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忠孝兩全

一千多年後,試卷糊名已經普及,無論學校的小考還是全國統一的高考,採用的都是糊名制。

不要小看只是將試卷糊起來這麼一個小舉動,它對杜絕考試舞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個小小的制度,給中國一千多年來的考生帶來了希望,同時也堵死了那些想徇私舞弊的官員和考生的路。

閱卷的考官能看到考生的姓名籍貫,跟看不到姓名籍貫,兩者的評判標準是截然不同的。

利益也好,人情也好,不論出於什麼目的,考官與考生之間的暗中勾結,隨着糊名制的出現而終結。

有意思的是,真實的歷史上,想出糊名制這個辦法的人,正是眼前的武后。

若干年後,武后執掌權柄,爲了更公平公正地推行科考,打壓世家門閥,從而首創了試卷糊名制度,並設立層層監管,從而讓考生們真正只需要憑本事便能當官。

如今,李欽載把糊名製出現的年代提前了。

提出糊名制李欽載不存在個人利益,實在是如今的科考亂象頻生,它的本意是爲了遏制世家勢力,收天下寒門士子之心,結果科考卻成了一塊任由世家門閥分割享用的蛋糕。

而高坐廟堂之上的李治,還傻乎乎地以推行科考而洋洋得意,以爲自己給寒門子弟開了一扇登天的門,他沒想到這扇登天的門已經被世家強行堵住,寒門子弟根本進不來。

所以,糊名製出現了。

它的作用是疏通這扇登天的門,給寒門子弟真正的希望。

“景初列個細則,糊名制如何施行,如何杜絕各種舞弊的現象,如何讓徇私的官員和舞弊的考生無路可走,從頭到尾都列出來,朕必納之。”李治興奮地揮手道。

李欽載想了想,道:“除了糊名制,更重要的是對科考各級官員的監管,比如閱卷,每一份試卷不可由單獨某位官員決定成績和排名,而是必須幾個閱卷考官之間交叉閱卷。”

“一份試卷在甲考官手中批閱過後,再轉到乙考官手中再閱一遍,然後是丙考官……以此類推,如此便又多了一道杜絕徇私舞弊的關卡。”

李治和武后又呆住了,許久之後,李治又重重拍了一下大腿,興奮地道:“景初又是一道巧思,好!”

武后也笑道:“景初對人心把握得很精妙,似乎世上所有舞弊的心思都被你猜到,然後提前想出法子杜絕,甚善。”

李欽載也謙遜地笑道:“世上沒有天衣無縫的舞弊方法,臣也沒有萬無一失的杜絕舞弊的方法,無非攻防而已,最大限度地斷絕舞弊者的方法,讓科舉儘量做到公平公正,這纔是臣的本意。”

李治欣喜地道:“不管怎麼說,景初所諫的法子朕很認同,不知景初還有何辦法斷絕舞弊?”

李欽載想了想,道:“還有就是抽調御史,在閱卷現場監督考官,以及……陛下在閱卷期間多辛苦幾日,隨時走訪抽查考生試卷,百騎司也派人出去,查訪閱卷官員的品性德行,是否與世家過從甚密等等。”

“總之,爲國選才是頭等大事,絲毫不可怠慢,陛下亦不可嫌繁瑣,若要制約世家勢力,有些辛苦是必須付出的。”

李治用力點頭,道:“今日朕聞景初一言,如醍醐灌頂,瞬間通透了,景初今日之諫,朕全數納之,回頭便讓右相擬個章程,在科考還未開始之前,將這些事宜提前佈置下去。”

“今年的科考,一定會給朕一個大大的驚喜,哈哈!”

李欽載微笑道:“臣這些法子若施行下去,世家必然會有所反彈,如何安撫世家,如何對世家門閥做出適當的妥協,這些臣就不多言了,陛下胸中必有溝壑。”

李治點頭:“朕自會處置,國策便是在雷霆手段與懷柔妥協結合之下徐徐推進的,今日景初又爲朕立下一樁大功。”

武后掩嘴笑道:“景初是英公府出身,英公三代以還,也算是世家子弟了,而且你娶的也是世家之女,爲何你好像對世家心懷敵意。卯足了心思跟他們作對呢?”

李欽載認真地道:“臣從不在意自己的出身,臣只知道食君之祿,爲君分憂,陛下欲制約世家,臣便幫陛下想制約的辦法。”

“若陛下覺得哪天需要擡舉世家了,臣還有擡舉世家的法子,總之,臣以陛下的喜惡爲行事的標準,跟着陛下走,總歸是沒錯的。”

李治由衷地嘆道:“景初這話說得實在,比那些動輒表忠心的朝臣強多了,不枉朕對伱的器重,日後諸事託付景初,朕心裡更有底了。”

李欽載又道:“臣還有一個請求……”

李治愉悅地笑道:“你說。”

李欽載想了想,道:“關於杜絕科考舞弊的種種佈置,還請陛下保密,莫對外提是臣的主意……”

“爲何?”

李欽載苦笑道:“因爲臣的老丈人也登門託付了,臣無法拒絕,可又不願因徇私而毀了陛下重視的科考……”

“今日臣進宮上諫,主要也是被人情所逼,索性想個公正的法子,讓老丈人死心,同時也怪不到臣的頭上,於公於私,臣都有個交代了。”

李治和武后對視一眼,然後大笑。

“景初真是……難得的實誠之人啊!”李治大笑道:“就衝景初這份坦誠,你老丈人的託付朕便徇個私幫你應了,送他幾個功名又何妨,朕的大唐不缺這點俸祿。”

李欽載搖頭:“陛下,規矩不可破,否則今日臣所諫之言便失去意義了,臣本慵懶閒散之輩,若非跟陛下一樣重視咱們大唐的科考,臣何必吃力不討好進諫這些話?”

“既然陛下願納臣之諫,那麼就不能有例外,否則難服天下士子之心,科考也就失去公正性了。”

李治和武后肅然起敬,李治緩緩點頭道:“景初的心思,朕明白了。但景初一番報國之心,朕做事也不能不近人情。”

“朝廷除了科考,尚有世家薦官舉孝廉之制,朕便給你老丈人兩個薦官的名額,與科考並不衝突。景初也好對家人有個交代,否則就算丈人不責怪,尊夫人怕是也不讓你進房,哈哈。”

第一百九十三章 威力大,倒一片第二百一十章 凱旋歸家,孽畜受死第十八章 英雄氣短第889章 是非難辨第635章 三代搓麻第四百四十一章 來意不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805章 好漢姓唐,虐到憂傷第九百九十八章 佯攻佯敗第二百四十九章 風雲突變第三十六章 我當時害怕極了第628章 姐弟城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我可以告訴我爹呀第744章 前朝秘辛第九百三十一章 使臣來訪第四百五十七章 不能置之不理第717章 嚐嚐疾苦第638章 帝后登門第九百七十六章 同甘共苦第671章 末日前的狂歡第一百二十七章 縣尉就是王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三個臭皮匠第五百三十章 使團再至第五百一十六章 二次談判第三百八十六章 國用之物第二十三章 夸父追日第三十五章 光明磊落李景初第五百章 急召回京第583章 會師,蓄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舔各的第619章 探究往事第九百五十七章 弗取反咎第718章 從來如此便對麼第847章 夜色下的鬼魅第四百三十四章 公主拜師第三百一十八章 入甕,收網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騎司業務能力不行啊第一百六十章 非明君之道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驍戰之敵第878章 兄妹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集結備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遣使人選第四百二十六章 新生第三百二十章 得加錢!第776章 警告敲打第一百九十五章 卑劣民族的本性第691章 師生閒敘第四百七十七章 訓孫子一樣第三百零八章 殺雞儆猴第812章 夏末第一千零四十章 初戰告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有才華就一定是好人嗎?第708章 意外之財第五章 反覆橫跳第三百四十四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爵示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孫媳參見第三百六十二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二十三章 水溝裡的血人第600章 終戰,死別第739章 金殿對峙第561章 留個種吧第764章 朋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地動山搖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開拔北上第573章 尋敵接戰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將星薈萃第756章 師兄師弟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戰勢突變第594章 東進突圍第730章 寵辱不驚第二百八十章 翁婿初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精兵輕裝第二十五章 志向與親事第五百零五章 驚逢突變第八十八章 大恩不酬第759章 寬宏大量第757章 設局報仇第三百六十八章 皇庶長子第四百零四章 失控蔓延第一百零九章 癩蛤蟆攀高枝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薛家武德充沛第四百二十九章 久違的鞭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相生相剋第630章 師生情深第一千零七章 另立新主第655章 胡商伊鐸第876章 武家恩怨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拱一卒第四百二十九章 久違的鞭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舉多得第七十七章 修改版《百家姓》第644章 爲情所苦,愛者無懼第三百八十九章 縣主醉酒第九百五十三章 借勢伐謀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又添猛將第581章 驚險突圍第二百四十六章 接地氣的百騎司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百濟降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封妻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