房揭瓦

bookmark

沒開玩笑,李欽載居然真的上房揭瓦了。

二十歲的大寶寶,竟還幹這種事,實在讓人不敢置信。

上屋頂太危險,李欽載讓蕎兒坐在院子裡,他則選了院子一間廂房爬了上去,在蕎兒和院子一衆丫鬟下人的愕然注視下,李欽載揭起一片屋瓦,朝蕎兒笑了笑。

然後,朝院子裡一扔,啪的一聲,瓦摔碎了。

蕎兒突然發出一聲大笑,咯咯咯的,很開心的樣子。

隨即蕎兒頓覺失態,立馬捂住嘴,一臉惶恐地四下張望,彷彿生怕有個人竄出來懲罰他。

李欽載蹲在房頂上,靜靜觀察着蕎兒的表情和舉動,不由暗暗嘆息。

霖奴家的幾位老婦,究竟是如何將孩子教成這樣的?

她們難道以爲大戶人家的孩子都是教養良好,不苟言笑像根木頭?

真應該把她們都請來李府,看看此刻李家五少郎的風采。

這纔是真正的大戶人家的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又揭下一片瓦,李欽載朝蕎兒壞笑,然後再隨手一扔。

啪,瓦片摔碎。

蕎兒又發出咯咯的笑聲,李欽載也開心了。

毫無顧忌開懷大笑的樣子,纔像個正常的孩子。這也是李欽載上房揭瓦的目的。

蕎兒再懂事,都是被強迫教出來的。

他終究只是個孩子。

孩子的笑點很奇怪,一點莫名其妙的事都能令他們笑上半天,也不知聯想到了什麼東西。

蕎兒就是如此,瓦片落地摔碎這種事,都令他笑得前仰後合不可自抑,或許瓦片碎裂的聲響觸動了他的笑點。

李欽載一片又一片地揭瓦,蕎兒一陣又一陣地大笑。

父子二人一個在屋頂,一個在院子,玩得不亦樂乎。

沒過多久,幾乎半間廂房的瓦片都被李欽載揭完了。

丫鬟下人們聚集在院子外,一臉古怪地看着父子二人作妖,想勸又不敢勸。

玩得正嗨之時,院子外傳來一道氣急敗壞的女聲。

“李欽載,你瘋了!快給我滾下來!”

…………

李家後院北廂房。

李崔氏一臉疼愛地抱着蕎兒,不住地親他的小臉蛋,蕎兒的臉蛋兒被李崔氏啜得有點發紅了。

李思文站在李崔氏身後,看似面無表情,眼睛卻盯着蕎兒,不時閃過歡欣之意,雙手時而握拳,時而擡起又放下,似乎也很想抱一抱蕎兒。

今日認親時,李思文滿腦子的怒火,以及對李欽載未來的擔憂,回過神後才愕然發覺,自己居然沒抱過孫兒,沒向孫兒表示一下祖父應有的疼愛。

私生子又如何,終究是李家的血脈,是李思文的親孫子,人到中年得了孫子,誰不會想抱一抱,體會一下含飴弄孫的樂趣?

只是李思文向來喜歡端着權威的架子,一時放不下臉來,只能故作威儀地咳嗽,提醒李崔氏該讓他抱抱孫子了。

李崔氏卻置若罔聞,抱着蕎兒便不放手,疼愛得不行不行的。

“招人疼的小人兒,咋到今日纔來?哎呀,疼得不行了,好孫兒,來親親祖母。”李崔氏逗弄着蕎兒。

蕎兒沒體會過如此激烈的熱情,以前阿婆對他教養嚴厲,甚少有表現疼愛的時候。

此刻親祖母卻抱着他又親又啜,令蕎兒感到分外無措,在狂風暴雨般的親啜中奮力掙扎出頭,求助地望向李欽載。

李欽載表示無能爲力,真的幫不了他。

他還等着挨批呢。

見蕎兒眼神求助,李欽載無奈地道:“你就親親祖母嘛。”

親爹指望不上,蕎兒只好死心,學着李崔氏的樣子,撅起粉嘟嘟的小嘴兒,朝李崔氏臉上吧唧一口。

李崔氏欣喜若狂,大笑道:“哎呀,乖孫兒親我啦,哈哈!”

旁邊的李思文羨慕得不行,終於裝不下去了,咳了兩聲,伸出雙臂道:“老夫,嗯,老夫也……”

話沒說完,李崔氏斷然拒絕:“夫君鬍子拉碴長得嚇人,還是莫嚇壞孫兒了,離遠些。”

李思文訕訕地哼了一聲,轉過身去,捋須強作鎮定。

見李思文如此尷尬,李欽載也不忍心讓親爹繼續尷尬下去,舔了舔嘴脣,低聲道:“爹,要不……孩兒給您吧唧一口?”

“你滾!”李思文嫌棄得不行,白眼一翻,出現了噁心的症狀。

李欽載表示遺憾。

親兒子跟親孫子有何不同?都是親生的,何必厚此薄彼?

李崔氏抱着蕎兒疼愛了很久,這才依依不捨地放手,讓給李思文。

李思文一臉受寵若驚,歡喜地接過蕎兒,長着鬍鬚的老臉不停地親着蕎兒的小臉蛋,然後抱着蕎兒出了房門,去府裡兜圈去了。

屋子裡安靜下來,李崔氏這才沉下臉,手指頭恨恨地戳李欽載的太陽穴。

“無法無天了是吧?多大的人了,還上房揭瓦,傳出去多大的笑話!以後在長安城你還要不要做人了?”

說完又戳,使勁的戳,戳得腦袋生疼。

無論多大的年紀,上房揭瓦是一定會捱揍的。

“娘息怒,孩兒只是想逗蕎兒開心……”

李崔氏愈發大怒:“逗孩子開心就揭瓦?你咋不放火把家都燒了?那樣更開心!”

李欽載正色道:“放火犯法,孩兒這點常識還是有的,娘萬莫挑唆孩兒。”

“我,我挑唆……”李崔氏氣得一口氣差點沒順過來。

李欽載小心翼翼道:“娘息怒,揭瓦不犯法,就是有點費瓦……”

李崔氏嘆道:“罷了,爲娘管不了你了,你如今也是當爹的人了,應知養兒之苦累,在孩子面前總歸要有個當爹的樣子……”

語氣一頓,李崔氏低聲道:“我看那蕎兒教養挺好,言行沉穩,舉止有度,而你,荒唐不經,瘋癲幼稚,你和他比起來,他更像個爹……”

李欽載面色一僵,這話真的扎到心了啊。

我上房揭瓦是爲了誰?還不是爲了逗兒子笑,難道是爲了尋回自己消逝的童真嗎?

接着李欽載突然遲疑了。

不可否認剛開始揭瓦時確實是爲了逗蕎兒發笑,後來越玩越嗨之後,目的就有點不明朗了,或許多少也有幾分尋回童真的意思吧……

“欽載,既然當了爹,便該擔起責任,以後蕎兒的教養,讀書,衣食住行,都由你來操辦了,莫餓着他,莫凍着他。”李崔氏嚴肅地道。

然後李崔氏幽幽嘆氣,道:“說來霖奴也是個苦命的孩子,蕎兒也是,出生就沒了娘,沒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跟着你這馬馬虎虎的爹,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李欽載黑着臉道:“娘,孩兒沒那麼不堪,也沒那麼沒心沒肺,蕎兒我會照顧好的。”

“信你纔怪!”李崔氏瞪了他一眼,道:“府裡伶俐懂事的丫鬟,讓管家多調派幾個去你院子,親孃不在了,多幾個懂事的女兒家,也好過讓你一個毛毛糙糙的男人照顧。”

“還有,聽你爺爺說,過幾日全家都要出城,各自分赴咱李家的莊子,你帶着蕎兒一同去,主持完開鐮後便回,莫讓蕎兒跟你在莊子裡受苦,莊子太偏僻,要啥沒啥,不如長安城好。”

李欽載點頭,道:“孩兒去咱家哪座莊子?”

貞觀至永徽顯慶,李勣爲大唐立了不少功勞,每次立功後,天子都是賞了又賞,賞黃金,賞絲帛,賞食邑,賞田地……

數十年下來,李家的家底已經很龐大了,農田莊子遍佈關中各地,幾乎每個州縣都有。

所以李欽載帶着兒子去哪個莊子,這個問題很重要。

李欽載不想跑太遠,小孩子受不了顛簸,他這個二百多月的大寶寶也受不了。

能近就近一點,最好出了長安城就到。

第四百三十七章 堂兄韻事第一百章 拿來吧你第741章 直言不諱第九百三十七章 儀式感很重要第二十七章 免我無枝可依第一百零六章 大舅哥第三百七十九章 朝會之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一步天塹第四百九十章 薄如蟬翼的鐵片第四百八十九章 簡陋版水壓機第824章 主考出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擇才而教之第二百三十章 世家儀態第五百零二章 離城西行第714章 吾往矣第679章 意難平第八十章 鑽小林子的村姑第三百九十四章 大理寺提審第九十七章 莊外有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收老兵第九百八十六章 倭國亂局第五百二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第一千零八章 賺錢門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地動山搖第二百三十九章 敵蹤現,皇長女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合圍之勢第三百七十七章 軍方支持第二百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先踹爲敬第618章 頑劣逆子第二十二章 暗算仇人第五十三章 兩塊滾刀肉第804章 死皮賴臉第696章 治學先修德第四百五十八章 京中傳聞第543章 火併第五百三十九章 食物中毒第一百二十六章 曬太陽不宜聽冤情第815章 晉爵之議第二百九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婚(中)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何日凱旋第三百二十六章 中年夫妻,左手摸右手第837章 有眼無珠第五百三十一章 三國會談(上)第888章 離城避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二十八章 親爹與後媽第611章 深宅母子第543章 火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封官第835章 國子監生第686章 傾覆,報應第一百三十五章 國都震動第673章 交鋒第四百九十七章 成了家的男人不能任性第九百九十三章 正統之名第三百三十二章 面對的是三代人的努力第三百三十四章 口嫌體直第五百章 急召回京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溝裡的血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八十四章 姐弟聚首第五百三十八章 英君能臣第657章 回莊第一百五十八章 縣子歸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試探接戰第621章 閨中密語第三百零二章 先兵後兵第554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下黑手與悲憫不衝突第一千零六章 戰後清算第一百五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五百二十九章 非妖即奸第825章 賓客盈門第917章 封賞之議第一百九十八章 程家長孫第九百八十章 進城意外第二百五十九章 反轉,改姓第三百四十六章 造出來了第九百二十三章 百年方略第四百章 孤家寡人第四百五十章 堂兄的黑歷史第639章 帝王任賢第779章 輿論沸騰第九百二十六章 紫奴來信第617章 夫妻夜話第四百五十五章 含淚吃了三碗飯第一百二十九章 提起他就臉紅第四百八十四章 小懲大誡第五十六章 此子可重用第六章 下旨流徙第九百九十四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七十六章 人比牡丹瘦第二百三十八章 全人類都不能失去我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是天涯跪舔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活到老,學到老第五百一十九章 告捷第一千一百章 冒險豪賭第二章 大禍臨頭第一百三十四章 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