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宇文成都的怒火

bookmark

“諸位愛卿這些天辛苦了,這些天雁門城能夠堅守到阿史那咄苾嗣幡然悔悟,都是宇文成都和裴愛卿在城頭帶領將士死守城池的功勞,當然其他人在城下保障糧草也是功不可沒。”楊廣難得的沒有將阿史那咄苾嗣投誠的功勞放在自己頭上,而且他用力揮了揮手,打斷了衆人的奉承。

楊廣的兩眼依舊紅腫着,不知道是熬夜過度,還是因爲驚嚇過度,但從臉上的表情來看,這位差點成了突厥牧奴的皇帝陛下顯然對當前的結果很高興。明知道衆位臣子是在拍馬屁,他也不願意點破。只是略做謙虛,隨後就大肆表揚了一衆和他一直膽戰心驚的臣子們。

只是他沒有提王仁恭和李世民等勤王大軍的功勞,李世民和王仁恭立刻互視一眼,帶頭跪了下去,齊聲道:“臣等救駕來遲,請陛下治罪。”

楊廣冷哼一聲,想要說什麼,但最後還是嘆了口氣,道:“朕知道這不能怪你們,都是王君臨的錯,竟然敢以朕的性命爲誘餌來殺突厥人,若不是阿史那咄苾嗣最後幡然醒悟,向朕投誠,朕豈不是已經落在了突厥人手中。”

王仁恭和李世民等人連忙齊聲道:“多謝陛下,陛下聖明。”

……

……

“聖旨不必寫得太複雜,阿史那咄苾嗣太複雜的文字估計他也看不懂!”因爲文武臣子們表現出足夠的恭敬,楊廣已經徹底恢復了大隋皇帝陛下的威嚴和氣度,而且說的話非常附合儒者們眼裡的天朝上國寬弘之主的要求。

“虞愛卿,這道聖旨就交由你來寫。阿史那咄苾嗣還急着回塞外替朕向那始畢可汗問罪,別讓他等得太久!”楊廣又體貼的說道,只是這話落在李世民耳中,突然感覺眼前這位大隋皇帝陛下已經變成了一個傻子,一個瘋子,一個自欺欺人的白癡。

“微臣領旨,臣這就去書寫聖旨。”虞世基出列,躬身向楊廣恭敬一禮,又啓奏道:“陛下,但是臣才智不足,恐傷國體。所以寫好之後還請陛下指正。此外,臣以爲阿史那咄苾嗣,既然已經發誓效忠大隋,陛下可封他爲突厥可汗,可讓他對陛下感激涕零,永不再叛!“

“臣附議虞大人之言。臣願去阿史那咄苾嗣營內宣讀聖旨,揚我大隋天威!”裴世矩不甘落後,大步出列,大聲說道。

楊廣永遠不會知道,他最信任的兩個臣子裴世矩和虞世基在昨晚上都收到了阿史那咄苾嗣的一份重禮,而這些財寶其實都是突厥人劫掠雁門郡其他縣城大隋百姓而得來的,只不過始畢可汗沒有來得及帶走,全部留給了阿史那咄苾嗣。

阿史那咄苾嗣魄力十足,將其中一半拿出來,足足價值十數萬兩銀子的財寶用來賄賂虞世基和裴世矩這兩個大隋皇帝陛下最信任的人,所以纔會有今天這一番在李世民看來簡直是荒謬的一幕。

阿史那咄苾嗣用如此大的代價向虞世基和裴世矩買的是兩個承諾。第一,他希望大隋皇帝陛下能像曾經對始畢可汗那樣,封自己爲新的突厥可汗,因爲他知道他的那位哥哥即使能夠逃回去,威望也會大降,他回去用一些手段自可以將其代替。

第二,他希望大隋皇帝下旨召回已經殺到草原深處的隋軍,別讓自己的族人再爲這次南征付出代價。

高高在上的楊廣猛地直起了腰,滿臉詫異。他聽清楚了虞世基和裴世矩這兩位他最爲信任的肱股之臣的諫言,但他不明白的是大隋兵馬到底什麼時候已經殺到了突厥人的老巢。

到底是誰採用這種圍魏救趙的精妙招術,也令楊廣感到十分好奇。

“陛下,是秦安王派了一支精兵,走海路繞到高句麗半島北邊登陸,殺到了突厥人的老巢。”李世民突然躬身說道。

楊廣冷哼一聲,沒有接話,李世民心中暗笑一聲,退到了一邊。

“陛下,臣以爲應該將那阿史那咄苾嗣殺了,然後將他麾下三萬突厥大軍也全部殺了。”一直強忍着怒火的宇文成都突然躍衆而出,大聲說道。

“陛下,依臣之見,阿史那咄苾嗣之所以請降,是因爲迫於形勢,非出於本心。我大隋兵馬既然已經到了突厥老巢,就應該犁庭掃穴。讓這次南征的所有突厥人都記住教訓。”

“臣贊同宇文將軍的建議!”張繼科快步上前,大聲附和。

宇文成都是皇帝陛下最信任的武將,他的話音剛落,王仁恭一咬牙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老臣也認爲應該殺了阿史那咄苾嗣和雁門城外的突厥人。”

“陛下,雖然阿史那咄苾嗣最後一刻翻然悔悟,但絕非真心,絕對不能因爲其有悔改表現就忘記了他曾經帶領人馬圍攻雁門城。”

王仁恭之後,有一大堆武官站了出來,紛紛建議楊廣不要答應阿史那咄苾嗣任何條件,而且應該將阿史那咄苾嗣和突厥人全部殺了。

只有李世民反而若有所思,一直沒有發話,惹來宇文成都等武將憤怒的目光。

裴世矩輕輕咳嗽了一聲,立刻有幾名學士聞聲而出,大步上前,與宇文成都和張繼科等人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辯論。他們都是楊廣讓裴世矩出面,用重金供養起來的名儒,說話無一言不引經據典、博古論今,義正詞嚴,一時間居然與張繼科和一衆武將辯了個不分勝負。

“我大隋乃天朝上國,當有博大寬容之風。”一名儒雅之氣十足,一看就是飽學之士的大儒滿臉慈悲,彷彿親眼看到了敵人對大隋朝廷的善意感激涕零。

另外一名來自江南的名儒緊跟着站出來說道:“孟子曰,仁者無敵。彼奪其民時,使之妻離子散。陛下念其民生之艱而恕其罪,其民聞之,必念陛下恩德而心離其君。和議既成,彼酋縱慾悔之,其民必不敢應。如是,我大隋邊塞無須一兵一卒駐守,亦固若金城湯池!”

“敢問二位,化外蠻夷不通中原之言語,其民怎麼會知道我大隋陛下的恩德?”張繼科雖然知道王君臨另有安排,但還是強忍着肚子裡的怒氣,大聲反問。

“教化,由此可見教化之重要!唯將古聖之言,奉爲天下至尊。深推之,廣行之,如是不超十年,則化外之地亦爲中原………”論辯論之功誰能說得過這些名儒,一個個將話說得高大上,張繼科雖然也是讀書人,但其實是山賊軍師出身,怎麼能說得過這些人。

“放你爹孃的狗屁!”宇文成都這些天帶人守城,親眼看着近十萬守軍死的剩下幾千人,滿朝百姓死了大半,早已恨死了突厥人,恨不得殺光全世界所有的突厥人,說不過這些名儒,氣的直接罵了髒話,若不是皇帝陛下在這裡,他很想直接將這些人捏死。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如何讓三萬降軍變成第八百九十五章 貴族之心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李世民的未卜先知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崔氏滅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國慶大朝會與兩國暗鬥第五百六十五章 飢餓的少女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李氏兄弟再相見第一百零八章 老太監墨九寒(第三更)第五百七十七章 車輪大戰(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此女陳丹嬰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唐國使者爆炸了第八十六章 比武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釣魚計劃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反賊四起第五百四十六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三十四章 草莽之中遺有明珠第六百一十九章 高手盡出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如此毒誓真何用?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燕王楊倓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宇文成都之死第一百九十四章 高潁的謀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圖謀龍宮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攔路的兩萬強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遠東軍的器械不一樣的第七百一十一章 街頭遇刺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下數萬死屍第九百五十六章 水師駐地第二十四章 白蘭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侯君集就這樣死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李淵父子的殺意第七百二十三章 高潁的直覺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隱晦的殺機(第五更)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地雷的恐怖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聶小雨和程咬金的故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楊空蟬的心思第六百五十五章 楊諒的四大心腹第七百四十二章 陳丹嬰的殺機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不要小覷天下英雄第五百三十七章 發現內奸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關鍵一招第五百六十五章 飢餓的少女第五百七十章 權力的妙用和出獄第一千四百章 一切都已註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宮驚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想辦法讓百姓少死一些第七百五十六章 轟動武林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個女人的反應第五百二十七章 幕後黑手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逃命的李世民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君臨心中的桀驁之氣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始畢可汗的命令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翟讓的死期第三百三十五章 難民營的規矩第二百零五章 吐血的許敬宗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宇文氏父子的那場戲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投降也是死第六百七十六章 聶小雨回來了第一千章零四章 農業“革命”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日子沒法過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兇(中)第三百四十章 三千俘虜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怒火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女人的詛咒第五百五十八章 殺出重圍第四十四章 殺人之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猞猁的辛苦生活第四百六十八章 尷尬的青樓之行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楊空蟬的野心第二百四十章 與田襄子的交易第三百四十六章 你不能殺我第五百六十七章 水下的春.情第八百五十八章 弒君第一百九十章 墨衛與天鷹宮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同一條船上的兩兄弟第七百九十九章 後宮陷阱第七百八十二章 精彩的證詞第九百九十九章 初見鹽女第七百五十五章 魔女張出塵的廣告代言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你們都想要朕死嗎第九百六十八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七十六章 聶小雨回來了第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一十八章 放下老祖宗第五百九十七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七百章 被包圍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血鬃馬的厲害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夜襲與徐世績的猜測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兇(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懷孕的陳丹嬰第七百九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聰明的腦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聶小雨中原兵工廠計劃第九百六十六章 水師大營的異狀第八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二百零五章 吐血的許敬宗第五百章 密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賓天第七百零七章 王君臨的謀劃