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與宗正再次重逢,把酒言歡,互相說完彼此分開後的經歷便各自回去歇息了,至於宗正口中所提的三大計,忽必烈雖好奇,卻沒有急着詢問。
是夜,忽必烈私下見了劉秉忠和發思巴,詢問二人今日對宗正所言的看法。
二人都覺得宗正所言倒是解釋的通,除了最後一個疑點,當然那個疑點本身也無法去求證,二人都對宗正統一天下的三大計頗爲好奇,也一致覺得宗正之才智謀略遠超自己,得此人得天下亦非不可能,只是,二人仍舊覺得宗正別有圖謀,如此天縱奇才,又心往自由之人,豈會甘心居於人下,爲人效力。
忽必烈聽完二人的話,便如實說出了實情,這些實情恰恰便是美人谷谷主告知忽必烈的,一些該知道的,或者不該知道的,忽必烈也都知道了。
忽必烈不僅知道宗正的真實身份,還知道了他就是龍鱗之子的事,所以那句得之可得天下的傳言絕非虛言,他也相信以宗正的才智,一統天下不是難事,只是對於宗正本人,雖然他今日辯駁地很成功,但是懷疑的種子早就隨着谷主的那封信而種下了。
若是不知宗正的真實身份,忽必烈也許願意完全相信宗正的話,但他是誰,他可是宗韋的兒子,當年蒙古,中原武林,大宋聯合逼死了他的父親,作爲人子,他肯定會報仇,又豈會再爲仇人賣力,斷腸谷一戰,如今想來,中原武林,大宋,蒙古,誰也沒有討得好處,這恐怕纔是宗正想要的結果。
不過,谷主倒是在信中特意提點了“此人有驚世才智,亦有不軌之心,既用之亦當防之。”所以,忽必烈也是這個意思,他自成汗,便免不了學帝王之術,爲了國家,難免顧不了人情,有的只是利用,當然,有了威脅他也會毫不留情地除去這個威脅。
當忽必烈告知劉秉忠和發思巴實情後,二人也是頗爲驚訝,他們和忽必烈一樣,也覺得斷腸谷一戰實則是宗正報仇的計劃。
三人達成共識,對於宗正“用當用,須慎用。”
忽必烈也叮囑二人絕對就此事保密,並且在今後宗正所有提出的計劃中都必須留個心眼。
忽必烈還特意提到宗正最近幾日一一拜訪中原武林各派的行蹤,他雖不明白宗正的意圖,但他覺得宗正接下來必有動作。
其實,很多秘密被忽必烈得知後,宗正的結局也自然註定,他只能成爲忽必烈統一天下的工具,一旦功成,勢必兔死狗烹。
這一點,宗正又何嘗想不到呢?他早就預料到美人谷谷主不會輕易讓自己好過,而他也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一切也都在預料和計劃之中,要不然他也不會提出那三個統一大計穩住忽必烈,而這一切早在斷腸谷一戰之前便是已經布好了的局。
執棋者若是憑感覺走一步看一步,勢必滿盤皆輸,所以,落一子便要思慮全盤,這一點還是和美人谷谷主較量後,宗正悟出的心得。
而這一次和美人谷的對弈,宗正心裡也沒有底,他知道自己從落子時便已經註定沒法贏得這場棋局,但他不想輸。
既然美人谷谷主能在忽必烈心中埋下對自己的芒刺,自己也可以在忽必烈心中埋下對美人谷谷主的芒刺,一報還一報,所以,這注定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棋局。
宗正見危機解除,遂與土元尊者取得聯繫,他告知土元尊者四元尊者估計已經被忽必烈收服,自己和土元尊者眼下並無危機,因爲自己對忽必烈還有用,但一旦功成,忽必烈勢必會派出四元尊者誅殺,因爲二人皆是四元尊者死敵,也絕對不是四元尊者對手,所以必須把握眼下時機,儘快解決四元尊者這個後顧之憂。
土元尊者卻告知宗正,當初的自己和幾位師兄本就五元一體,若不是師尊當年有先見之明將他抽離,恐怕以當今之世,無人能夠匹敵,就算如今五元不爲一體,即使是四元合體亦是無人能敵。
而宗正則不以爲然,他以爲萬事萬物相生相剋,五行功夫必然也有化解之道,所以,他想讓土元尊者擇機帶上自己一同前往他們師兄弟五人修行的地方虹場天地,他想找找有何線索可以破解五行功夫。
土元尊者已經多年未曾回去,那個地方乃是修行秘境,當年天機子嚴令非本門徒弟不得進入虹場天地,土元尊者尊師重道之心嚴切,所以,他不願答應宗正。
宗正則思維反轉道:“你只需將我帶到虹場天地的入口,我一人進入則可,如此也只是我貿然進入,也不算你違背師訓,再者,你師尊臨走前曾經囑託你特別要保護好我,難道你就沒有想過你師尊的用意?沒準他也一樣希望我去趟虹場天地。”
土元尊者也不是古板之人,他便默然同意了。
而宗正之所以想要去虹場天地,皆源自他內心的猜疑,找尋破解無形功的線索固然是其中一個目的,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能否找出四大門家背後的秘密,還有,天機子既然失蹤,那他究竟去了何方?破壞新布里阻擊還有斷腸谷解救忽必烈的那個人會否就是那失蹤的天機子,因爲,當今之世,也只有他極有可能有如此高的武功修爲。
眼下,此事倒也不急,但是土元尊者一直呆在自己身邊更是對自己不利,故而,他讓土元尊者繼續留在外圍,暗中打探線索和暗地裡保護自己。
只是有一事刻不容緩,他得儘快救出被忽必烈囚禁的中原各派人士,算着時間,給阿里不哥的匿名信也該送到了,如果所料不差,阿里不哥這幾日必有動作。
對於這些拘押的中原武林人士,數量還真不少,殺與不殺全憑忽必烈一念之間,這也是他糾結的地方,他自和美人谷谷主取得聯繫後便問過如何處置的問題,而谷主卻只給了四個字“靜觀其變”。
近些時日,忽必烈處理斷腸谷留下的後遺症也處理得差不多了,卻唯獨對於那些囚禁的中原武林人士不知作何處理,這些人數量可不少,如今殺留未決,還得大量糧食供養,佔據牢獄之地,還得重兵佈防,着實難辦,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卻恰恰是這幾日,探子來報,活躍在開平附近的中原武林人士越來越多,似有強行劫獄的跡象,忽必烈突然想到了一人,那便是宗正。
所以,他召見了宗正,順勢也請來了劉秉忠和發思巴一同商議如何處置這批武林人士,之前忽必烈便和劉秉忠及發思巴商議過,二人意見忽必烈也清楚,請他二人過來只不過是想聽聽宗正的見解。
宗正的意思是“放,但是不能白白放走。”
三人不是特別明白宗正的意思,宗正便給三人仔細分析了下形勢。
只聽宗正一臉正色地說道:“阿里不哥新敗,卻仍舊保留大部實力,大汗仁德,顧念兄弟之情,希望他自悔而歸,然,我以爲實則放虎歸山,如今大汗雖大勝,卻是紮根未穩,若過幾年必定根深蒂固,阿里不哥不是傻子,依我對他的瞭解,所料不差的話,不日便會用兵,他所等待的無非是一個時機而已。”
“什麼時機?”忽必烈問道。
“就是被大汗關在地牢的中原各派武林人士,阿里不哥在等那些想解救他們的人動手,一旦動手,你必定要分兵開平,對他則是極爲有利的,我想大汗派出去的密探也不是酒囊飯袋,他們自然也探聽到了阿里不哥還有開平那邊的動態。”宗正繼續說道。
忽必烈對於宗正的分析於心底歎服,他心中清楚,最近確實收到了兩邊不利的動態消息。
“那本汗分兵兩處,一舉剷除這兩批勢力又有何不可?”忽必烈繼續試探道。
“不,大汗,你不會,依我看,大汗放了這批中原武林人士有三大利,而殺了他們則有三大弊” 宗正一語點破。
劉秉忠是贊同放了這批中原武林人士的,卻對宗正的三大利弊頗爲好奇,他很想聽聽宗正的見解,不免有些激動,便直接問及“哪三大利弊。”
宗正解釋道:“三大利,其一者,就眼下而言,可順勢解除開平中原武林的威脅,把開平的重兵調往前線防備阿里不哥,讓他不敢輕舉妄動;其二者,就時下而言,蒙古依舊處於內亂階段,急需休養生息,不宜再樹外敵,若藉此機會緩和與中原武林的矛盾,那些中原武林人士必然也會感恩,不會滋擾;其三,就長遠而言,大汗將來是要一統天下的,未及一統便大開殺戒,將來何以收復天下人心,藉此良機,樹以仁德,亦有利於他日治理天下。而這三大弊自然也和三大利相對應,其中道理,不言諸位也明,所以,我以爲,不論是從眼下情勢,還是時下境況,亦或是長遠考慮,這批中原武林人士必須放。”
宗正的見解既結合了眼下形勢,又從大局出發,更從長遠考慮,一時間,發思巴原來的主意也漸漸動搖,劉秉忠深表敬佩,宗正三言兩語卻直切利弊要害。
“那方纔你說到不能白放又是何意?”忽必烈想到了谷主提起的宗正行蹤,雖然,宗正的分析確實都在爲蒙古的利益考慮,但是終究保持了對宗正一定的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